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早年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孫逸仙最初之政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孙中山 早年 政见

    光緒二十年甲午,孫逸仙自原籍香山上書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文忠公;是時已在中日戰爭中,文忠正焦頭爛額,明年,又出使日本議和,救亡之不暇,於孫公此書所陳富強大經,治國大本,不得不置為緩圖。書中雖無革命意味,然斯係孫公最初之政見,亦其根本之政治見解;在政治學史上,在孫公之史傳上,皆極寶貴而重要。中以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四事為綱,而條分縷析,各立節目,推其本而言之,足見其心細智銳,瞻矚高遠,不幸而生當斯世,空有異才而不克展布,此可為痛歎...

  • 文章往事知多少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熊飛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早年回忆 流亡求学 抗战纪实

    閒來無事,焚香靜坐,捧讀金剛經有「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之句。感嘆人生短暫,世事無常,不免心懷悽惻。惟前塵已邈,往事知多少?●猶憶民國卅一年時,家鄉局勢已亂,父親便託海運老闆徐立昌送我到十里洋場的上海去讀書,就讀於私立新民中學高一,上海的同學們大都欺善怕惡,他們視我爲江北土包子,常出我洋相,或糗我尋樂,來達到他們下意識的滿足。有一次上數學課時,董老師來教授幾何,課本爲原文版,老師每以英語講解,我深感吃力,致常提出問題請教,當我起...

  • 文章陳瓊文鄉親尋故鄉人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2期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探亲寻人 早年渡海到台 乡亲联谊

    祖先早年渡海来台,原籍同安县的陈琼文乡亲,虽然是第三、四代的闽南人,但他对于祖先故鄕的一事一物,特感兴趣,据陈琼文乡亲表示:他的祖籍是同安县仁德里十二都按铁芸堡按民社人,他希望上列同村陈氏鄕亲,能主动和他联络交谊。

  • 文章子女成家我已老弄孫欣慰話當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顧一英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早年求学 子女成家 处世哲学

    十七期阜寧人編後語董豐鄉長提議希望增加些社交性資訊以便鄉親交流了解,拉近與年輕一輩距離,深表同感,因此我把數十年閱歷與教養兒女的心得寫點湊熱鬧,供大家參考,至於寫的是否有內容,反正都是吃山芋長大的,鄉親們不會見笑吧。我十八年次原住東坎北三壩,卅五年農曆二月中旬父親被迫帶我兄弟二人離家,其遭遇與諸鄉親類似,慘痛的往事只能回憶;但不去聯想,現在只有化悲憤爲養身,胸懷寬容向前看,願大家和睦相處,公平競爭。卅九年由舟山來台,離開部隊後身無分文,人地生疏,言語不通...

  • 文章無盡的感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7期  作者:王琰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早年回忆 百丈镇 木行 回忆同乡

    我出生於武進北鄕百丈鎭,南距龍虎塘二十華里,北距圩塘鎭五華里。安家舍、魏村都在西邊,約十餘華里;石莊在東邊,我的足跡從未到過。由百丈到城區,有兩條路可走,陸路那時乘小車子(獨輪車)要經過三井頭,每次好像都要向三井看一眼;水路班船、快船由城區北門外某碼頭啓航到圩塘,龍虎塘、小新橋、于家灣、百丈……是必經之路。一想到搭快船上城,耳邊好像還響着嘡、嘡、嘡的小鑼聲,我們這一代人,一直生長在戰亂之中,少小離家,等於有家歸不得,思想起來,好不傷心淒楚也!我是個一生多...

  • 文章贵州省师范曁职业敎育早年槪况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贵州省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清末民国 早年概况

    壹、師範敎育一、沿革貴州省於遜淸末年,卽設有優級師範學堂,民國元年改爲省立師範學校。十年籌設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修業年限,照舊學制定爲五年。十三年改行新制,修業年限定爲六年,前三年授初中課程,後三年授師範課程。其時各縣設立有師範講習所者,計有都匀,思南、獨山、安順、湄潭、松桃、修文等十餘縣。據十九年統計,全省共有省立師範二校,各縣師範講習所十五校。二、民國三十六年情形抗戰軍興,貴州省地處後方,比較安定,各種敎育設施,亦較易推進。三十六年統計,全省共有省立師...

  • 文章新聞尖兵王仙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張念鎭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新闻事业 王仙清 早年经历 追悼缅怀

    復興崗學院敎授 張念鎭先生原名原凱,學名王英,民國十五年十一月生於江西省贛縣蟠龍鄕,累世農耕,家境小康,蟠龍小學畢業後,繼入贛縣縣立中學攻讀,民國三十六年先生懷抱救國救民之大志,毅然投筆從戎,報考青年軍二〇七師第二期,由贛州前往上海受訓三月,隨即開往東北參加瀋陽會戰,東北失守,與少數戰友突出重圍,沿京瀋鐵路步行月餘,輾轉抵達上海向國軍部隊報到,並晉升爲少尉排長,民國三十八年隨國軍來台整編,先生再入陸軍第四軍官訓練班第十七期受訓(改敘陸軍官校二十期),歷任...

  • 文章張慶萱獻身糧政三八載 九月初退休依依心難離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早年从教 粮管处科长 国学书法造诣精深 乡人求墨

    □晋江杂志东区特派员黄 忠报导□省粮食局台东粮管处处长张庆萱乡亲,九月份届龄退休,告别了他服务三十八年的台东粮管处,该处同仁均表示依依不舍。张庆萱乡亲早年从事敎育工作,于台湾光复后来台即奉派在台东粮管处担任总务课长,他的国学造诣甚深,尤精于书法,他临摹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已达乱真境界,因此,经常有人登门求赐墨寳。黄 诚乡亲主持台东县闽南同乡会三十年,前月擧行会员大会,把这付担子交给从公务员退休的张庆萱乡亲接棒。

  • 文章端人雷孟强先生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阮文達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雷孟强 人物事略 早年革命 船山中学

    東吳大學敎授張澍匀(漑)先生,以其近著「憶林近稿」及「曾文正公家書的榜樣」兩册見贈;「憶林近稿」前編爲「湖南東安縣誌文」,係旅臺東安同鄕重印「東安縣志」時,澍匀先生增撰的東安名人傳記。其中有「雷鑄寰孟强先生事略」一篇,讀後引起了我對孟强先生的許多囘憶。孟强先生和我叔父印長先生交厚,抗戰前數年,羣治大學校長羅峙雲(傑)先生、法學界前輩陶叔惠(思曾)先生、梅光熹先生,詞章書法家李南園(別署太浩山人)先生等知名之士,與孟强先生及家叔母都有幾次集會,我隨侍在側,...

  • 文章從魏源到黃遵憲~淺談先賢黃遵憲的歷史影響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梁通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魏源 黄遵宪 早年思想 人生功绩 日本国志

    【梁通】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陽人。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人。在中國近代史上,魏源的《海國圖志》和黃遵憲的《日本國志》先後輝映,其光芒穿透封建末世陰霾密佈的漆黑夜空,給人們帶來爲之振奮的期望,啟示苦難的中國人在面臨「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的風雲際會中,振作精神「睜眼看世界」,跨出中世紀的門檻,邁步「走向世界」;親臨九州之外開拓視野,身歷異域新天尋求獨立富强之路,以日本爲鑑,行維新改革之法;借東瀛爲基地,播中國近代化之...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