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忠义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志在春秋功在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曾克平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关羽 武圣 忠义 马英九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先生素崇仰关羽的圣德,特于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二月三日下午四时(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农历过年前),莅临屛东,由屛东县党部主委,立法委员,正副议长等地方硕彦十余人陪同前往位于屛市永福路关帝庙上香膜拜致敬,并为国家及县民祈福。随后马主席又由客家大老温兴春(美和技术学院董事长)等十余人陪同前往竹田乡西势村「忠义祠」、向抗日先烈英灵上香致敬、受到六堆乡亲热烈欢迎。(注:本文作者曾克平(左)陪同马主席(中)在屛东关帝庙前摄。时马主席接受数千县民欢呼致敬

  • 文章記璜塘大戰(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4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2-08-20
    关键字: 璜塘大战 红枪会 忠义救国军 抗日战争

    撤退至第二线,由原守关帝庙第二线游击健儿易成第一线挡住,纷纷以「快慢机」狙击,立刻毙敌十多人,敌人遂不敢轻进,退守大树基,如此两军均守住高地,原本有利态势拉平。时我军以弧形阵线再将大树基之敌三面加以包围,一面早将如浴盆大上面赫然漆着「忠义救国军」汤碗大字样的大笠帽分别置于阡陌田间诱敌,敌人在薛仓厅奔进奔出,满头大汗,哇哇乱叫,狼狈情形,使坐在大厅独酌飮名闻中外的大文豪「天香石砚室」主人暗暗好笑:「鼠辈原来也有今日」,当浮一大白。原来日寇士兵急忙中在寻找梯子

  • 文章論「將材」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孫立人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带兵之道 忠义血性 治兵语录

    本文作者孫立人上將,安徽省人,清華大學及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等畢業。才學淵博,治軍嚴謹。歷任陸軍總司令、參軍長等要職,貢獻良多。民國卅六年八月,孫將軍至長春移交警備司令,接任鳳山陸軍訓練司令時,適與接任漱江省主席之梁華盛將軍,及至瀋陽接收日本滑翔運輸機之編者等,同機由北平飛瀋陽。途經錦州機場,飛機故障檢修。吾等三人被接至航空站長室休息。孫將軍暢談諾曼弟登陸戰,滑翔機運輸建立奇功,及將來國内更可運用滑翔機運輸等,有此卓見,令人崇敬。如今孫將軍已作古,梁將軍健在...

  • 文章正学先生忠义遗编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2期  作者:楊守勤 周靜 出版时间:1980-12-06
    关键字: 方孝孺 正学先生 忠义遗编

    我濫竽充數於史館,私下聽到諸史官談論:建文帝的年號沒有恢復,名號也未正名,這一代的禮數未大備之時,當正學先生拒絕草抄詔書。難道其不知道事勢已不可挽囘,氣勢已無可依靠,而其心只知死是對的,生是不對的,爲了忠於建文帝死,就親戚鄕黨都不顧慮,爲三綱五常的死,也不是爲一時利害計、故不怕爲國捐軀滅了十族。自古爲國赴難捐軀的人,正氣可以蔽天地,芳名也足以耀史册,當更改臣位的時候,分辨正義容易做到,生死容易決斷,「靖難之役」從建文帝以報太祖固然是忠,遵從文皇以安太祖之...

  • 文章記璜塘大戰(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3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2-07-20
    关键字: 璜塘大战 忠义救国军 抗日战争 红枪会

    編者按:璜塘在無錫與江陰交界之處,本稿爲錢鄕長在本刊一四〇期發表「百丈里殲寇戰」一文之補充報導,將來兩縣修志,均可作有關地方抗戰史實之參考資料。

  • 文章三晋文化的忠义精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張建英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忠义精神 历史故事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同樣養育著一方人。受三晉文化滋養的三晉兒女,積淀了太多的三晉文化的遺風餘韵,對縈繞著、支配著或影響著他們的三晉文化,或偏愛之于頌揚,或批判之于繼承,或離經叛道。然而,誰也不可否認「忠」、「義」思想在三晉文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影響著三晉文化的發展。「忠」、「義」思想在三晉文化中的崇高地位都是無法動搖的,也是無可替代的,其影響之深遠,也是無以比擬的。「忠」是對國家、人民、人生、事業、友誼之忠;「義」是對國家、人民、人生、事業、友...

  • 文章名副其實的「梁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太行忠义 抗金斗争 岳飞 《水浒全传》

    太行忠义社”为敌后抗金组织宋、金之际的抗金战争中,活跃在黄河以北山西太行山区的民间抗金正装—“太行忠义社”,是一支重要的抗金力量。他们在敌后开展长期的武装斗争,给入侵的金源女眞族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配合了岳飞领导的北伐战争。北宋灭亡后,“太行忠义社”继续在太行山区坚持进行抗金斗争,直至南宋绍兴末年(一一六〇前后)才逐渐消声敛迹。“太行忠义社”又称“太行忠义民兵”,是宋、金之际山西太行山地区民众自发组织的敌后抗金武装。北宋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冬,金兵分东

  • 文章「屏东西势六堆忠义祠史略」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期  作者:藍萼洲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忠义 序跋 历史由来 爱国事迹

    屛东有台湾米仓之称,所产稻米,特别优美,日据时代,说日皇的御用米,就是指定要屛东出产的蓬莱米。其他农作物也非常繁盛,这种平畴千里,是那些人开疆辟土,筚路蓝褛创始的呢?这里有一座屛东西势六堆忠义祠,里面祀奉许多义士先烈,第一座牌位,大书特书著,明粤东来台开基创业诸义士先烈神位,跟着便是随明郑来台及淸康熙间迄台湾光复的三百年间忠勇犠牲的义烈诸神位,故陈副总统辞修先生生前颁赐的祠联:上联「谁使蛮烟瘴雨,化为廿露和风,缔造艰难,筚路先传开国史」的,也有很充分说明

  • 文章附录:六堆忠义祠史略(恭录勒石原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六堆忠义 抗日时期 历史文化 堂庙重修

    屏东西势六堆忠义祠,乃自明季以降三百余季间,大陆来台人民,垦辟炎服,保障海疆,正义安民,精忠报国,地方绅民建祠崇祀先烈,发扬民族精神之纪念祠宇也。溯自明季,郑成功率师入台,开创基业,我大陆忠贞义民,随师渡海,筚路启疆。迨及清朝移民有加,耕织是务。惟因海盗奸宄扰乱迭乘,民苦其害。乃相约划地为营,联庄为垒,分先锋、中心、前、后、左、右六个地区,作适当之防卫。其地则南出佳冬、枋寮,北接美浓、六龟,其中包括杉林、高树、长治、盐埔、麟洛、竹田、潮州、内埔、万峦

  • 文章礼仪之邦 忠义之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5期  出版时间:1976-01-20
    关键字: 礼仪之邦 忠义之士 泰伯乡 梅里 吴氏宗祠

    無錫梅里,爲吳泰伯蒞鄕開基立業之居地,無錫經其悉心開發,遂成爲禮義之邦,嗣再發揚光大,始被世人稱爲無錫文化甲天下,故梅里實爲我邑文化之發源地。文史家鄒景衡鄕長,出生梅里,所著梅里與臺灣一文,引經據典,申述甚詳,曾刊於民國六十年十二月四、五兩日臺灣中央報副刊,爲海內外學者專家所推重,茲應同鄕所囑,爰將原文分爲兩期刊出,以饗讀者,而供參考。 ·不阿編識·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