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章评论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評「爲百萬雄師叫屈」一文兼述山東萊蕪戰役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石碧清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文章评论 莱芜战役 韩练成 人物事迹

    胶县就是古时的胶州,所谓胶东就是胶县为主之附近地区,靑岛亦在内,能说靑岛去胶东很远吗?四十六军由胶东西运,又怎么经掖、黄两县呢?因掖、黄两县在山东半岛之北、地临渤海湾,眞是错得离谱。据笔者记忆,四十六军奉命参加莱芜战役前,系驻平度蓝底一带,西运时,在胶县乘火车,经潍县在博山下车的,才是事实。子虚乌有的三百余人情报队在「为百万雄师叫屈」整篇文章中,好几处都提到四十六军有三百余人情报队的事,而且说韩练成就带这三百余人情报队突围返回靑岛的,并说这三百余人,全为共军

  • 文章尊師重道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張志韓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尊师重道 张之洞 评论文章

    我國自來文化,尊師重道。何謂道?中庸首章即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意思是說,上天賦人以人性,順著人之本性去作就叫做「道」。淺言之,道即路也,亦即人生應行之大道。唐韓愈在原道篇解釋更爲清晰。他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註一焉之謂道…」。今以語體釋之,博愛叫做仁,做事合宜叫做義,本著仁義做去就叫做道。道既明矣,茲再言,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見韓愈師說)由是觀之,生我者父母,敎我爲人傳道者師也。故欲重道,必先尊師。茲舉例...

  • 文章對唐井肖「閻羅王與三三鐵血圖」一文質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阎罗王与三三铁血图》 文章内容 质疑内容 相关评论

    一文,见报后许多读者来电表示一些不同的意见。本刊对阎锡山先生长期辅佐国父、蒋公,为国尽心尽力的卓著事功,素所仰重,不论是军事或政治,他都表现出过人的长才与忠党爱国的气节,値得吾人效法。本刊长期发表有关现代史上人物的相关文章,由于史实的复杂与多面,难免有些争议。本刊为一公开园地,欢迎对相关文章,包括对唐文在内有不同看法者,踊跃赐稿,以给史实厘出较清晰而正确的面貌。(编者)由于上述情由,乃有本文之提出。「按劳分配」是为实施「兵农合一」而想出的「良策」吗?唐文说

  • 文章「國父思想」終非廢除不可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评论文章 “教育部” 课程修订

    一、前言總統府資政、中國國民黨中常委謝東閔先生於八十一年七月廿二日說:「台灣經驗」其實是「台灣實行三民主義的經驗」,而國父思想和三民主義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因此,我們應加強對國父思想和三民主義的宣導與發揚。又說:大學課程中的「國父思想」,最近考慮變更名稱一事,實有再行商榷的必要,以使熱愛國家的民衆,讓他們有中心思想與目標。隨後中常委許歷農亦發言表示贊同謝常委的意見。(見八十一年七月廿三日中央日報)敎育部早於七十九年間即研擬以「課程領域取代現行必修...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