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森楷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森楷先生生平及其著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楊家駱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生平 著述 成就 校勘记

    景崇、先谦所不及见,因别撰唐书长笺,五代史记有彭元瑞、刘凤诰注,辽史有家骆长笺,金史有施国祁详校,明史有包遵彭汇证,皆是也。独惜太史公书,淸儒如王念孙、梁玉绳辈,考辨极精,而犹未及重为新注。非无有也,稿成未刋,世人不之知也。其书即张森楷之史记新校注是。氏据校之本四十四,参校之本一十七,纪表书三十卷之征引书目已摘出,凡四百五十八种,倘幷世家列传百卷计之,则引书必在千种以上。自始校至注成,历时五十年,六易其稿,诚可谓太史公书之功臣矣。后于氏为太史公书作注者

  • 文章张森楷先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期  作者:方遠堯 出版时间:1963-09-01
    关键字: 史籍校勘 县志修撰 遗稿刊行

    △并略谈其遗著刊行问题学术是人类进化的表征。牠本身固能促进人类的进化,但其发达,却有于赖社会秩序之安定,及人羣生活之正常的。因为在动乱时期,纵有资秉特出的人才,若受环境的影响,使他无法静心研究,也难有超越的成就。我国自淸末以来,外受列强侵略,内则暴乱相寻,整个社会时在动荡不安中,所以在学术上的表现,还不如乾嘉时代。以全国而论,在此时期眞正有成就的人,已寥落若晨星,何况我们四川一隅呢!然而合川的张森楷先生,于史籍的校勘上,却是极为杰出的一位。其治学之勤

  • 文章氏史记新校注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9期  作者:江石江 出版时间:1965-11-01
    关键字: 《史记新校注稿》 史学研究 生平事迹

    史纂阁主人杨家骆教授,藏有吾蜀先贤张森楷先生手写「史记新校注稿」二百六十五卷,乃极珍贵之四川文献。玆本杨氏发表于「华冈学报」之文,缩录以实本刊,藉资流传,而彰吾蜀治史专家之潜德。森楷原名家,字元翰,后改名家,字式卿,晚号端叟,后更自署石亲。合川县人,幼贫。十三岁,偶读「日知录」,始知为学。十九岁时,之洞督蜀学,取氏为州学生,赐「輶轩语」「书目问答」二书,益廓然如有所见。二十一岁肆业于成都尊经书院,为院长王闿运赏识,自是有志于史。二十二岁成都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