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方桂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语言学大师李方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馬逢華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李方桂 人物回忆 人物贡献 人物评价

    李方桂先生于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一日以中风不治,在加州红木城溘然长逝,对我震撼至深。我初识先生,是在一九六〇年七月。那时我初出茅庐,以「资浅代表」的身份,从加州柏莱克到西雅图出席由华盛顿大学主办的中美学术合作会议。李先生夫妇以地主之谊,招待与会的中国代表们晚餐,遂得有机会拜见讨扰。次年六月起,我到华大任敎,成了先生的晚辈同事。我与先生的三位男女公子,又都成为好友,所以对先生及夫人,很自然地尊称为仁伯和伯母。两位长者,一向也都对我亲如家人子弟,这种关系

  • 文章李方桂夫人徐樱女士函王代表怀义报告李方桂患病经过及丧葬情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李方桂 患病经过 人物回忆 丧葬情况

    怀义妹鉴先夫李方桂以八旬高龄施心脏手术后,五年生活日在竞竞战中。但也从未间断打牌、度曲、旅游、写作、开会、演讲一切活动。最堪告慰者是他的末项遗著「古代西藏碑文硏究」于病中收到。他看后至为欣喜,顾盼自豪,指告往来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等。七月六、七两日上海昆剧团来旧金山表演,曲友云集,下午在舍欢聚。方桂唱曲吹笛比往日犹佳。六日晩观剧如常。午夜进小食后,语言略显模糊。林德和我十分震惊,拟明日需就医。到晨三四时之间,方桂卧牀四肢忽然颤抖、口吐白涎,即驰凯沙医院急救

  • 文章熄灭的灯塔——追念语言学大师李方桂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丁邦新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李方桂 人物回忆 学术贡献 人物评价

    從長途電話的彼端傳來師母斷續嗚咽的語聲,我立刻意識到最壞的消息來了,果然李先生已經走了!傷痛忽然湧起,久久說不出話來,我又能說什麽話給師母一點安慰呢?幽明永隔,相逢無日,這人間愚聖難逃的千年長恨,誰有囘天之力?可憐我去歲喪父,今年又遭此大悲,明明在理智上有淸楚的了解,但在感情上仍然無法壓抑,熱淚長流,痛哭失聲,嗚呼我師,我正在趕辦護照,爲何您不肯等我再見最後一面?我七月初休假來港,不久就聽說先生輕度中風,立刻去電詢問,師母說危險期已過,正在復健之中,腦力...

  • 文章李芳桂與傅斯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莊練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李方桂 傅斯年 人物事迹 相关成就

    湾大学校长任上。但其本职仍是史语所的所长,台大校长只是其兼职。史语所自建所以来,秉承院长蔡元培及总干事杨铨的指示,坚持两大信条——重视硏究所的硏究成绩,及严格要求所中人员不得在外兼职。这两大信条,前者迄今犹始终秉持,后者则因抗战发生后情势剧变,先后因陈寅恪、李方桂二人兼任燕大敎授而打破,遂不能始终信守。最后甚至连傅所长自己都兼上了台大校长。史语所硏究人员在外兼职,其始作俑者竟然是历史学和语言学的两大宗师陈寅恪与李方桂,这件事听来颇觉新奇,其中甘苦,尤非外人所知。2

  • 文章淡泊名利的李方桂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壬癸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李方桂 人物评价 生平经历 相关贡献

    李方桂先生早年考取淸华学堂,官费留美,以短短四年的时间完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学位。这种优异的成绩和记录,可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先生早年在淸华本来是学医科的,他到了美国以后才改读语言学。他随着自己的兴趣,毕生从事语言学的硏究,淡泊名利,却因此对学术有极为卓越的贡献。享誉国际数十年而不衰。李先生学成之后即囘国在中央硏究院任职。他曾受聘到耶鲁大学讲学两年。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他仍然依约与傅斯年所长约定只请了两年的假囘到后方,继续他的调查工作,足迹

  • 文章李方桂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李方桂 人物生平 人物成就 家庭成员

    李方桂先生,毕生从事语言学硏究,视野广濶,分析邃密;开疆拓土,播种培植,为我国语言学界享誉国际之大师。先生祖籍山西昔阳,民前十年(一九〇二)八月二十日生于广东,父光宇先生为光緖六年进士,官至逊淸道台;母何氏,曾以善画供奉内廷。先生髫龄时,擧家迁至北京。民国四年入师大附中,毕业后考入淸华学校医预科,对拉丁文及德文发生浓厚兴趣。民国十三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奖学金留美,在密西根大学改读语言学系,两年后得文学士,嗣转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以现代描写语言学之理论与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