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景观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劍閣雄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剑阁 景观 雄姿

  • 文章重遊關島口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梅庭散人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关岛 旅游 景观 思乡

    飛來別島駐閒身,豈是桃源欲避秦;密月重溫年少夢,幾疑晝錦駛歸人。(六三歲杪,重有海外之遊。關島少駐,辱承老友優待。山灣水曲,舞榭酒樓,擧凡可資遊賞之處,足跡殆遍。與內子都梁,留連為樂,幾疑蜜月重溫,勝利還鄕矣。句以紀之;得毋以謂反認他鄕是故鄕也耶?六四、一,十五。

  • 文章成都武侯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成都 武侯祠 景观

  • 文章巫峽風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巫峡 风光 景观

  • 文章四川名勝題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黃鈞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名胜 题咏 锦城 景观 黄钧

    錦城紀遊十首編者按:黃鈞,字夢蘧,號栩國,湖南醴陵人,詩載「南社叢選」。小雅淪亡孰嗣音,空山迢遞費追尋;杜公祠宇春容老,堂上槐陰一尺深。(工部草堂)百卷詩成公倦矣,精神耿耿塞洪荒;時人亦有驚人句,不敢題詩向草堂。(拜少陵像)六十年間萬首詩,剗除柔靡育雄奇;詩人老去音容在,團扇紛紛覓畫師。(拜放翁像)名山終老復何求,傲骨嶙峋世所羞;讀罷士甘燔死句,人間何處覓公侯。(拜涪翁像)重整吟鞭一駐車,春魂顚簸夕陽斜;城南十萬金鈴解,流水聲聲喚賣花。(百花潭)將軍雄武...

  • 文章東海縣極具發展觀光旅遊潛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英子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旅游业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发展优势

    的开发,如水晶城已开发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业也初具规模。城区硬体环境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善,公共基础性设施的投入亦逐年放大,已有了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旅游业的资源优势一、自然景观资源:一是东海水晶储量极为丰富,蕴藏面积达一五〇〇平方公里,储量约占全省一半。二是东海温泉是连云港市独特的自然资源,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三是西双湖,它位于县城牛山鎭西部,东西长三点二公里;南北宽二点六五公里,总面积约八点一平方公里。四是亚洲第一井,即

  • 文章金馬寺與凰鳳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6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4-01
    关键字: 金马寺 凰凤台 重庆 景观

    從重慶市較場口自十八梯街,是一條坡形的長街,其間有不少斷斷續續的石梯路面。如果按這條街所有石梯級數計算,約有二、三百級之譜,但爲什麼街名只叫十八梯呢?原來這些斷斷續續的石梯,每一段都只有十八級,因此而得名。這條街中段,尙有兩條横巷,右邊名爲「淸眞寺巷」,直達螃蟹井巷,迴水溝街。左邊名爲「黃土坡巷」,直通黃土街和浩池街。十八梯街上段接近較場口,這一段的舖店多經營香烟,金銀錫泊紙花,紙糊洋房、人物、衣箱等喪家用品,中段店舖則多經營鋼鐵用具和絲線、棉線、雜貨等...

  • 文章峨眉報國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峨眉 报国寺 景观 弥勒佛像 宗教

    打從峨眉縣城到報國寺,相距不過二十里,走不多路,便可看到整個峨眉的遠影,連金頂也能遙遙望見。這一路上有很多小廟子,多半是山上各大寺院的脚廟,採辦僧衆下山時,多於此憇息。我一路經聖積寺、菩提廟、保寧院,過了瑜迦河便到了報國寺,這是山麓第一大寺,氣象甚爲雄偉。可是遊人上山心切,恨不得三步併作兩步的爬到金頂去,故目前好好的一座大叢林,便給忽略過去了。說眞的,報國寺是峨眉山的大廟。寺門有額,那是康熙帝所題,正殿有今總統蔣公所書「精忠報國」的橫額,那是民國二十四年...

  • 文章巫山巫峽氣蕭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作者:郭嗣汾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巫山 巫峡 景观 瞿塘峡 传说

    長江三峽中的第一峽「瞿塘峽」,由白帝城下的灔澦堆開始,到黛溪爲止,僅長十八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是由赤甲、白鹽兩山對峙而成。赤甲、白鹽兩山,是川中六大名山之一,隔江對峙,前者在北岸,後者在南岸。前者草木土石都呈赤色,後者山色雪白,因而得名。王漁詩云:「赤甲白鹽相向生,丹靑絕壁門崢嶸。」從江中遠眺,形勢絕佳。長江由兩山之間,浩蕩東去,恰似一座大門,這也是「夔門」一名的來源。杜工部詩云:「三峽傳何處,雙巖壯此門;入天猶石色,穿水忽雲根。」莊嚴雄偉,氣象萬...

  • 文章浅谈「文化台北」景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尹方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文化台北 艺术景观 建设 展望

    我们环视世界潮流,宇宙事物日新月异,随着机械生产,工商发达,经济起飞,带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人口向都市集中,文化生活形成多元,繁华景观,固属可喜。但居住密度增高,交通拥塞,空气污浊,公共设施不敷应用,乃当前热门话题。笔者基于台北市人有话要说,善尽一分义务,略陈几点心声于后:一、文化艺术景观:所谓「文化」,即是人们食衣住行与育乐,日常生活的总体表现。我们回溯古人生活,向以书画琴棋诗酒花,行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兹就台北市,系国内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