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德性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超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愿望 欲望 德性 智慧

    淫风;敢有侮圣,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鄕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邪君有一于身,国必亡,寻常之人惟本寡德,加以室家之累,物欲所诱,非云治国平天下,即欲求其修身安可的乎?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德性固有,而智慧高于一切也。其所以自强不息者,为谋求其人生之幸福也。果能敦品力行,则幸福不求而自至矣!倘若求之过急,操之过度而为物质所惑,是则陷于物欲之害,而不能自拔矣。以致道德沦亡,思想卑鄙,学问事业付诸东流,置人格于不顾,弃前程如敝屣,此谓利令智昏

  • 文章中國人文傳統與現代教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曾昭旭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中国人文传统 现代教育 德性 求知

    确切的定义,此即:唯人格修养可以当学之正义。凡此之类,在论语中约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2.义指学为礼:此指礼仪或行为规范的学习,这其实仍是德性修养的一环,只是偏于外铄而已。如云:「不学礼,无以立。」(季氏13)之类。3.义指典籍之学习:如学诗、学易之类。这于德性修养的关系虽又远了一层,但仍是间接相干的,如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13)「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17)可见学诗学易都不是独立的知识活动,而是为人格修养而学的。这一义与学为礼合并,也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