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杜月笙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传奇人物—杜月笙

    来源期刊:《浦東》 第37期  作者:金水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杜月笙 生平简介 清帮 杜月笙遗嘱

    杜月笙本名镛,乳名月生,生于前淸光緖十四年,即民国前廿四年,西元一八八八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那一天。杜月笙祖籍浙江海宁,先祖经营丝茧行业,后移居上海浦东高桥,杜月笙的父亲,杜文卿先生曾在杨树浦与人合伙开过一爿米店,本小利微,所得仅够糊口,穷得连儿子的学费都无以为继,所以杜月笙终其一生所接受的学堂敎育,也不过四、五个月而已。杜氏因为自己幼年失学,及长事业有了成就之后,对于文化敎育极为重视,曾斥资数十万银洋,创办「正始中学」,对贫寒子弟一律免费,这所学

  • 文章溶入国语的上海话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童世璋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上海话 上海方言 摆平 杜月笙

    条理井然,像四川袍哥所谓「把言语拿顺。」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三、必要时下决心,所谓:「下不了无情口,做不了解劝人。」四、简单明了,避免二审三审,所谓「话在此地说,就在此地了。」五、当堂了断,所谓「既和不讲理」,一经和解,就不再背后评论是非了。我更发觉:他们一般不以国家民族利益和法律作为是非标准及思维方式,唯有当某一项爱国运动成为潮流以后,譬如不买日货,不替日本人做工,他们一经响应就严格执行,凡违背者必予严厉之处罚,简单明了,立竿见影。杜月笙生前,「闲话一句

  • 文章一名地下工作的老兵

    来源期刊:《浦東》 第27期  作者:姜龍昭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万墨林 地下工作 杜月笙 抗日被捕

    都市中,提起首屈一指的闻人杜月笙先生的大名,眞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万墨林,则是杜月笙府上的总管,他与杜月笙,有两重亲眷关系:杜月笙是万墨林母亲的内侄,和万墨林是姑表兄弟。但是后来,万墨林又与杜月笙的堂兄杜金龙的女儿订了婚,这一门亲事,使杜月笙与万墨林的关系,由表兄变成了叔岳丈,长了一辈,为此万墨林在杜公馆,虽是杜月笙的心腹总管,但他称呼杜先生,则按照小辈对尊长的称呼,叫杜为「爷叔」。万墨林的太太称呼杜夫人则叫「婶娘」。民国二十六年中日战争爆发,二十七

  • 文章萬墨林話説從頭

    来源期刊:《浦東》 第22期  作者:宇業熒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杜月笙 万墨林 爱国精神 杜门总管

    话说上海大亨杜月筌当年,凡有困难求助于他的,总是「有求必应」。他有的是财产事业,平常讲求的是豪气,助人一难而用些铜钿之类的小事,当然可以轻轻松松的「AO(闲话)。一句」。出入贫贱富贵、历尽沧桑如今高龄七十有九,兼有杜月笙表弟、堂侄、女婿、杜府总管三重身份的万墨林,现在台北仍然师法他「爷叔」当年的气派;遇有登门求助者,也尽量「有求必应」。虽然由于战乱播迁,资财消耗散失,万墨林的财力比从前「佛来四」(不灵光),也要「没得铜钿借铜钿」,尽可能「AO一句

  • 文章名廚王福來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9期  作者:企眞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王福来 百鸟朝凰 主厨 贵妃鸡 杜月笙

    俱佳,后经西藏路一品香大饭店经理祝吉祥帮忙,在允中女子高中掌厨,有一次上海闻人杜月笙先生请客,杜先生心血来潮,要考考上海名厨斤两,出了一道难题,吩咐手下,席上要有一道加料贵妃鸡,全上海名厨大家绞尽脑筋,想加什么料,日子一天近一天,大师父们纷纷将菜单送进杜公馆,拜托熟人在杜先生前美言几句,能进杜公馆主厨,所谓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王福来那时还不够资格,但他厨房里有位厨师父,名江水生,宁波人,他的姊姊嫁给法大马路芝兰坊陈协记老板(广东人)为姨太太,陈老板做土膏

  • 文章父親節的由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0期  出版时间:1995-08-20
    关键字: 父亲节 八月八日 社会局 杜月笙 吴稚晖

    八月八日父亲节又称爸爸节,因八与爸同音,八八两字连缀形同父字,故名。民国卅四年本日上海名流颜惠庆、袁希濂、史致富、费穆等多人发起定八月八日为父亲节,各界向应热烈庆祝。抗战胜利后,吴稚晖、潘公展、李石曾、杜月笙、王晓籁、李登辉、宋汉章、徐寄廎、钱永铭、程中行等十人,联名呈上海市社会局转呈中央核准,明令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凡父健在者,襟佩红梅花向父亲致敬,父故者襟配白梅花默念致哀。

  • 文章上海灘大亨

    来源期刊:《浦東》 第87期  作者:申公 出版时间:1997-03-31
    关键字: 上海滩 杜月笙 金廷荪 张啸林 黄金荣

    最近香港及台湾拍的电影,常有所谓「上海滩」的故事,其内容大都穿凿附会,有的更是隔靴抓痒。当年真正上海滩上的大亨,其气度及豪奢,非今日香港或台湾之江湖人士所能比拟。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期间,上海租界上的闻人,首推虞、黄、杜、张、金。虞是虞洽卿,以当买办而成巨富,当年在上海滩上叱吒风云,但亦任侠尚义,社会各界为感其德,将上海一条大马路名为「虞洽卿路」,也就是今日的西藏路。黄是黄金荣,杜是杜月笙,是我们浦东川沙人(即今日的浦东新区),同时也是当年上海市浦东同乡会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