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职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皮以書女士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皮以书 传记 生平介绍 教职 工作态度

    皮以書女士,四川省南川縣人。皮氏爲縣中望族,詩禮傳家。父人瑞公繼承世業,學醇性謹,鄕人推重。母周太夫人,生男三人,女四人。女士行二,民國紀元前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出生。幼承庭訓,以敦品力行自勵。畢業本縣小學後,升入重慶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住第五班。民國十年赴北平,肄業中國大學。弟以莊、以敬,亦先後北上,所需費用,家中供給漸感困難,女士於課餘兼敎小學,藉資補助。時國內革命潮流澎湃,有志靑年,咸踴躍歸集於國父三民主義旗幟下,致力國民革命。女士遂於十三年加入...

  • 文章半個世紀前一段美麗的回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宜兰高中 同学会 教职生涯 教学规划 回忆

    高永祖老師五十年後,省立宜蘭高中的同級同學歡聚一堂,還邀請了老師,這是難得一見的盛會,本人有幸參與,可惜只到了楊治宋老師、林宏草老師與本人,躬逢其盛,豈可無言。我在宜中,教學只有短短的三個學期,但這短時期中爲宜中創造了百年大計,也奠定了五十年基礎。三十八年來台後,我原在台南工學院(後來的成功大學)附設工職教書,當時的趙增義老師向趙仰雄校長建議把我請到宜中來。他的兩點理由是第一、我是復旦唯一的新聞學系全系第一名、有多方面的學識;第二在復旦時有一位高中同學讀...

  • 文章吳稚暉與吳文化中國(無錫)吳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8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6-04-20
    关键字: 吴稚晖 吴文化 生平简介 教职生涯 成就

    吳文化源於吳泰伯中華古文化,它是殷商和周文化發皇之地。吳文化的淵源是華夏中原文化和山東齊魯文化,由北而南匯集於長江流域,進而形成江南文化。所以中華民族文化是吳文化的源頭活水。在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後,其文化勢力已及於長江兩岸,而逐漸孕育了以農業爲主的吳地文化。吳文化綿延至今逾三千年。吳文化是中華文化之繼承和發揚之地,是活的優質文化欉。吳稚暉敬恆先生在公元一八六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清同治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誕生於江蘇省陽湖(武進縣)的雪堰橋鎭。吳稚暉六歲喪母後,即...

  • 文章山西教育槪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山西教育概况 教职人员名单 教育分类 时期划分

    王世杰爲敎育部長時,於民國二十三年印行「第一次中國敎育年鑑」,對抗戰前山西敎育之歷史及現狀,敍述頗詳。民國三十七年敎育部印行「第二次中國敎育年鑑」,對抗戰後敎育情形,詳爲報導。第一二兩次敎育年鑑,篇幅浩繁,山西部分,分散各處,筆者爲求眉目淸晰,便於閱讀,特爲摘出,加以編綴,組成本文,俾對山西敎育史料,予以系統保存。本文對山西敎育分抗戰前後兩節敍述如左:抗戰前之山西敎育教育行政主管山西省之敎育行政主管,淸朝末年係在巡撫衙門設提學司,提學司設提學使一人,管理...

  • 文章重印連城縣志跋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县志重修 从事军公教职 应邀从文政 查访修志 整收获志 众生研讨 筹金修志

    連城同鄕於臺省光復後來臺者約數百人,其後婚嫁生育日漸繁衍,截至目前幾近三千人,分佈於臺澎各地,從事軍公敎職務者多,而經營工商業者少,其從軍者或由同鄕童懋山先生於任福建汀漳師管區司令時征拔來台,或於胡璉兵團經過連城時自動投效。至從事政治敎育文化者,或應政府之邀約,或應親友之函召。大陸淪陷後前來者僅數十人而已。閒常與同鄕親友談及桑梓山川名勝古蹟風土人物掌故,多感茫然,曾多方査訪連城縣誌,且分函旅港及南洋同鄕査詢,均未獲得,以爲絕望矣,詎於五十七年七月間同鄕羅...

  • 文章康誴回憶錄 我過去的生活片段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作者:康誴 遺作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家世出身 求学时代 从事教育 服务事业 回归教职 晚年著书 愧对父母 生前补遗

    一、家世我名誴,字步容,又字梅青,號曉南。民國三年(1914)農曆九月十三日,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長汀是閩西重鎭,位居閩贛要衝,也是昔日汀州府治所在地,人文薈萃,頗負盛名。我的祖父英華公,七十高齡那一年,卸下了經營商店的重擔,養老在家,過著平淡閒適的日子,聽長輩們說,他小時候家境貧困,度日維艱,兄弟五人在曾祖母張氏管教嚴督之下,各有長進,以至成年。我的祖父成年後,創設了一間商店,叫隆盛號,經營夏布生意。因爲他辛勤節儉,卓著信譽,使得生意興隆,累積了財富,全家...

  • 文章時雨春風六十年 教育家陳烈甫先生德範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童祖文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陈烈甫 人物生平 教职生涯 文化教育 人物评述

    (注:陳烈甫先生)陳烈甫教授,福建省同安縣人,學富五車,通今博古,畢生獻身教育事業,歷任四川大學教授,廈門大學教授。抗戰勝利之後,以學人淸望膺選廈門市議會議長。嗣因大陸變色,木鐸渡南,主持菲律濱僑教垂卅二年之久,春風化雨,桃李滿門。亦曾擔任監察委員,職司風憲,譽滿柏台。先生著作等身,曾獲菲國中正文化獎、嘉新優良著作獎、中山學術文化獎、華僑著作獎。其立身處世、休休有容,玉潔冰淸,足以廉頑立懦,作鄕邦之表率。陳先生生於民前四年(公元一九〇八年)而予十八歲畢業...

  • 文章我們的二舅——薩本棟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3期  作者:楊福生 楊平生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人格魅力 关心学习 厦大校长 教唱《义勇军进行曲》 不寻常的选择 研究转教职 艰难建校 高风亮节 疾风劲草 培育人心 精神永生

    我們叫他二舅舅薩本棟是我們母親的二弟,我們叫他二舅舅。表面上看,他平時不苟言笑,是一個十分嚴肅的人,實際上卻是心懷烈火,對人關懷無微不至,一言一行都閃亮著高尚人格魅力的人。有一段時期他是和我們住在一起,這時我們總見他整天都在書房裡忙碌著,半夜醒來常聽到他在書房裡用一個手指頭敲擊他的那台舊打字機的聲音。盡管他很忙,卻一直關心我們兄弟姐妹的學習。他剛從美國回來時大哥已經在北京上中學。記得他來我們家時,常會問起大哥學習的情況。有一次還親筆回信(那時家裡沒有電話...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