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振兴教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当代教育家廖英鸣先生传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林子健  出版时间:2007-01-31
    关键字: 廖英鸣 生平事迹 抗日救国 振兴教育

    廖英鸣先生,广东省兴宁县人士,于公元1912年生(民国元年),幼秉庭训,天资聪颖,事亲至孝,事兄至恭,幼时在家乡新墟阳阁小学接受启蒙教育,嗣转读泰安小学、兴宁县立第一中学及梅州东山中学等校就读。于公元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英文学系,成为吴康博士之入室第子,于公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获文科学士学位,因在学成绩优异,故留校服务,自助教、讲师,升任副教授、教授,乃至兼任文学院教务主任等职,襄助吴敬轩(康)博士处理院务

  • 文章風雲際會一甲子——拜訪丘逢甲故居(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林少雯  出版时间:2007-01-31
    关键字: 丘逢甲故居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 振兴教育

    台」,其对台湾的眞情流露,令人感佩。丘逢甲故居的左厢房取名为「蛰庵」,闻名于世的「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诗句,就是在这裏写成,眞是字字血泪,句句含悲。而门楣上写着「潜斋」两字的右厢,则是丘逢甲与仁人志士,亲朋诗友们相聚一堂高谈阔论的地方。多少字字珠玑,气势磅礡的精采爱国诗篇,一字一句的,在此处推敲出来;多少呕心沥血,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志业的密谋,在这裏筹划;多少振兴民族大业,兴学校,办教育,以及培养

  • 文章我的愛心之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7-07-31
    关键字: 捐赠福利院 振兴教育 爱心之旅

    期间陆续返师大以在职教师身分进修,获得教育硕士与法学博士学位。我于二〇〇四年加入桃园县少年队辅导老师行列,事前经过一番观察与自省,决心以三十年的资历、在张老师岗位上逾5500小时的咨辅经验,进行工作岗位的转换,进一步对少年警察队的非行少年助一臂之力,弥补卢梭于《爱弥儿》中所言的「儿童一经人手就变坏」(编者注:近代「儿童本位」教育鼻祖卢梭认为「天生万物是美好的,一经人手就变坏了」。)的缺撼,因为只有专心、专业、专诚的爱,才能帮这群对大人社会极不适应的孩子,帮他们

  • 文章豫章古文明的奠基人子羽先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子羽传儒 人才辈出 弘扬儒学 熊育锡教育救国 教育振兴

    思想和教学作风,挖掘和吸取儒家教育思想的精华,使教育更好的为中华振兴服务。

  • 文章春風秋雨爲國育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阎振兴 文化建设 教育事业

    从水利工程师、敎育行政首长到担任大学校长,三十多年来,阎振兴完全沉醉在敎育的乐园中。坐在台大校长的办公室中,阎校长说:「已经快八年了。」五十九年的五月初,他由淸华大学的校园,转到了杜鹃花满园的台大。这八年,该是辛苦、劳累也愉快的日子。说到这里,阎校长愉快地笑了。他说:「我是学工的,可是做的却是敎育的事。」「在成大也是八年。」阎校长说:「那时,我还可以兼点课,也就是所学、兴趣和敎育,三者可以合一。」「来到了台大,课是一分钟也不能敎,一万多的学生,好几千的敎

  • 文章圓了故鄉辦學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熊云彪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故乡办学 周仲超 教育事业 振兴故乡

    新建 熊云彪在人类满怀豪情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江西这块土地上又传来了喜讯,爱鄕台胞周仲超先生投资在新建县城兴建我省第一所学院,十一月十七日举行了隆重的新校奠基典礼。周仲超先生身在海外,心系家鄕,为振兴江西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倾家奉献,康慨解囊,出资壹仟捌佰多万元人民币先后捐建新建昌邑小学、新建职业高中,南昌女子职业学校校舍及捐助江西师大兴建图书馆。以维久远,造福桑梓。周先生祖籍新建县昌邑鄕,从小目睹家鄕的贫穷落后,尤其是文化教育方面。旧社会因战祸不息

  • 文章前任豐順縣長劉禹輪先生政績記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劉淼水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刘禹轮 人物事略 文化教育 振兴农业

    追记于下: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刘禹轮,大埔县洲瑞鎭田背村大坪头人。他的祖屋世德堂,是个耕读世家。他的祖父奕岱公(又名翰生)是清朝进士,曾在台湾执教,后返鄕终老。生父赏兰公。嗣父并齐公(又名清澄,号仲允)。刘仲允清末新科举人,以首名毕业于粤优级师范博物系,历任韩师、大埔一中、三河中学等校的生物教师。母亲李蕴娘是一位极其勤俭贤淑的客家妇女。刘禹轮出生于公元一九〇三年,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仲允对禹轮从小就提出严格的要求,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七岁入学,启蒙

  • 文章振兴谈美国之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阎振兴 美国之行 教育事业 游记 教学医院

    兴奋中渗着疲累,台大校长阎振兴,在环行了大半个地球后,最近囘到台北。由美国的著名大学,到南非的核能硏究机构,阎校长说:「走了四十天,是有点累,不过,很有收获。」访问台大校友他是三月中启程的,首站是美国,拜访美国二十所著名大学府第;同时。访问散居各地的台大校友们,一校接一校,一站又一站。「美国友人的情谊,和旅美学人、学生的连系,使我兴奋又感动。」在中美外交关系改变的情况下,阎校长踏上旅途时,心中可眞存了些许怅惆,可是,一到了洛杉矶,南加大,加州理工学院等

  • 文章愛國實業家穆氏昆仲

    来源期刊:《浦東》 第65期  作者:徐家阜 朱庭筠  出版时间:1991-08-05
    关键字: 穆恕再 辛亥革命 警察厅长 振兴实业 消防组织 教育事业

    編按:「愛國實業家穆氏昆仲」一文原刊於今(一九九一)年四月十七日洛杉磯世界日報「上下古今」專欄。朱庭筠鄉長適於是時旅遊加拿大返台,途經洛城見及此文,以穆氏昆仲為我浦東前輩鄉賢,生前創辦企業,熱心公益,不僅造福桑梓,其於社會國家,尤多貢獻。文内所敘其嘉行懋績,足以啓發後人見賢思齊之志,乃剪報提供本刊轉載,用以激勵鄉人,效法先賢,共為桑梓造福。庭筠鄉長並告編者,彼於早年甫離校門,初入社會之時,卽在穆氏創辦之「上南交通公司」習業。時该公司經營上南長途汽車,行駛...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