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川共返回1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康沦陷经过」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四川 文献社 康沦陷经过 周开庆 简介

    编者按;「康沦陷经过」一书,为本刋发行人周开庆先生所编著,于本年十月由四川文献社列为丛书印行。全书四十开本一百七十四面,共约十万字,定价每册新台币十五元,特价三月,每册十元,兹特将本书序转载于此,以略窥本书内容之概要。「康沦陷经过」一,写于民国五十八年十二月康沦陷二十周年,于五十九年一月出版之四川文献月刋第八十九期刋出。以索阅者众,本期月刋早已无存。兹应读者要求,特选辑蒋经国、陶希圣、袁暌九、杨森、孙震、盛、钟树楠、贺国光、周君亮诸先生及

  • 文章政统一前之「鸦片世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6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四川 鸦片 军费支用 刘文辉

    民国二十四年政统一前之四,防区制为害,各军分据若干县,竞相扩充实力,军费支用浩繁,征歛不足,乃从事于种售鸦片。于是烟毒遍地,国内外报纸讥评:此时之四,不啻一「鸦片世界」。四川原为鸦片产地,又为运输之要道(滇黔北境所产烟土运销四,又由长江运至汉、沪各处)。全一百四十余县,在民国二十年左右,其不种烟之县,殆不过三五县。特以川东南及成都盆地,土地较肥沃,产量较丰。而川东南又与产烟量极丰交通后不便之滇黔接壤,故过道税亦极可观。以二十四军刘辉防区而论

  • 文章發展川劇此其時矣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川剧 四川文化 剧本

    川剧源远流长,其发展先于国剧(京戏)。川剧剧词,优于我国各地方戏剧,有浓厚之学气氛,亦为化界人士所公认。民国以后,有若干脚本,经过成都五老七贤,荣县赵香宋等人之润色,益臻完美。民国二十年以后,上海百代公司、胜利公司等所灌制之川剧唱片,又经名家删节,词简洁雅驯,而无损原剧情,又足征川剧在渐次改进之中,而不可忽视者之一。川剧关联四川文化,也关联大西南川、康、滇、黔四省化。贵州剧只就川剧去其帮腔,云南剧则于名目上有方言之异,如「抢伞」易名为「抢雨盖」等

  • 文章一位四兵的故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自强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四川 王凤阁 四川兵 东北文献 原文

    近读六十二年五月五日出版之「东北献」第三卷第四期,载有陈语天遗作:「王凤阁和四兵」一,内记一位四兵的故事,象征「人心不死,奸党必灭」的道理,値得表扬,转录如次:「传作义搞通了张松思想,献出了北平城郭人民之后,在民国三十八年农历正月初二,匪军与傅部交换所谓防务的时候,匪军由西直门、永定门等处向城里进,傅部安春山等军由城里向城外开。两方相値道左,傅部一般忠贞的士兵,还是对匪怒目相向。在西单大街地方,匪军一边行进一边叫喝「毛××万岁!」傅部士兵听了

  • 文章教的渊源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四川 文化地位 文教 渊源

    山水秀丽,生活优裕,人民敏慧,历代人产于蜀中者,往往擅名天下,人地相应,使四省在化上的地位更显重要。四敎育的启蒙大师,当推西汉景帝时蜀守翁。汉书循吏传称:翁庐江舒人(今安徽舒城县),既为蜀郡太守,见地方僻陋,人民质野无,就想开导一般民众加以敎化。翁先就郡县内的下级属吏,资质聪颖可以造就的,选了张叔等十几人,遣送到长安(西汉的首都,今陜西西安),从京师的博士受业,学习字经史律令,这班人的学费,都由翁节省行政上的靡费,作为束修,并且

  • 文章同乡会召开第五次会员大会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新会址 四川丛书 康渝文物馆 会籍 奖学金

    选出第五届理监事台北市四同鄕会,于本(六十七年)年五月二十八日擧行第五次会员大会,大会于是日上午九时在台北市市党部大礼堂擧行,由该会理事长崔德礼主席,计到会会员二百余人。主席报吿开会理由后,由列席市政府代表致词,对该会两年来和衷共济与工作进展,颇表赞许。次由该会总干事张墉作工作报吿,内容概分为:一、新会址启用及产权情形;二、编印四丛书,发扬怀鄕爱国精神;三、设立康渝物馆,蒐集保存康渝物;四、充实会内设备建立良好制度;五、整理会藉,健全组织;六

  • 文章唐君毅先生書簡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9期  作者:開慶輯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唐君毅 书简 四川文献 康渝文物馆 纪念文库

    友人唐君毅先生逝世后之十月(唐先生逝世于民国六十七年二月二日),余检查其二十余年来与余之通讯,尙存近五十封。一代学人,今已长往,其片纸只字,弥足珍视。经略依年月,装订成册,送存康渝物馆,以备将来纳入纪念库内。兹并抽出其中二十二函,辑为「唐君毅先生书简」,以略窥其生平学术、思想与风仪。至其对于四川文献期望之殷切,尤令吾人不胜感念也。中华民国六十七年十二月周开庆记。一及兄未知在何处?得书知早已赴台,无任欣慰。弟于广州陷前半年,即至广州华侨大学任敎,后

  • 文章讨满洲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望帝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四川 满洲 檄文 编者按 原文

    编者按:中国国民革命运动,自民国纪元前七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后,国内各省起义,最初数年,以四省最为激烈。在淸史补编革命党人列传:「余英传」中,有「丁未(民元前五年)己酉(民元前三年)间,同盟会各省党人之起事者,莫如蜀激」等语,可见一般。当时同盟会在东京所办「民报」,其临时增刊「天讨」中,载有「四革命书」,与「四讨满洲檄」两,前作者署名「相如」,后作者署名「望帝」,其眞实姓名,至今已无可考。刊出日期,为民元前五年。「四革命书」,本刊已于上期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8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百川 白话文 诗词

    一、反对新式标点抗战前,四川文风特甚,中年以上人士交谈,亦偶杂言;对白话则多抱轻视态度,认为不値一看。省中国敎师先生为反对白话最力者,因反对白话,更反对新式标点,每提及,必痛骂。某日在敎室吿诸生曰:「新式标点中的惊叹号「!」,你们看,像甚么?像不像一滴小便?」众闻之,大笑。先生虽口不择言,而博学善辩,议论风发,奇才也。二十五年西安事变,先生闻讯,深夜不眠。翌晨上课时谕众曰:「余闻委座蒙难,昨晚虔占易课,得地雷复之六二;复者,还也。爻词曰

  • 文章唐君毅先生纪念库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7期  作者:維明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唐君毅 康渝 同乡会 文物馆 文库

    民国六十六年下期,康渝同鄕会在台北市中山北路新建会址落成。三同鄕会采纳了我的建议,划出一部份房屋筹设康渝物馆。是年十二月,物馆董事会成立,我国旅居香港的唐君毅先生,素来关切鄕邦献,特别去信吿诉他。得他六十七年一月四日函,中谓:「台北川康渝同鄕会新址完成,由兄负责成立康渝物馆,至堪欣贺。兄一二十年来,由四川文献一刋开始,而蒐辑四县志重印,刋行四丛书,今天负责成立物馆;由涓涓之功,积成江河,其对鄕邦及国家之贡献大矣!」并谓在物馆成立后

共116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