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州共返回4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蒋之奇广州十贤賛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阮廷焯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蒋之奇 广州十贤赞》 考证 辑本

    考证宋史本传(卷三百四十三)蒋之奇,字颖叔,常州宜兴人。擢进士第,又擧贤良方正。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诬欧阳修事,改监宣州税。迁淮东转运副使,岁恶民流,之奇募使修水利以食流者,活民八万四千。元祐初,进天章阁待制,知潭州。御史韩川孙升,谏官朱光庭皆言之奇小人,不足当斯选。改集贤殿修撰,知广州。南海饶宝货,为吏者多贪声,之奇取前世牧守有淸节者吴隐之,宋璟、卢奂、李勉等,绘其象,建十贤堂以祀,冀变其习。徽宗立,拜同知枢密院。明年,知院事。崇宁三年,卒,年七十四

  • 文章广州方言俗语出处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黃相華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广州方言俗语 出处 考证

    说话讲出来,文章写出来,都是要它表情达意或敍事说理。懂得广州话的人,当无不知广州话表情达意之妙,实非国语所能及。这里所谓广州话,乃指旧称广州府属三角州一带今之广州巿而言,他如潮汕惠州梅县肇庆钦廉南路客家等方言土语,则多所未及。粤语可眞不少,一时未易详加分析论列;正因广州话未能通行全省,粤语难以统一,就比不上国语之通行全国。国语,讲得出即写得出,简而明,故易学易识。粤语之写不出字者而祗许讲祗许听的就不可胜数,这是粤语先天注定不能像国语那样写述出来

  • 文章辛亥首義答客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广州起义 武昌起义

    一、问:三月廿九广州之役,何以未成,武昌起义,一夕而定,其故安在?答:广州起义是「外打进」,不要说当时只有三百个敢死同志,就是再多些,仍不敢说必可成功。武昌起义则自内发动,从心脏发出的,故一擧手而官长都逃,那得不成功。革命排满运动,自孙中山先生创导,已给全国人心一致的目标,到了辛亥之际,已经成熟,到了爪熟蒂落的时候了。所难的是发动地点和时间,武昌居天下之中心,时间又在三月廿九之后,故武昌擧义而天下应,成功之速,古今未有。二、问:广州之役关系如何?答

  • 文章近代羊城兩伶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少牧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近代 广州 伶人 马师曾 薛觉先

    更为社会人士所诟病,而在大陆沦陷后,由香港囘广州,参与伪组织,为秧歌王朝卖力,卒至以后未逃出折磨致死,尤为社会人士所不谅。不过,政治是多方面的,汪精衞以开国元勋,却变节脱离抗战阵营,去搞伪组织,翁文灏亦名学者,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一任阁揆,亦居然投共。明末钱谦益,洪承畴等,国家重臣,一代文苑权威,竟然名列贰臣传,这更何能苛责巿井小徒的优伶,知人论世,不禁废然兴叹。㈠马师曾—一九〇〇~一九五四马伶,广东省顺德县人。原名伯鲁,字景参。后易名师曾,盖谓师事曾参也。八岁

  • 文章广州誓师北伐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牧甫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广州 北伐战争 誓师 学术论述

    澈始澈终,相爱相亲,毋惧强敌,毋轻小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我不杀贼,贼岂肯休,势不两立,义无夷犹,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民不安宁,我孰与生。嗟我将士,矢尔忠诚,三民主义,革命之魂。嗟我将士,讨贼同仇,革命不成,将士之羞。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死则俱死,存亡接续,决于今玆,不率从者,军法无私。以上词句是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先总统 蒋公在广州领导大军北伐之誓师词也。时隔大半世纪,桑田沧海,大陆同胞,尙在水深火热之中,眞

  • 文章补记广州大学的流风余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沈旭步 出版时间:1992-01-30
    关键字: 广州大学 往事回忆 陈炳权

    笔者介绍广州大学,已三次为文,对其创立的起源与发展,两位创办人陈校长公达、王校长志远的生平事蹟,都已敍述过了。今年(民国八十年)十月十九日,广州大学全球校友在香港举行第三届恳亲大会,主办单位是广大香港校友会,他们特会同广大书院,在会场(借用九龙总商会礼堂)举办校史资料及校友书画展览。在参观校史资料时,又颇多发现,因以为此文,藉作补充,以加深读者了解与回忆。董事会成员名重岭南首先要补充的,是董事会的成员。广州大学创立时,除陈炳权(公达)、王志远两先生外,尙

  • 文章鄉先賢掌故錄(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赵翼 瓯北先生 广州监司 乡贤

    ㈨赵翼(字耘松)阳湖赵耘松观察,名翼,幼聪颕。年十二,学为文,一日成七艺,莫不异之。以直隶商籍入学,乾隆庚午,中顺天擧人,辛巳成进士以第三人及第。由编修出守广西,民谆讼简,人民悦服。适缅甸用兵,奉命赴滇,赞画军事。调广州监司,未几擢贵州贵西兵备道。而以广州谳事镌级,遂乞养归田。十年,母既终,不复出。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作乱,李公侍尧奉命赴闽,过常州时,邀先生为参赞,事既平,李公欲入奏起用,先生固辞之。遂由建宁分道,游武彛九曲,过常山玉山,遍历浙东

  • 文章「六二三」广州沙基惨案始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陳智涵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广州 沙基惨案 事件始末

    沙基地位重要沙基在广州巿西南角,东接西堤,西连黄沙,东段跟沙面(英、日、法等帝国主义的租界)以小运河隔开,在沙基与黄沙之间的珠江河岸,以白鹅泽与花地(棣)相对。花地是珠江三角洲榖米集散地,有榖仓之称,又是辗米工业中心。辗米工厂当地称为「米较」,街上「米较」林立,以小运河通出白鹅潭,水路交通十分称便,而沙基整条大马路的商店,清一色是批发米行,米行和辗仓是分不开的,所以沙基与花地的关系密切得有如人体的手足。珠江三角洲因为得天独厚,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雨量丰沛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广州 历史 文化 杂记

    ㈠谈广州三百多年前的特区「十三行」「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清初诗人屈大均写的一首「广州竹枝词」。这词写出了清代十三行对外贸易的发达,写出了十三行中外商人的富有。十三行曾是我国给外国商人居住和经商的「特区」。这特区的历史、长达一五四年,而其中八三年,还是我国唯一的允许外商居住和经商的「特区」。这「特区」以独特的商品经济姿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这「特区」以独特的人文景观,出现在世界东方;这「特区」的形成

  • 文章广州歇后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何正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歇后语 广州市 方言

    茶」之说。确实,柴对每家每人的生活何等重要啊!那怕今天现代的生活,燃料亦是头等大事呢?例如中澳贸易项目的天然气,澳洲长期供应几百亿澳元出口去大陆。广东珠江三角洲大小城鎭不再消费木柴,而依靠澳洲天然气了。笔者少时经常听母亲教诲,劝我勤学苦练。她讲一段故事。从前鹤山古劳乡双桥巿大墟五福庙围墩村姓吕的青年,读书懒惰,虚度十年寒窗,家长在广州经商致富,望子成龙。某年父亲专程回乡带儿子出沙坪鎭考县试,乘船过渡古劳墟时,父亲问儿子某商户招牌,儿子答「买干柴」原意是「卖

共41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