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庐山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神游梦绕忆庐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3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81-01-02
    关键字: 庐山 庐山谣》 庐山 世外桃源 风景名胜

    庐山是吾赣名山,为我国避暑胜地。高巖复岭,孤峯绝壁,山水之胜,不逊五岳。在近代史上,对日本的神圣抗战,是当时的 蒋委员长,在庐山决策正式宣布的。自此而后,我全国军民,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一致奋起,对日寇全面作战。中间且有熊滨,杨遇春指挥的庐山孤军,忠勇歼敌袭敌,可歌可泣的战绩。经过八年之久,终于获得最后胜利,更为名山留下光辉史页。庐山位于九江县南,星子县北,有鄱阳湖、扬子江,环绕东北两方。读古籍慧远庐山记述有云:「南滨宫亭,北对九江,左挟彭蠡

  • 文章匡廬奇秀甲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1、132期  出版时间:1988-02-16
    关键字: 庐山 名胜古迹 景点照片

    庐山庐山亦名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与九江相接,东南濒鄱阳湖与星子县相邻。它一山独峙,凌空而起,风景胜绝。登上庐山,到处是丹崖翠壑,怪石悬空;瀑布飞湍,古木参天;名胜古迹,遍布峯头丘壑;湖光山色,气象万千。是一个驰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庐山有山峯九十余座,羣峯拥簇,有的挺拔,有的峻峭,有的秀丽,姿态逈异,各自争奇斗胜。最高峯是大汉阳峯,高一千五百多公尺,昂霄逼汉,耸入云端;奇峯首推「五老」,五老峯俊伟诡特,为天下之壮观。庐山雨量充沛,形成众多名潭名

  • 文章攬勝感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王振文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踏春 泰山 八达岭 庐山

    泱泱碧水融融,清波荡漾鉴苍穹,俯仰两天重。四壁青峰环抱,龙舟漫弋西东,一湖风物醉诗翁,吟赏自从容。●登庐山(风入松)冈峦叠翠绕烟岚,幽谷水潺潺。崖头古木参天立,仙人洞,隐蔽其间。委曲修篁中路,崎岖陡峭难攀。高峰渺渺入云端,削壁绝岩巉。回眸东望鄱阳灩,波淼淼,点点渔帆。昔日美庐禁地,今朝游客纷繁。●登泰山(风入松)巍峨岱岳入云中,刺破九天重。依崖石级通天道,拾阶上,如履悬空。纵览千山胜景,通观万壑峥嵘。玉皇顶处朔风凶,夏夜若寒冬。曦阳喷薄海红艳,霞光起,灿彻

  • 文章故國山河壯·九州萬里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徐崑雲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玉兰颂 甘露寺 庐山

    武陵桃花源怀古青山秀水丽芙蓉,碑书铭文衬花红。溪流逶迤指引路,群山抱舍有耕农。秦时暴政庶民罪,人间苦难尙未终。情系苍生陶公笔,远古呼唤望桃峰。●忆庐山上山迷恋庐山景,下山依旧恋庐山。锦绣谷丽舂风暖,三叠泉涌秋水寒。玉树琼花冬凌艳,群贤毕至夏偷闲。欲写庐山难落笔,我拾牙慧说庐山。●故鄕的河滔滔灌水汇百流,春满灌河绿千秋。落花痛飮灌河酒,童年美食灌河鱼。神归灌河听潮响,心返灌河浪中泅。兄弟扬帆灌河口,溅溅灌水情悠悠。

  • 文章庐山胜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藍建邦  出版时间:1982-10-02
    关键字: 庐山 风景名胜 地理位置 人物感赋 庐山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县,星子县西北,鄱阳湖绕其东,扬子江环其北,西界沙河,南浔铁路经之。传殷周之际,有匡俗者,结庐此山,故名庐山,亦名匡山,又称庐阜,总名匡庐,浔阳记云:「山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围五百里,叠嶂九层,川流九派」。伏滔游山序云:「庐山者,江阳之多岳,其形大也。背岷流,面彭蠡,蟠根所据,亘数百里,重岭桀嶂,仰揷云日」。国中之山,除五岳外,以庐山为最著,层峦揷天,云雨在下,孤峯拔地,绝壁临空。重岗复岭,幽岫寒崖,泉悬空隙,瀑落云中,虽百里之外,皆能

  • 文章庐山“石”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庐山奇石 石花 石鱼 石林 石钟山

    世上万物皆有名字,庐山突兀于江湖之会,奇峰峭峻,崖石挺峙,相传名峰九十九,古人命名的主要山峰及岩台在一百一十七个以上,其特点为石多、石秀、石奇,形态各异,有的简洁流畅,有的生动有趣。近年来,我有幸参加编修地方志,有机会也有意识地涉足庐山上、下及有关资料,从中发现以「石」冠名的也特多,其名兼有自然景观的特点和意趣,这里爰就笔者所知,举例一二,以飨读者。闻名遐迩的石耳、石鱼、石鸡是庐山特有的山珍,深受人们喜爱。石耳,生长在庐山的深山绝壁,尤以石耳峰、五老峰

  • 文章桃花源在庐山康王谷的考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寳元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桃花源记 庐山康王谷 人物考证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世外桃源」也成了一句通行的成语。桃花源虽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但并非凭空虚拟,而是实有其地。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桃花源不在湖南武陵的桃源县,而是在陶渊明故居附近的庐山康王谷。康王谷,又叫楚王谷,位于庐山西南部,全长达十余公里,谷中遍长野生樱桃花,并有溪流、田野和屋舍。它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相似。据宋「南康军图径。纪游集」记载:「康王者,楚怀王之子也。秦灭楚时,王避难谷中」。陶渊明是今

  • 文章庐山温泉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庐山 温泉赋 山川文物

    即鄱阳湖滨之沙溪、褚溪、龙溪。[2] 醉石在庐山东南栗里源,濯缨池下。传说陶渊明饮酒辄醉,卧于此石上,有枕痕。[3] 康乐:谢灵运,号康乐,在温泉附近,曾有其翻经台。[4] 董奉:三国末年人,来庐山修炼,其杏林遗址在般若峰。[5] 羲之:东晋王羲之官江州刺史时,在金轮峰下建宅,旁有洗墨池。西域僧达耶舍来,舍宅为寺,即归宗寺。

  • 文章东坡先生游庐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李振華 出版时间:1969-10-02
    关键字: 庐山 苏东坡 五老峰 白石庵 温泉院

    古代名山,首称五岳;五岳之外,则以庐山为最,并是长江以南的避暑圣地。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县之东南,星子县的西北。扬子江流经山北,鄱阳湖绕其东南,襟江带湖,形势即已不凡。庐山最初得名于殷周之际的道家匡俗(绩),以神仙灵异故事,初使此山生色。晋太元中,慧远法师建道场于东林寺,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弘扬净土。自此,该山又成为佛教文化的重鎭。陶渊明的故里,诗称「柴桑」者,即今星子县的栗里鄕。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指即是庐山的南山。渊明辞官归

  • 文章绍田詞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葛紹田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沭河公园 沭城 醉翁亭 庐山 妙高台

    影幽幽,恋人相对语,窃窃话温柔。●登醉翁亭(临江仙)惬意凭栏庭上望,林间微起松涛,峰回路转更妖娆。山禽时掠过,欢唱越溪桥。回首当年同读记,油灯残卷寒宵,奇文共赏互操毫。眼前浮旧事,冷雨滴芭蕉。●登庐山(临江仙)闻道庐山风景好,我来旋上天梯,层峦叠翠到瑶池,长江如练白,一泻接天低。五老峰前飞暮霭,阴晴变幻难知,云翻雨覆太离奇,修成仙界客,也未识天机。●溪口(鹧鸪天)老树横枝挂碧萝,剡溪流水净如玻。平沙芳草千年秀,奎阁凌霄一曲歌。香馥郁,影婆娑。撩人景色莫蹉跎。瞻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