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康熙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贾棠《康熙 琼州府志》研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賈棠 康熙琼州府志》 研究

    本篇系从史学(方志)理念,暨资讯科学(知见书目)角度,以清.贾棠《康熙琼州府志》为论旨范围,就相关资料,作综合性研究,以供方家参考。于文中所讨论要点,亦就本篇探究之主旨。除首著外,其主要内涵,包括:知见书目、修志始末、纂者事略、志书内容、修志体例(断限年代)、刊版年代。就文献典籍言之,此乃治者,不可缺少史料(弥足珍贵,视同瑰宝),殊具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康熙〕琼州府志 十卷(清)焦映汉修 贾 棠纂 康熙四十五年(一七〇六)刊本九册 有图表

  • 文章中國最早赴歐洲的山西人——平陽樊守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顧農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樊守义 《身见录》 欧洲游 康熙

    中国古人早已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扩大自己的视野,但很少能够走出国门,所以连大旅行家徐霞客都曾叹惜自己仍不免「囿于中国一隅」。我国最早远赴欧洲、美洲并留下文字记载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山西青年樊守义,他的《身见录》被认为是最早的一篇欧美游记。在他以前也有人出过国,并留下一点记录,例如写《奉使俄罗斯日记》的张鹏翮、写《出塞纪略》的钱良择,但他们都只走陆路,走得不甚远,更没有到过美洲。樊守义(一六八二~一七五三),山西平阳人,是一位天主教信徒,他二十五

  • 文章字书与康熙字典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高明  出版时间:1979-05-15
    关键字: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字汇

    祚之字汇、张自烈之正字通,以为兔园册,问奇字者归焉,可为齿冷目张也。」然即此可知,此二书乃世所通行,亦不能竟废。淸初敕修康熙字典,即据此二书以为底本,盖亦有其因由。观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初九日谕云:「大抵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象形,寄于点画。今欲详略得中,归于至当,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之繁冗,勒为成书,垂示永久。」康熙字典凡例一则云:「其或字汇、正字通中偏旁假借、点画缺略者,悉为厘正。」再则云:「今仍依正字通次第分部,间有偏旁虽似,而指事各殊者,如焚字

  • 文章東北建省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顧耕野 出版时间:1974-05-01
    关键字: 东北旧制 东北建省 俄罗斯 康熙 史料考证

    并不是普通的战斗兵,而谓「当差」,意即保护皇朝的亲兵,防止叛乱,也有警察的意义,这种办法,关内旗人也是同样办理,但关内驻防旗人分布各省,日子久了,反与汉人同化了。又东北旧制设有两个昻邦,(满州语)亦即将军督军的意思,为统治军民最高机关首长,自康熙元年盛京昻邦改为鎭守盛京将军,辖区西自山海关起,东至现在辽北省之开原县威远堡门止。宁古塔昻邦改为鎭守宁古塔将军,辖区西自开原县之威远堡门起东至海滨止。康熙二十三年,因俄人一再越界刧掠中国农民牛马牲畜,侵占土地,特令

  • 文章非语言的统治术——康熙朝的密折政治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0期  作者:袁公瑜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康熙 密折制度 内务府 江宁织造 曹寅

    核心政治思想,多次引爆掌握正白旗、正黄和镶黄旗等上三旗的清室「皇权」与共为建国出过大力、同为努尔哈齐后人的宗室下五旗「旗主权」产生冲突;经过顺治朝几次政争角力的压制,「皇权」终于顺利的架空下五旗旗主拥有的「旗」行政管辖权[2]。政治权力结构的遽变,摧毁了清太祖努尔哈齐苦心规划各旗贝勒所享有、在国家机器运作中、对皇帝最高决策和行政大权的分权设计,使得下五旗旗主失去制衡皇「权」的权力,也使得努尔哈齐后人间血浓于水的宗族亲情为之撕裂。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正月

  • 文章「紅樓夢」與兩淮鹽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红楼梦》 两淮盐政 曹雪芹 曹寅 康熙南巡

    红楼梦》第二回说:「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又说林如海是「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第十九回又称林黛玉为「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曹雪芹所以会这样写,是以他的家庭历史为基础,来源于他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生活实践。关于曹雪芹的身世和他写《红楼梦》的情况,由于缺乏历史材料,人们知道甚少。但他祖父曹寅的身世,还是有稽可查的,笔者提供一点康熙年间两淮盐政的旧事,为《红楼梦》爱好者添一份谈资。曹家为织造世家。曹寅和康熙关系十分密切,他担任江宁织造计二十一年,算是「专差

  • 文章康熙六次巡江浙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0-12-15
    关键字: 南巡经过 历史资料 康熙南巡

    圣祖仁皇帝南巡,始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十月二十六日,御舟抵浒墅关。先于廿四日过扬州,将由仪征幸江宁府,忽遇顺风。可以速达京口,遂乘沙船顺流而下。次早上金山,晚而登舟扬帆。过丹阳常州无锡,俱未及泊,一昼夜行三百六十余里。时汤文正公斌正为巡抚,务俭约,戒纷华,御舟已入邑境,县令犹坐堂皇决事也。帝骑马进■门,士庶夹道,至阗塞不得前,上缓辔命勿跪■访求民间疾苦,蔼然若家人父子,至接驾桥南行,幸瑞光寺,巡抚前导,由盘门登城,穷簷部屋,极目无际,帝为睠念者久之。遂从齐

  • 文章康熙年间吴克柔任宁海州知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吳鴻徽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吴克柔 宁海州知州 康熙年间 史料考古

    江苏沭阳吴氏家谱记载:「吴克柔字爕友,以诸生援例知山东文登县,海冦扰境,率鄕兵平之,以卓异于康熙廿三年擢宁海州知州(今牟平县)」。经查文登县志:「吴克柔、沭阳人,康熙十九年任知县」,而民国廿五年刋本之牟平县志,记载:「康熙四年至廿九年,郑思鲁、王画一、侯世封、杨引祚等知县」,仅有四人,中间必有阙漏。又道光廿五年刋本,海州文献录,许乔林辑:「人物志—吴克柔、沭阳人,监生,山东宁海州知州。」依上项史料,相互印证,则吴克柔于康熙间,曾任宁海州知州,应属信而有征

  • 文章梳妝樓的遐思

    来源期刊:《同安》 第63期  作者:蔡鶴影  出版时间:1998-03-01
    关键字: 梳妆楼 康熙、乾隆年间 沧海桑田 同安县

    传说。危楼志载「栖云楼」,俗称「梳妆楼」。相传是康熙、乾隆年间,富甲一方的林百万为了让他儿子迎取安溪李光墺千金小姐而修筑的。李光墺乃安溪湖头曾任清代宰相李光地的从弟。康熙年间,李光墺从京都到泉州府同安县巡视,暂住小盈岭驿馆。攀龙附凤的林百万,凭借其豪富一方的钱财,马上以地毯铺路,金盆银床来迎接款待李光墺。这便赢得了李光墺的好感;然后他为了在贵宾面前显示其儿子的才能,又叫一位姓陶的青年冒充他儿子款待李光墺。「林公子」乖巧机灵,博得李光墺的欢心,最后竟以女儿许配

  • 文章谨以清康熙帝处理灾变的史料——供国人省勉参考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謝世寧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康熙帝 救灾过程 善后措施 九二一地震 管理缺失 协调欠佳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情惨重,尤以北、中部为甚,曾有多幢楼房倒塌,桥梁、道路损毁,人、畜死伤亦不少,灾变迄今已两年余,灾后重建中竟曾有官、商涉及罪嫌者。本年九月发生了纳莉台风,雨量甚大。地下铁道淹水,楼房甚至淹没至二层楼板,台北马市长率清洁队及市府员工清垃圾街道。台北市府的努力,却受到中央首长的责备。以上地震、台风土石流巨灾处理情形,亦颇多瑕疵。兹另举先朝清代史实,对相同遭风灾水患的处理情形,而检讨之。「康熙帝处理泥石流」此资料系采自「河北(直隶)延庆州志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