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捐资教育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隆重舉行田家炳工程慶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田家炳 工程庆典 人物事略 捐资教育 兴建工程

    乾隆下江南也不见得有如此受人感动的场面,大埔人民尊崇田公完全出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与感激。庆典大会冠盖云集,嘉宾如云,庄严而隆重,同时举行了梅州市中学生「家炳杯」田径运动会,有梅江、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丰顺及大埔八个代表队参加,竞争热烈,益增庆典之盛况。家炳先生德泽广敷,春风风人,遍及两岸,全国各地尤其为我们家乡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倾心尽力,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奉献,他在大埔家乡捐建项目已有三百多项,涉及教育、卫生、体育、交通和广播电视事业等领域,总捐资额一亿

  • 文章廖奕龍先生家族情繫故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張訓強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廖奕龙 人物事略 家乡建设 捐资教育 家乡经济

    独资或合资创办「秀和公司」、「环球塑胶厂」、「新发公司」、「永发公司」、「丰年灯纱厂」、「侨丰行」。竞争遨游拼搏,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与心血,同时也获取了丰盈的硕果。有了钱怎么办?哲人说过「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请看茂昌先生的宝贝是否放准了地方?投资教育,培育人才。为培养子孙,他一面胼手胝足一面节衣缩食,培育一男二女大学毕业,七位孙子孙女留学美国、加拿大。一个荒僻的穷山沟芦背村,竟然冒出一个一门十俊彦的「书香门第」。诗礼传家,后继有人。一九六七年,他在印尼

  • 文章光照臨川之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吳開珍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临川市 教育发展 教育投资 港台捐资 投资办学

    诚望台、港同鄕,海外侨胞来「才子之鄕」投资办学、捐资助学、奖教奖学。有理由相信凭著临川人的办学精神,有多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临川的教育必将更加辉煌,临川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 文章故鄉情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乡亲捐资 家乡教育 捐资建设 公益事业

    何晋昊捐资兴建大麻启明学校落成最近大埔县举行大麻鎭启明学校落成庆典。启明学校位于大麻鎭,由旅外侨贤、大埔县荣誉市民何晋昊先生热心捐资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兴建。(郭成)侨捐青溪何晋昊大桥落成日前,由旅马侨贤、大埔县荣誉市民何晋昊先生及广东青溪水电厂捐资兴建的青溪青丰何晋昊大桥落成通车。该桥投资二百六十余万元。(李立杰)朱尚威伉俪捐助大埔光德家鄕公益大埔县光德鎭“尙威学校”、“吴秀珍福利院”日前落成。该鎭旅台乡贤、台北市大埔同乡会名誉理事长朱尙威先生偕夫人吴秀

  • 文章捐资教学诲人不倦—李先庚的爱温暖学子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李先庚 投身军旅 献身教育 捐资助学

    本报记者周森惠访】今年七十六岁的国立政治大学教授李先庚,青年时代投身军旅为国效力,中年时期献身教育。他任教政大廿七年期间,自奉甚俭、不图个人享受,视学生如己出,经常资助清寒学生生活费及出国深造费用。目前已退休的李先庚,最近更捐献一百五十万元作为清寒奖学基金嘉惠学子。李先庚教授是云南大理人,民国廿五年毕业于政治大学前身的中央政治学校,当时日寇侵华气焰甚炽,战争随时一触即发,满腔热血的李先庚,选择从军的报国捷径,首先在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经理财务工作。由于

  • 文章廖光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廖光华 年幼经历 担任军职 同乡会务 教育捐资

    发行人凡七年,迄八十五年被选任名誉理事长,并获赠「十年有成,临川之光」银牌。又八十四年倡组江西抚州地区十一县市旅台同鄕联谊会,并组团赴大陆抚州各县巿参观访问,八十五年春节在台北巿天成大饭店扩大举办联谊餐会,编印「抚州文献」创刊号任文献社社长,并担任探亲访问团名誉团长,抚州联谊会名誉会长。先生热心教育,仁爱为怀,先后在江西同鄕会及临川同鄕会认捐廖有余堂奖学金达十五年之久。又在金门开瑄国民小学设立蔡雪玉女士纪念奖学基金,台北巿江西省同鄕会捐设华玉奖学基金、大陆腾桥

  • 文章國立交通大學「田家炳光電中心」落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台湾交通大学 田家炳光电中心 教育捐资 科技研究

    台交大计画设立「光电研究中心」以发展尖端科技,时张校长俊彦苦缺基金,不克申请专款,经夏华教授引见田翁慨允捐资五千万台币,据以申请教育部专案款,兴建历四年竣工,田翁亲临剪彩启用。

  • 文章劉真漢先生榮獲「雙先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傅佩貞 袁武平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刘真汉 家乡教育 侨胞捐资 两岸交通

    之所急,立刻牵头行动建校舍。先打电话与旅澳门的大埔乡贤蓝铧缨先生联系,请他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婉转言辞打动了蓝先生,后当即约定第二天中午到珠海银都大酒店会面商计具体捐资事宜。当时,真汉伯即偕同原湖寮镇副镇长刘南育先生连夜专程驱车六百多公里准时到目的地与蓝先生会见。蓝先生眼见年逾古稀老人为了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前来洽谈捐资兴建项目,大受感动,立马拍板定捐,慷慨解囊一〇六万元,兴建一座造型美观、配套齐全的「蓝郑棨教工大楼」,解决了教师宿舍难的问题

  • 文章「慧吾獎學金」回饋故鄉記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劉智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慧吾奖学金 捐资助学 纪念碑文 家乡教育

    纪念叔父的苦心,也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伯父及父亲了。奖学金的停发,虽然令我伤心难过,但奖金基金的善后的处理,感到十分的满意,正义脑筋灵活,心思细密,做人处事、圆满周到,他为奖学金付出了不少心力,我在此对他表示由衷的敬意与感谢!纪念碑文碑系正义(县政协委员)亲自撰写,全文如次:慧吾奖学金乃旅台本县人氏刘智先生捐资设立,先生字慧吾、一九二二年生于本县文树乡,一九四七年在重庆政治大学毕业后即前往台湾。先生之叔父荣毕公曾设私塾,延师授馆,重视教育,誉满乡里,一九三六

  • 文章爲了故鄕的明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崔麗麗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周仲超 人物事略 回馈家乡 捐资建设 教育事业

    南昌市台办 崔丽丽一头雪白的头发,一口纯正的鄕音,一身简朴的装束,一腔游子的赤诚,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新建籍旅台同胞周仲超先生。周仲超先生于一九二〇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昌邑鄕社林村,如今已是八十一岁的高龄了。他先后就读于陆军参谋大学、国防大学和美国军事学校。一九四九年随军去台,后弃军从商,并从事文化工作。曾任台湾《家庭教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天林出版社发行人兼社长,《江西文献》社长、《新建文献》社长。先后在台湾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爱国爱鄕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