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情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滯台吟草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李雄 英雄 民情 武夷山

    贺张老师岳公九大寿淞沪当年局扰攘,吾公主政息猖狂;阳明学道聆修养[1],领袖丰功赖辅匡;澹泊为怀尊德望,忠诚谋国掬心肠;欣逢介寿悬弧日,虔祝期颐百世昌。哀悼仲若叔英年犹忆气如虹,谡谡眞如松下风;北伐军兴同效命,南迁生聚励精忠;泉州初试锋芒露,海外群钦德望隆;浴血平潭寒敌胆,万民共颂一英雄。顽廉懦立树风声,劲节坚持两袖清;推食解衣撑士气,明查暗访察民情;复兴基地初重建,民治规模赖策行;敢问苍天胡不吊,抚棺痛哭泪纵横。奉和陈家添词长忆游武夷山有感梦寐名山喜

  • 文章鄭板橋請賑丢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王協甫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郑板桥 体察民情 请赈丢官

    鄭板橋詩詞中有可見其深察社會情況,且惜貧憤世之心。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深體農人勞苦,而有勸節約之意焉!如「四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洞鑒貧民犧牲辛苦所獲得者之代價,不能避免剝削而無有拯救之者,社會之弊,從亦未有予以改革補救者。如「昨日入城巿,歸來淚滿襟,徧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全道出生產及消費者享受之不平均,濰縣大饑,鄭氏請賑,以言激忤大吏,竟予免官,此大吏者其能洞悉民瘼哉!然古今亦其衆矣!

  • 文章人生偶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4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故乡乡情 通奸 除罪化 民情 文化传统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突显自己,不外乎是博取「新闻」的版面,但是这种做法相当危险,「社会」是面镜子也可能暂时的「哈哈镜」,也可能是试衣间的「瘦身镜」,更可能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等你照清楚或许就是自我毁灭的时候,宁不慎乎?[1] [2] 文化部 1;内政部 1;总统 1[3] 龙应台;李鸿源[4] 故乡乡情;通奸;除罪化;民情;文化传统[5] 思想文化;时论社评;台湾政事[6] 255[7] 普通

  • 文章年尾話「尾牙」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尾牙 民俗 风土民情 工资 合作关系

    继续保持生产往来的友好合作关系。做牙作为一种古风俗,几千年来一直保留下来,具有浓厚的风土民情特色。许多同安移民台湾的居民,他们也一直沿袭著这种民俗。

  • 文章送你一首古老的民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洪念劬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诗经 民谣分享 风土民情 原诗今译

    带回来。」和谐的音调,轻快的旋律,多么纯朴欢乐的情感;多么喜乐适意的情怀。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不一直在追寻这样一种人生吗?单纯、自由、愉悦、适意。在远古的世代,我们的祖先有一部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本黄河流域到汉水的北方歌谣的总集,那就是诗经,其中有十五篇国风,全是抒情的民歌。它们的歌谣简单,重复环廻,表现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风土民情。在这诗一般美好的春日,我想选一首很古老的民谣来和大家分享。这支民谣蒐录在诗经周南,篇名叫芣苡(ㄈˊㄡˊㄧ)。芣苡即车前草

  • 文章觀澄海·大埔攝影作品聯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摄影联展 客家民情 山川景色 澄海

    地民俗《丰收赛大猪》,蔡道雄的《鳌鱼舞》及众人相伴看大戏,乡村游灯河、游灯、龙腾盛事、赛龙舟、传统工艺守业人、乡村电影、福到,还愿和郑史、谢文炎两人的《抢财神》。展出作品中有一幅为一位老人在孙贤辈前玩庆贺自己百岁生日的《玩沙庆寿一百岁生日礼》亦妙趣横生。《看当今忆当年》描绘两代人婚礼的异同。老者从笑声中感悟出今日生活之甜蜜。大埔作品以山乡风云和客家民情为主线,如摄影家钟秀堂的高山飞爆,林旭稳的山乡春来早、山门已开。曾焕雄的晨捕。卢月燕的山村盛事。肖巧玲的春润

  • 文章李宗仁在北平行轅的一些情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梁立言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李宗仁 行政调令 平津政情 访问民情 慰问学生 有名无实

    有一向闭门不出的人士,记得其中还有两位桂林和蒙山的老先生,一位是前淸翰林张书云已七十多岁,一位是进士钟先生,他们来见到李先生为之感谢涕零。李宗仁还在大雪中去天津访问民情,也去访问过一些北洋时代的军政界人士,如吴子玉的师长李廷玉就对李先生提了一些积极的意见和恳切的愿望,这位老人当时已不能行走了,对国事还是很关心的。三李宗仁对平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很关心,北平各院校从临时大学复校后,李责成市府保证供应各校的粮煤,还时常询问市长何思源关于学校的情况。在一九四六

  • 文章欣聞「浙江月刊」創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陳肇英 出版时间:1968-05-25
    关键字: 浙江月刊创刊 浙江同乡会 浙江民情 两浙文献

    民国三十八年,政府播迁来台,浙之忠贞人士,追随政府抵台者,为数甚伙。二十年间,生聚敎训,以孳以蕃,散处各地,荟集固难。幸有我浙江同鄕会之创设,历届理监事不遗余力,为鄕人服务,乃得声气互通,急难相助。然寒暑十九其易,当年之豪壮者,于今老矣;昔之老者,现已耄耋矣;而今之少壮,历经离乱迁徙,鄕音固失,浙之民情、风物、典章、旧制,多不可知矣。语曰:「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本届同鄕会理事会,创议发行「浙江月刊」,俾联络

  • 文章道教与九江风俗民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道教思想 九江 风俗民情 地方文化底蕴

    风俗民情是考察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伦理观念、民间信仰等文化事象的“活化石”,民俗受到经济、政治、语言、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发展。道教是民间宗教、因民间信仰而兴起,一开始便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史载,东汉永元年间,九江境内有组织的道教开始发端。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的信仰对九江风俗民情的影响深远,又像种子一样播撒到民间社会,成为民众的信仰习俗。阴阳为我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代思想家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消长的物质势力

  • 文章家乡民情点滴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謝志文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故乡民情 尊师崇古 情厚耿直 族规严明 喜好国术 重年节风俗 游子思乡

    吾邑僻處閩西,山靑水秀,民風淳樸,多以務農爲業,克勤克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古道熱腸,講信修睦,輕財重義,融融樂樂。其情其景,殊令人懷念而感慨系之。茲舉數端如后,以見一斑:一、尊師重道—每家正廳神台前均供奉「天地君親師」神位,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敬天地、忠君主、孝尊親、敬師長之精神。兒童自啓蒙到學塾,拜過至聖先師神位之日起,就衷心的對老師孝敬如父母,無論大小事情常請敎老師,以老師馬首是瞻,若有喜慶必宴請老師,連親友相訪亦請老師作...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