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共返回6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昌首义是侥幸成功的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蹟与事实,任其久于湮没,所以我大着胆子,把所见的所闻的事实,拉杂的写些在下面,希望阅者先生,不要笑我这老丘八写得太高山滚鼓了。我时常听到有人说「武昌起义是侥幸成功的」说这话的人他不晓得湖北革命的过程,不加思索,随便说出来,或者是人云亦云,殊不知参加了湖北革命的同志们,听了这话,实在很有些抱屈,现在我要乘这机会,把湖北革命的始末写出来,使大家明了,历史上的事实,是不可抹煞的,湖北革命组织,始于纪元前八年,即淸光緖三十年甲辰,自 国父以三民主义相号召,首倡革命

  • 文章武昌中华大学简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中華校友會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武昌中华大学

    淸季湖北黄陂陈再平宣恺公,辞蕲水县敎谕,息影家园,宣统元年已酉春,遣哲嗣叔澄陈时原名映寰者留学日本。叔澄鉴于福泽谕吉之于庆应大学,大隈重信之于早稍田大学,均创始甚简而成功甚大,槪然有倾财兴学之志,宣恺公得其函禀而嘉之,遂于宣统二年创办「中华学堂」于武昌府后街,聘吴德壎、祝维祺诸先生讲学其间,其体制规模大抵略同于日本庆大前身之庆应义塾也。次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鼎革之际,从学者多投效革命阵营。民国肇造,方议复校,适叔澄先生归国,力主筹办大学,育才建国,为

  • 文章张之洞规划过武昌外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楊煥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武昌外滩 长江 发展规划

    继汉口新外滩已具规模,焕然一新,可媲美上海黄浦江外滩之后,武昌当局,亦有人倡言:武昌外滩也要开发,让武汉的「长江两岸都亮起来」。据悉,目前武汉市政府已将「开发长江两岸江滩」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鲜为人知的是,一〇〇多年前,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就请英国人规划过武昌江滩,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抱憾未成,留下发黄的草图一张—这就是记者近日意外发现的一张《武昌沿江商埠图》(史书用此名)。有关人士介绍说该图可能是张之洞一〇〇多年前规划的武昌外滩宏图—记者受不愿透露

  • 文章辛亥武昌首义史事考辨四则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馮天瑜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一概被视作可争取者。凡此种种,促使黎元洪既成为年靑的革命党人挑选的对象又是立宪派所竭力寻觅的政治代表。正是这种缘故,促成了黎元洪登上湖北军政府的都督之位。故于偶然之中寓有必然。[1] 『时报』,辛亥年闰六月十六日。[2] 『辛亥革命实践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3] 『辛亥武昌起义前后记』,『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三辑。[4]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六一二页。[5] 『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

  • 文章中华民国之肇始武昌起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53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一、引言中华民国之诞生,在我国推翻数千年之专制政体;在亚洲建立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自辛亥年八月十九日(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首义,至十二月二十五日(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淸帝退位,其间仅四阅月,各地战事短暂,国家元气不伤,国父十余年所领导之国民革命,卒收灿烂之果。兹检讨其事,以明关键之所在。二、时代潮流趋向革命光緖二十年(一八九四)之甲午战争,系我国近代史上划时代之变局。在此以前中国仍不失为东方大国,列强对华之需求偏重通商与传敎;在此以后列强竟企图对华

  • 文章辛亥首义武昌城的补充说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33期  作者:李志新  出版时间:1974-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武昌城 历史

    文献二十五期,载有「辛亥首义昌武城」一篇,编者先生煞费心神,曾「先后遍阅参加起义诸氏的著述,访问亲历辛亥之役的党国元老,从无数的资料中理出一个头緖来,用生动的笔调,作最接近事实眞象的全面报导」,确是一篇佳作。祗是,其中「十八」页「就只剩下邓玉麟和徐万年从南湖砲标出发,冒险往返武昌、汉口之间,设法找到了汪性唐、李作栋、刘公、孙武等同志,分别跟他们商议如何善后」段,对先君事蹟小有遗漏,而为人子者亦不得不稍作补充说明,敬请刋登指敎。一、先君李赐生(辛亥前后常署

  • 文章武昌革命真史(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2期  作者:曹亞伯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曹亚伯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曹亚伯遗著先君遗著重刊记曹文锡先君子亚伯所著「武昌革命眞史」,于民国初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刋印发行,当日销流甚,而汪精衞、×××二人嫉之,乃进谗于中山先生曰:「武昌革命时,亚伯尙居伦敦,文中不免多所杜撰。」中山先生曰:「亚伯为吾至交,生平不作谎言,彼所撰之武昌革命眞史,所有资料,均由当日首义之主要军政人员及中下级干部所给与,盖彼等皆亚伯之知交或门人,亚伯穷数月之精力及奔走,始由各人之日记或经历中得来,事事翔实,较之个人撰述,更为可靠,汝等不必置疑。」汪胡二人

  • 文章追述陝西辛亥革命之始末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劉蔭遠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孙中山

    刘荫远遗稿对于辛亥革命之价値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后之第十二天,陕西即继起响义,陕西军在张伯英将军指挥之下,冲出潼关,直捣渑池,洛阳震撼,中原动摇,虽然陕军在清军的重压之下,屡进屡退,却已牵制了清军第六鎭一个混成旅,河南第一混成旅,赵倜的毅军廿营,使他不得南下用在武汉方面。同时鼓舞起太原与河东的举义,使清廷感到患生肘腋,才不得不结束它二百数十年的专制赞成共和政体了。陕西革命的详史,外人知道的甚少,这是因为西北人诚朴不喜自炫其长,更以自炫为耻,笔者述此,也是

  • 文章武昌首义成功的因素兼论黎元洪的功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9期  作者:余遠謀  出版时间:1973-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黎元洪 革命 功过

    一、拥戴得人革命是非常事业,在发难之初的主脑人物,对内必须孚众望,对外更要资号召,征诸往史,证以近事,陈胜被御者庄贾所杀,而张楚之事业遂败,焦达峯死于其帮会同人之手,而湖南起义几受挫折,即此可知其失败之要点在领导非人。辛亥武昌首义的怒火,是由新军中一羣士兵所引发,初无人总揽全局,指挥羣伦,在祕密策划的时候,有人提议举孙武为都督,又有人提议举刘公为都督,因孙武的影响力只及于帮会,刘公不知兵,都不能成定议,蔡济民、蒋翊武等以黎协统善抚御士众,深得军心,可以消

  • 文章武昌首义五大检讨(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蔣君章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昌首义 袁世凯 孙中山

    今年十月十日是武昌首义的纪念节。这是我国划时代的节日,値得永久而热烈的庆祝。在我们反攻复国从酝酿转变到实施阶段的九十年代,纪念双十武昌首义,意义格外重大。四十余年前,为了纪念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周年,作者曾主编过五十年开国文献,因此对武昌起义、民国建造、 国父孙中山先生让国,袁世凯窃国等资料,接触面相当广。为了适应当前国家反攻复国的需要,本文拟提出下列问题的检讨。我的问题是武昌首义,为什么能够一擧成功?武昌首义的成功是表面的,中华民国的体制是成立了,但是眞正

共66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