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风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风与国运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5期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文风的释疑 文风与风格 文风的现代意义 文化建设 国运

    文风的释义就一个作家而言,文风是他的思想与感情的融铸,器识与意志的结晶,表现于其作品中,形成风格的基础,激动人们心弦而产生共鸣,展现出作者与读者间共有的一种契合心理。若从社会而言,它是众多作家作品累积的总合,所呈现出的风气与风尙,代表着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照,与一地习俗民情的反映。文风之所以关乎国运,就是社会与文风的相互为用,所造成整体社会的风气,其振靡兴衰就是当时社会隆替的表征。先总统 蒋公尝谓:「汉魏之间轻笃行重辞藻,士风从此浇薄,唐宋之初,文体归于

  • 文章乐淸兴盛的文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孔伯陶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乐清 小邹鲁 文风 科举制度 书塾

    乐清过去曾被称为「小邹鲁」,这个称谓是有渊源的;所谓「小邹鲁」是由「邹鲁」之名而来的,因为孔子鲁人,孟子邹人,两邑地人被孔孟文风所感化,两地便形成文风兴盛之所,且孔孟又是儒家鼻祖,故有「邹鲁」之称,我们乐清古时文风还算不差,为了不与原邹鲁相混淆,应加「小」字用以区别。我们乐清到底有那些事实足以说明文风兴盛的?现就笔者个人见解,可以列各方面推测,或许有合理之处。并以宋、元、明、清四个王朝史料中搜集以资佐证:一是从科举制度里,中举人数统计列表于下:二是古时

  • 文章飛躍進步中的——濟源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李葆峻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历史悠久 文风鼎盛 工业发展 济源

    济源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一古老城市。数千年前,夏朝曾在此立国,市民多以农为业,过去因缺乏水利,农民乃看天吃饭,每逢荒旱,深受饥饿之苦,后由山西引进沁水,部份农田得以灌溉,现黄河小浪底建坝截水完成,用高架水道引水,又可灌溉部份农田,农民开始使用化肥,改种高价值农作物。养殖业也在萌芽。据悉另有一项三千亿水利工程,业已完成计画,一旦实施,可灌溉全市农田,届时将是泉甘土肥,嘉禾丛生,农民生活,将可获得改善。济源市向来文风鼎盛,常有莘莘学子,负笈他乡。但在

  • 文章漫談「遊士」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李嘉溪 出版时间:1984-07-15
    关键字: “游士” 追溯出处 民末清初 文风概况 游士逸事

    李嘉溪先生,湘陰人,中央軍校廿二期及陸軍參謀大學二十期畢業,曾任排、連、營長、上校教官參謀等職。現任國民大會祕書處硏究委員,國學淵深,詩文並茂。——編者

  • 文章柳文探微(指要)小識(四)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張之淦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柳文探微》 阳湖派 湖南文风 韩愈

    功自我出之意,嚣嚣肆其隳心挫志屈势偷生之辞(以上散见一七二七至一七三六页),藉文事为饰而实为由鹿招类之鸣,则更不可不深察者。「张文」「朱梅崖」「刘开」「郑献甫」。之数子者,其成就其影响有浅深大小之别,非可等量齐观者也。尝推孤桐所以取此之意,盖非以论文风而以曲申其论文褊忮之见尔。文夙工辞赋,晚涂转肄古文,孤桐称其「文章涂径,微似柳子厚,乃由辞赋入手,率能通经致用,掩覆八家」。惠言文儒之综,固足表表千秋,特通经致用未必定由辞赋文章入手,而掩覆八家云者,殆又未必

  • 文章常州人的驕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常州 文风 人才 毗陵 诸家著作

    我们常州老鄕常自诩「常州文风很盛」,「常州人才很多」,别处人也知道,也常听人这样说。那文风怎样的盛,人才怎样的多,有人能具体的说明吗?与我有三同(同鄕、同庚、同门)之谊的高永祖兄曾编著一本《常州人才甲天下》,也只是介绍了一部份享有盛名的人物,事实上在一本书中要详尽介绍全部是不可能的。现在我找出一本藏书《毘陵三种》,就其中着录的资料,作了一番统计,用具体的数字来呈现事实,一方面可对前述「文风」、「人才」之说作强力支持,一方面也可让鄕人缅怀先贤,自勉勉人

  • 文章湖南人之气节与文风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張德粹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气节 文风 湖南人物 湘军 革命领导者

    一个国家或社会之大众国民,其品德修养与为人治学及作事之精神陶冶,受当地之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影响,而历代先哲所创造之传统文化,关系更大。我湖南省,湘水长流,衡岳高峻,洞庭广阔,波平如镜,照澈人心,岳阳楼峙立于省境北部湖滨,标榜士大夫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汨罗江中为三闾大夫杀身成仁之地,一篇慷慨激昻的离骚(或称楚辞),乃代表古代南方高洁文词之精华,激发志洁行廉之人格与忠贞爱国之操守,此对于后代湖南人的士气与文风有其影响力。岳麓书院位于省会近旁

  • 文章梁任公的筆端,何以常帶「感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飲茶室主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梁启超 文风 感情 爱家 爱徒 爱师 爱国

    梁啓超任公,所爲文章,平易暢達,說理透闢,且甚能感人,故風靡一時,被稱爲「新文體」。淸末民初時,讀他在「新民叢報」所登的文章的人很多。民國十年前後,知識份子尤其靑年學生,幾乎無不讀他的「飮冰室文集」。本來,「文章自天成,妙手偶得之」,能寫得好文章的人不少,但就未必如他的感人。然而,他的文章又如何以能如此感人?似乎是一個謎。不過,任公有自知之明,他自己已經揭曉了,說是:「筆端常帶感情」。到了這裏,又有一個問題,任公爲文,他的筆端,又何以能常帶「感情」?似乎...

  • 文章讀明清散文集有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9期  作者:皮大慧 出版时间:1980-09-06
    关键字: 明清散文集 明代文风 文艺评论

    周秦两汉之文,不以文章显;而以学术胜。但其文章古朴典雅,足为后世法。自东汉以后,骈俪之风盛行,文风则趋向缛丽靡弱。迨隋末唐初,文章之复古运动,已露其端倪。及韩愈振臂疾呼,乃「文起八代之衰。」因此,古文(散文)之价値观,遂焉确定。宋随唐后,风格上虽有改变,但均以韩愈为宗,极力摹倣。明代文风,大致上诗宗盛唐;文崇两汉。前后七子,均盛行摹倣。被后代讥为假造之汉鼎秦钟。但其作品,仍多足观。只是批评易;写作难,文人都有眼高手低之通病,而明代开国之初,执文坛之牛耳者

  • 文章柳文探微(指要)小識(三)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張之淦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柳文指要》 文律 柳宗元 各代文风 文学评述

    问天呵壁,兼摄墙壁公卿之想。诗旨固不烦笺释而自明。吁嗟此老,一何变相之多也!各代文风指要第八卷题「各代文风」,意当必有精义,而读竟惘然,祇益审孤桐昧于文史之事也。此卷分目为:唐代文章流别之争、张文虎所谓唐文、宋初古文、中淸古文、淸道光朝文风、阳湖、张文、朱梅崖、刘开、郑献甫、湖南文风,凡十一目。其立目大足怪诧,苟能自树一说一义,犹之可耳;而乃摭拾若干非关切要文字,杂擧若干小小掌故,米盐琐琐,大类村妇絮谈。轻重既已失伦,时代又后断隔悬远,渊源靡究,风尙莫窥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