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歇后语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漢語語匯學自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溫瑞政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歇后语 谚语 语汇

    我对「语」的调查研究,是从歇后语开始的。一九五八年,我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山西省忻县师范专科学校(今忻州师范学院前身)任教,发现当地群众口语中流行着大量的歇后语,便和几个学生一起进行记录。后来发现山西「山药蛋」派作家的作品中运用了许多歇后语,于是又从通俗小说里收集歇后语。一九七八年,我被调到刚刚恢复的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今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前身),在调查研究山西方言的同时,继续收集整理有关歇后语的材料。先后撰写了《关于『歇后语』的名称问题》、《引注

  • 文章歇后语汇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歇后语 例句 释义

    引言歇后语,为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特有的生动、活泼、诙谐、妙趣横生,而为一般大众所喜闻乐见。在民间广泛流传着的通俗定型之语句,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累积而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富有深刻的哲理性。辞源:歇后语,语尾之词,隐而不说,但可意会得知。歇后语,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从中引出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有对前一部分「注释」、「说明」的作用。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生活气息,富有表现力的语汇,不仅行在口头上,而且被大量吸收

  • 文章溫州話風雅篇(9)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方言 谐音 歇后语

    三角门外种菜园温州话以方音谐音的歇后语,颇耐人寻味,如温州话的一句歇后语:三角门外种菜园——直也园,横也园。如果不了解的温州话的巧妙的谐音,就不能真正了解这句歇后语的真正意义:原来温州话”园“与”完“同音,其实这是承自古音,诗韵园属十三元,完属十四寒,古诗韵相通。”三角门外种菜园——直也园,横也园“,表层意思是三角门外种的都是园,横看直看都是园。深层的真实意思是:三角门外种菜园——直也完,横也完。横直都是完,还是及时享受人生吧。这句歇后语见证了历史的已经

  • 文章蓟县「方言(土语)、谚语、歇后语」辑录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1993-01-23
    关键字: 蓟县方言 歇后语 谚语

    撒谎瞒不过当鄕人。肆、歇后语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秋后的核桃——满人(仁)。三九天吃冰块——寒心。三伏天穿棉袄——里外发热。大眼瞪(田鼠)打涕喷——惯(灌)。飞机上吹喇叭—响(想)得高。瓦匠砌墙——两面三刀。老儿子娶媳妇——大事完毕。四棱子鸡蛋——难找。门神爷贴墙上——不像画(话)。碌碡打墙——石(实)顶石(实)。老姐们拜年——说说算了。老蚧吃蝇子——张口就来。耗子啃茶壶——口口是瓷(词)。过河的卒子——横冲直撞。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冰糖葫芦——一串

  • 文章有趣的家鄕話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家乡话 谚语 歇后语

    大吃大喝状)「比比(第二声)蓖蓖」(人物密集状)、「希希凶凶」(酒醉踉跄状)、「零零利利」(非常干净,同客家话)等。五、有趣之谚语与歇后语㈠谚语1.观察气象者,例如「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半月。」「东虹晴西虹雨。」「清明谷雨,寒死老虎。」(同客家话),「唔曾食端午粽,棉衣袄子唔敢送。」(同客家语),「秋前北风交现雨,秋后北风么(无)点雨。」「南风吹,北风扫,蛇钻窿狗钻灶。」2.影射人之言行者,例如「马屎饼皮上光,一腹栏糟糠。」(比喻衣冠楚楚,胸无点墨之人)、前

  • 文章家乡歇后语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期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歇后语 家乡话 方言

    棒杵軋嘞木排裏——軋大淘濕手揑了乾漿麵——甩勿脫鰻魚跌嘞湯罐裏——屈(曲)死大年初一捉狗屎——獨暢暢飛機上吊大閘蟹——懸空八隻脚額骨頭上擱扁担——頭挑鼻竇浪(上)掛鮝魚——休(嗅)想(鮝)張天師被娘打——有法嘸處使煙囱管裏掛摘鈎——釣星(心)火牀底下放鷂子——大高而不妙彌陀身浪(上)貼膏藥——服(佛)貼頂嘞石臼做戲——吃力勿討好閻羅王格阿爹——老鬼城頭浪(上)出棺材——遠兜遠轉芦蓆上爬到地下——差勿多糞船上裝貳櫓——臭假(架)閻羅王搭鬼商量——嘸講頭芝蔴...

  • 文章歇后语(快板形式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1期  作者:王德元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歇后语 唱词 地名

    開水滾滾——湯家橋(在吳市高浦)斷掉木頭——滸浦橋(在碧溪胡家角)抨抨嘭嘭——彭家橋(又名滸浦)穿來穿去——梭子橋(在西張)家家平安——太平橋(在吳市)半天火燒——大紅橋(在大東門外)嘰哩格拉——竹家橋(在馬田嗡)子孫滿堂——萬福橋(在吳市)二面扶手——欄杆橋(在北漍)甜甜咪咪——塘坊橋(在趙市)騎馬過河——馬渡橋(在吳市)一聲馬叫——馬嘶橋(在鹿苑)恭喜發財——元寶橋(在城內南門)客客氣氣——謝家橋(在謝橋)叮呤當郞——總馬橋(在南門)背只書包——先生...

  • 文章家郷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段景暉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家乡话 歇后语 字义

    我的家鄕是河南封邱,在黄河北岸六十里,属中原地区,民风朴厚,所说的话虽较为生硬,但由于土生土长,听起来很为顺耳,随军来台以后,每在同鄕家中小聚,酒酣耳热之际,以家鄕话相谈,虽土腔土调,但听来倍觉亲切,再揷以家鄕之「歇后语」相互哈哈大笑,外人则难知其奥秘。我鄕的话虽音土但字义则不土,兹略谈几则以博一粲:一、「游游」游玩,闲逛,也就是北平语「蹓湾儿」,台湾话「踢拖」之意。二、「泼」(音ㄆㄜ),问小孩乖或壮的意思,但如小孩躺在地上调皮打滚儿则呌「撒泼」。三

  • 文章广州歇后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何正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歇后语 广州市 方言

    澳洲何正广东方言有句叫:「床下底破柴」,其歇后语是:包撞板或撞板多过食饭。意谓在卧室床底破木柴,空间高度矮,稍为举起柴刀就顶撞睡床底板,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柴是一种木质燃料,半个世纪前,珠江三角州两岸居民和城鎭商户耗费燃料,均以木柴为主。居民生活消费多选用河柴,如松木、元木、青胶、杉木等,多数从东、西、北三江各支流山区采伐后漂流入城巿,商户的食品行业却选用荔枝木烘饼,耐高温、火力稳定功效。柴是古代生活中开门七件事的头等大事,所谓:「柴、米、油、盐、酱、醋

  • 文章温州话中的歇后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繆天舜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温州话 歇后语 谐音 喻事 喻物 故事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温州话中也有许多歇后语,它将温州方言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青障盲(青光眼)戴眼镜——假驮(大)局;师姑尼晒尿布——阴阴燥;稻杆绳台岩——单遍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只说出前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现分类简说如下:谐音类。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有的以方言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