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无锡习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初景色》草台班京戲後台上的窺探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4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4-04-20
    关键字: 无锡习俗 草台班京戏 地心吸力原则 纸衣仙童 看戏经历

    前文说过,民国初年无锡俗习,世家或富家子女,常为父母上寿、或阴寿,或还愿;雇请草台班京戏,在市区大广场演出三或七晚,其戏台系临时搭造,高六七尺,深宽廿余尺,开演后因抽去扶梯,观众不准上台,班中人上下,都是伸出双手,跳攀戏台,翻身而上,笔者年幼七八岁时,看贵妃醉酒,十三妹,大劈棺等旦角戏,十分动人,笔者所称动人,换言之是「爱慕」,以七八岁男孩子决不会有邪念,对美貌演出者,只想多看看,现在想来,或是异性动慕灵感,十分自然,也就是人类生命延续之本源,笔者将童年

  • 文章故鄕舊俗(十六)——婚嫁的繁縟與浪費兼談我國古時婚制及有關其他種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6期  作者:曲公羽  出版时间:1992-10-20
    关键字: 故乡旧俗 婚嫁 习俗 古时婚制 无锡

    會親會親在結婚後第二或第三天,要由伴公喜娘陪着新女壻到女家去請的。女家到男家去會親的人,大都是新娘的兄弟、叔伯、堂兄弟、舅表、姨表、姑表兄弟等人,會親的酒筵要特別好,而且每桌都要開口席,去會親的人,不論年齡大小,一律坐在中間上席,兩旁由男方的親戚作陪,長輩陪長輩,平輩陪平輩,小輩陪小輩。女方去男方會親,先要見禮,長輩要給小輩紅包「壓歲錢」,尤其對小舅子要特別優待,小輩除壓歲錢外,還要手巾包一個,中間都是糖菓之類。會親酒吃完以後,去會親的人例須到新房去參觀...

  • 文章中秋佳節憶鄕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5期  作者:張嫻  出版时间:1997-09-20
    关键字: 中秋 思乡 无锡 习俗 糖芋头

    中秋节似乎是引发「思念」的佳节,忆起家居无锡北门城外的黄泥桥,秋节前后有卖「桂花糖芋头」,誉满全城,以及应景的零食,有趣的习俗,不禁神游于民国三十八年前享受那舒泰幸福的景象。这一天,早餐有买现成的糖芋头,也有家中煮的连皮毛芋头,吃法是剥皮沾糖,也可以沾葱花酱油,中餐吃面,饭后女佣就要忙炒瓜子,发芽豆,白果,栗子,煮孙巷上买来的大四角菱,剥桂花新鲜栗子…等等。年轻的我们,只会凑热闹,等候熟了品尝,零嘴一大堆,香香甜甜,样样是美味。晚餐很郑重,是团圆饭,兄弟

  • 文章《古吳春秋》——吳地的“斷髮文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6期  作者:朱海容  出版时间:1992-10-20
    关键字: 古吴春秋 无锡 习俗 吴文化 断发纹身

    远古时,无锡等地的荆蛮民均有「断发文身」的习俗,「断发文身」是荆蛮民的主要标记之一;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纽带和标志之一。吴地的「断发文身」在太伯建吴前早有之,「江苏史话」说:「史载「裸国在南方」,今之无锡一带,被发文身,裸以为饰,夏禹曾「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太伯奔荆蛮时,也尊重当地古习,入土随俗文身断发。可想,「断发文身」的习俗在太伯建吴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可能存在着。「断发文身」是如何式样的?历代史书、典籍均有记载,说法大同小异,拿断发来说约有五种,即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