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保护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難忘故鄉的普濟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樊榮武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普济桥 文物保护单位 思乡 个人回忆

    崞县普济桥,因位于城外最南端的小南关,故又称为南桥,此桥建于金泰和三年(西历一二〇三年),为本县文士游完先生私人独资所建,明成化年间重修,清乾隆二十年及道光十年,因桥洞坍塌又重修,光绪二年又补修,舖道筑堤,一九五〇年代初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济桥为石砌拱桥,南北走向,全桥长三十四米,宽八米,南引桥长二十八点五米,北引桥长三十四点五米,桥两边均置雕石实体栏杆,分别有望柱二十根,栏板十九块,柱高八十七厘米,栏杆高八十米,桥面舖石板,造型优美且坚固

  • 文章展大愛風釆樹醫德形象——簡介主任醫師王堯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耿家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医生 医德 王尧 徐州 中医 文物保护

    新旅游亮点》的提案,以后连续三年重提此案,并积极参与对丰县等地文物保护考察工作。二〇〇四年王尧委员等还专门提出《建议市政府加大对丰县古邑开发政策支持力度》希望市财政向丰县提拨专项文物保护资金。在谈到古邑丰城时他写道:「丰县老城,史称丰邑,是《战国策》所述典型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〇〇〇多年城址未改,城中原高祖庙、中阳里、秦台及古城墙均毁于战火,但古城河及南关,西关老街尙存,虽不足数百米,且房屋破旧,但不失古朴典雅,其古邑丰采两汉遗风犹存,是我市仅有存世

  • 文章常州市文保五大《辦法》今年起全面實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3期  出版时间:2014-01-25
    关键字: 常州 文物保护 办法 范围 文物工作

    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常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常州市博物馆公益事业捐赠办法》、《常州市不可动文物认养管理办法》,今年起分别正式施行。常州市历时两年多,全面调研并经充分认证,最终形成了这五个《办法》。其中,《常州市文物保护办法》是二〇〇〇年出台的《常州市市区文物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修订后完成的,其他四个办法则是为适应常州市当前文物工作发展需要而新制定的。根据这五个《办法》,文物保护范围除原来的钟楼、天宁、新北、戚区,还

  • 文章故鄕常州市政府公布吴稚晖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5期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吴稚晖故居 文物保护单位 常州 吴稚晖 雪堰

    故鄕常州市政府于二〇〇八年二月廿六日公布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我邑联合国百年世纪文化学术伟人吴稚晖敬恒先生,在武进雪堰故居,公告列为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稚晖、常州武进(阳湖)县雪堰桥鎭雪南街中段故居,为其出生地。后经旅台武进同鄕陈凌海、曹仲植、储福兴、吴汉松、周振华、吴漪曼、程凯、吴永恒等捐赠建筑经费,雪堰鎭政府张爱华与常州市文化局童方云的支持,乃得整建完成,保留一代文化伟人的故居。常州市政府公布通知常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文章沁縣南涅水北魏石刻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王向明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北魏石刻馆 省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旅游景点

    在山西省沁县城南里许的二郎山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石刻馆——沁县南涅水北魏石刻馆。馆中以其石刻年代久,数量多,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在我国古代民间石刻艺术独特一帜。一九六五年省政府公布其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五年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沁县南涅水石刻馆馆藏石刻,是一九五九年在沁县南涅水村出土的。南涅水村地处沁县城东北三十公里处,是一个历史古城。据《北魏地理志》载:「延和二年置有涅城,覆甑山下涅水出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

  • 文章白墓青山——徘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經富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义宁陈氏 家族历史 祖墓 文物保护 返乡参观

    呆了两个小时,调査有关陈墓的口述资料。然后从原路返回,重到陈墓。斜晖落照中,面对白墓青山,仿佛古今一脉,时空倶泯,陈家的许多如烟往事都到眼前,鲜明地活动起来,心里涌起寅恪先生一句「后世相知或有缘」的诗。作为一名地方文物工作者,我极其钦敬陈家的三世文运,清纯门风,却为无力保护陈家幸存天壤间的故居、坟茔而焦灼愧疚。我注意到墓地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而小从女史和封猷先生(陈衡恪六子)给我的信中明言杭州祖墓早在五十年代经李一平先生设法转圜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

  • 文章閩粵贛始祖花公武威廖氏知本堂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廖嘉謀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花公 廖氏公祠 历史简传 文物保护 历史文化

    一本堂。外有大塘一口,墙外石牌坊,名曰万石第,每年九月十六日秋祭,又在永定县南门上建祠,癸山丁向。额曰松知堂。每年二月初六日春祭。还在四川成都府正府街建祠,每年冬至日各府厅州县子孙合祭。」福建古田镇廖氏宗祠—万原祠,始建于一八四一年。原祀始祖花公冯夫人神位,因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廿八日著名「古田会议」在万原祠召开,故在一九八五年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重修前旧坟全貌初用土堆成坟。至明万历丁酉(西元一五九七年)仲冬修坟立碑,又因年久失修,碑裂坟毁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已

  • 文章鍾進士迷途記異(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9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8-01-20
    关键字: 钟进士 溥心畬 国立台北历史博物馆 文物保护

    後記一、本人珍藏之溥大師心畬先生遺作「鍾進士」圖真蹟及有關題跋,頗具歷史及紀念價值,為恐日後軼失或損燬,經深思決定,除將該圖印成畫冊外,原件捐贈國立台北歷史博物館典藏,以期永久傳世。承該館黃光男館長復函申謝。(如附)二、摯友正裕特殊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魏董事長榮成先生贊助經費,榮寶全鄉長伉儷熱心策划,得以完成將「鍾進士」圖印成畫冊分贈有緣心願。衷心感荷,謹誌數語,用申謝忱!⊙國立歷史博物館我佛先生尊鑒:(86)台 博典字第2544號先生秉持文物分享、推廣藝敎之信念...

  • 文章蒼涼的回答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張昆華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历史记忆 惠通桥 畹町桥 文物保护

    是雲嶺山脈飄蕩的彩雲或瀾滄江、怒江流動的濤聲,翻過了季節的月曆。七月,我們曾紀念鄭和遠航西洋六〇〇周年;曾紀念爲《義勇軍進行曲》作曲的音樂家聶耳逝世七〇周年。鄭和與聶耳都是雲南人,是雲南的光榮和驕傲。八月,我們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與這個偉大勝利有緊密關聯的是雲南各族人民在一九三八年八月修通的那條偉大的滇緬公路。滇緬公路猶如一位歷史的巨人,當然也是雲南的光榮和驕傲。每當我們行車在昆明至楚雄至大理至保山的高速公路上,行車在保山至龍...

  • 文章太原雙塔寺重展雄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孟慶華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太原双塔寺 古塔纠偏 曹氏综合纠偏法 文物保护

    太原雙塔寺位于太原市東南四公里處,原名永祚寺,因寺內建有兩座磚塔,雙塔幷峙,成爲太原著名景觀,以故又名雙塔寺。雙塔寺建于明代,經歷四百年的悠悠歲月,滄桑變化,地殼運動,風雨剝蝕,嚴重風化。尤其遭戰火洗劫,瘡痍滿目,傷痕累累,損毀慘重。特別是東塔,塔身嚴重傾斜,有些部位扭曲變形,裂縫醒目可見,有的裂縫長達五米,寬八公分,出檐斗拱等磚雕物件,時有墜落,今人觸目驚心,東塔已成一座危塔。爲搶救這一古蹟,太原主管單位帶上圖文資料,到北京求助。北京國家文物局委派專家...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