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谚语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谚拾零

    来源期刊:《浦東》 第31期  作者:沈步洲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故乡谚语 方言 谚语拾零

    1、种来早不荒,起来早不忙,早起三晓当一工。 (勤奋)2、儿子做官归,不如丈夫讨饭归。 (亲热)3、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惊心。 (心安理得)4、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飮水思源)5、千错万错来人不错。 (原谅别人)6、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 (集思广益)7、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羽成舟。 (储蓄)8、酒肉弟兄多多,落难之中半个无。 (交友宜愼)9、爷有娘有不如自有。 (自力根生)10、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头嘴要歪。 (别看人不起)11、开了

  • 文章故乡谚语百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田歲成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故乡谚语 地方话 举例

    我是五台县田家岗村人,年青时在家鄕听了不少谚语,现在虽然老了,仍能记的一点。把它逐条写出来,供同鄕回味,有错误的地方,请更正。有遗漏的地方,请补上。又恐第二代的同鄕看不懂,有的地方稍加解释。一、不听老人的话,手背朝了下。意指年青人不听老人的教诲,将来会当乞丐。二、紧走不及牢拴绑。——急着骑牲口出门,不如先把缰绳拴绑好,免的走到半路出了问题,耽误时间。三、油瓶跌倒,也怕扶一扶。——形容人之懒惰。四、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五、不是做醋的老人。——形容不用外行人

  • 文章家乡谚语(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8期  作者:陳達民 出版时间:1982-04-02
    关键字: 故乡谚语 方言 生活教育

    左眼跳財,右眼跳禍。吃着碗裏,看着鍋裏。吃一囘虧,學一囘乖。吃慣了嘴,懶慣了身。遇粥吃粥,遇飯吃飯。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有你不多,無你不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行要好伴,居要好鄰。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冷水要人挑,熱水要人燒。年年防歉,夜夜防盜。行行出狀元,類類有高低。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相打沒有好拳,相駡沒好言。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家有千株棕,子字永不窮。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城上一根草,風吹兩面倒。官不怕民窮,閻王不嫌鬼瘦...

  • 文章鄕諺淺釋(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9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谚语 故乡 释义 方言

    燕子窩:燕子是種候鳥,春天飛到江南來。在住家廊上或堂屋裏梁上含泥築窩。生育幼雛,待小燕子長大能飛翔空中,能獨自找食謀生,已是秋天了,就成羣成隊飛囘南方去。所指的燕子窩並非是燕子含泥含草在堂前所築的窩,而是賣鴉片煙供人吸食的地方。鴉片又稱大煙,燕子窩用來影射煙之窩的。火油箱:煤油臺灣叫臭油,家鄕叫火油,也有叫洋油。用馬口鐵箱盛裝。每箱約重三十三市斤,六十箱一噸。火油倒空之後,空火油箱一碰卽響,而且響聲很大,因爲有空氣共鳴的緣故。火油箱另借用作下等妓女的代名...

  • 文章家鄉——陝西旬邑部份方言之探索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文登秀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旬邑 方言 谚语 故乡变化

    某地方而言,即「这里」之意。三八、月亮「XY」,斗价大,月亮平斗价衡。「XY」就是凹进去的意思,在家乡每逢农历初五,就要看月亮的形状来判断斗价的升沉。斗价乃一般物价之总称。衡,就是物价平稳之意。三九、桥门也登啦,女婿也哄啦。在家乡男女结婚,女方均乘坐花轿,一切遵照古法,均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作决定,甚而有指腹为婚者,是以婚后的二人,从未谋面,是好是坏,则不得而知,所以这则谚语,是新娘说给新郎听的,言下之意,有不得已的苦衷。四十、干吃枣儿嫌「厂㐅」大。「厂

  • 文章家乡谚语(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陳達民 出版时间:1981-07-02
    关键字: 家乡谚语 怀念故乡 教育谚语 家乡话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註)指貧富卅年輪廻變更。讓人非我弱。吃了人的嘴軟,拿了人的手軟。三分匠人,七分的主人。君子越敬越怕,小人越敬越詐。借人一條牛,還人一匹馬。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求人莫如求己。無功不能受祿。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災。告人一狀,七世寃仇。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家財萬貫不如朝進一文。樹長天高,落葉歸根。有薑須記沒薑時。(註)薑指金錢而言。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