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歌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沃土生琪樹 新葩出古枝——試論格律詩詞的繼承和發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張桂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诗词 民歌 格律

    各地老年大学的一项热门课程,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景象。在一片振兴中华诗词的欢呼声中,有人却在或明或暗地嘲讽中华诗词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背时形式,认为不宜提倡,更不能振兴。本文专就中华诗词要不要宏扬和格律诗词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想法。决定诗歌新旧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中国诗歌源于民歌,并一直在民歌的滋润下逐步成熟与渐趋完善,格律诗则是文人在改造民歌的基础上独创的诗歌样式,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有人提出要搞「纵断裂」,热衷于「横移植」,实际上

  • 文章粤劇歌樂近百年來的遷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粤剧 民歌 历史演变 学术研究

    粤曲本分多種,近年香港坊間出一本「粤曲大全」以爲包羅萬有?其實廣府方面通俗淸唱歌曲計有;粤謳、南音、龍舟、解心、木魚、河調、山歌、鹹水歌、送嫁曲、輓歌………。已各有不同的唱法。它像集體唱出配用音樂的有「大棚」的傀戲,歌而不舞的是八音班,「班本」屬於粤劇台詞。論淸唱的是無需音樂,觸景興懷,俯拾便是,像文人墨客吟詩唱詞一般,悠然自得,自鳴天籟,又如志士慷慨高歌,壯懷激烈,情動於中,擊壤鼓盆,未嘗不是時代心聲之作。前有唱龍舟出身的某大富人,當年在廣州沿門歌唱,...

  • 文章萍乡民歌杂谈之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宋華鏗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萍乡 民歌 风土习俗

    首名为《脚踏秧田测四方》的田歌歌词就简单多了,除了大量的衬词外就那么四句:脚踏秧田测四方,右手扯秧左手张(指将扯出的秧放在左手里——笔者注),手拿黄丝拦腰绑(指用稻草束秧,又叫剪秧——笔者注),不知此秧落何方。这首田歌是由著名老艺人邓小岩传唱出来的,由邓光西记录。相对节奏明快、情趣幽默的《犁田歌》,这首田歌应该属于那种节奏自由、情感豪放、音调高亢的长调式民歌,衬词「吔」、「哎」、「咳」配以高音区跌宕起伏的行腔,让你有着置身于广袤田垄、任凭春风拂面而心临其境的感受,邓

  • 文章川康民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許牧野選集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川康 民歌 介绍 郎是龙 佛缘

    郎是龍——流傳蘆山一帶郎是天上小靑龍,妹是地下花一蓬;龍不攏身不下雨,雨不淋花花不紅。那山高——流傳恩達一帶這山看見那山高,看見賢妹檢柴燒;心想賢妹嫁與我,柴不檢來水不桃。貴族的姑娘——流傳康定一帶貴族的姑娘,好比仙桃的核兒;但是高樹上的桃,也有成熟期罷!我戀着她,長夜漫漫不成眠;白晝不能同她要好,徒使我心旌眷戀。佛緣——流傳碩督一帶無上的佛像,雖堅强的默求憶念,還是不入我的腦際;但她嫋嫋的嬌姿,却時時隱約在我眼前。依着她的心理,我又犧牲了佛緣;若毅然入...

  • 文章川康民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作者:許牧野選輯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川康 民歌 清溪城 殡葬歌 宜东乡

    沒有穿針引線人——流傳道孚一帶隔河望見花一瓶,花開花放愛煞人;心想打從花中過,又無穿針引線人!呼喚——流傳科麥一帶郎一聲來姐一聲,好比山高水又深,山高還有人行路,水深還有渡船人。清溪城——流傳漢源一帶淸溪城,在山頂,城高坡斜不易登。四面山作屛,東南水流縈,山有林,溪有聲;人口不嫌少,炊煙到處靑!宜東鄕——流傳漢源一帶宜東鄕,秋風涼,不穿棉襖冷難當。人煙三百戶,街市半里長。前有溪,後有山,一年四季好風光。人物本秀麗,祗爲疫癘面色黃。不信藥,信鬼王,三角符囊...

  • 文章川康民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許牧野輯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川康 民歌 孤儿泪 坐歌堂

    孤兒淚——流傳奉節一帶北風起,寒雁叫,孤兒流淚如湧潮,痛苦悲哀向誰吿。痛苦爹娘拋棄早,孤兒前途沒下梢。無親無戚衣食少,飄泊流浪到何朝?坐歌堂——流傳川西邊區一帶(新嫁娘唱)姊姊要我坐歌堂,唱歌我本是外行,唱的歌兒不中聽,姊姊妹妹要原諒。(女賓甲唱)春季裏來百花香,姊姊妹妹去放羊,大家唱歌眞好聽,新娘的聲音像鳳凰。羊兒聽歌忘吃草,畫眉聽歌忘開腔,新娘今晚多唱歌,歡歡喜喜鬧一場。(新嫁娘唱)姊妹放羊在山坡,羊兒吃草我唱歌,羊兒長得肥又大,賣了羊兒買衣服。衣服...

  • 文章大陸颳起「西北風」歌潮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红高粱》 《酒神歌》 西北民歌 西部歌曲

    這是風靡海內外的電影「紅高粱內的一首「酒神歌」。這種粗獷豪放,富有濃郁中國北方色彩的歌曲目前正唱遍大陸各地,取代了前一陣子港、台的酥軟、纏綿的歌曲。由於新流行的歌曲多半源自西北,因而被稱爲「西北風」。目前的西北風歌曲是指傳統或創作而帶有中國北方(尤其西北)風格的歌曲,但都被加上了「現代」式的伴奏。對這一點,趙季平認爲不傷大雅,反而引起了一般不喜歡本土音樂的年輕一代的興趣。西北風歌曲現在在大陸電台和電視頻頻出現,卡式錄音帶如「中國西部歌曲大迴響」「紅高粱—...

  • 文章花兒創作的若干體會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0、81期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中国西部传统民歌 传承和发展 个人建议

    摘录自罗耀南 青海花儿论集花儿是中国西部的传统民歌,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花儿是民间口头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是对当时社会特征和历史轨蹟的反映。花儿是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以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旋律来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她又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便产生符合时代精神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新花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成为传统花儿。现在的传统花儿,就是当年的新花儿,现在创作

  • 文章寧岡人民踏歌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曾特山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宁冈县 民歌 风土民俗 山歌文化

    男女讲平等,你满脑的封建眞可笑!」山村姑娘泼辣大方,唱起歌来也带有辣味,听起来热辣辣的,仔细体味,却是柔情动人,情深意长。像这样的对歌,我们还听说过好几次。山里农民歌不离口,常常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亲友相逢,唱山歌表示热忱欢迎之意;分别时,又以山歌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去年,有位旅台同鄕回鄕探亲,返台临别时,鄕亲们送他到村外,唱山歌为之壮行。其中有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唱道:「送君送到村路口,山歌一曲思悠悠。此去前程多保重,一帆风顺过九州。」旅台鄕亲热

  • 文章云南民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云南民歌 歌词选集 民间习俗

    好花开放人人爱,采它一朵带回家,带回家中瓶上插,为哥永远陪着它。燕子含香 龚学贞唱小小燕子飞过江,口里含着三柱香,问你燕子飞那去,飞到庙上去烧香,人家烧香求儿女,我俩烧香求成双,双膝跪在月老庙,不得成双不起来。(A面)云南民歌小调:赶马调 鲁桂香唱 敎化调大路盘盘起灰尘,早花开放要出门。大■响响头骡转,小铓响响要起程。初三不去初四去,初五初六要起身。䭾子瑞在大庙口,骡马放在小半山。半山头上望一望,我家大田正栽秧。秧不发蓬谁之过,郎不回头为那庄。花灯调:五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