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幽默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豐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6期  出版时间:2012-11-25
    关键字: 丰胸 幽默 笑话

    一美女興致勃勃地問醫生:「我想豐胸,但是豐胸後會有什麼效果?」醫生淡定地答道:豐胸後,一般會有四種結果:①大不一樣;②不大一樣;③一樣不大;④不一樣大!

  • 文章語言舉隅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3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6-03-01
    关键字: 语言 忌讳 方言 幽默 颜色 乡俗

    收罗甚广,忌讳字音,似尙无专著,说话临时机警巧饰而已。其次则为村话,开口伤人父母,如「跟老子」之类。或开口不离人体某部份名词。多半被视为下流话。假如从人类进化史观点而论,此类语言,有其原始性,并无下流之可言。比如二人言谈之际,不到动气程度,「跟老子」决不致出口。此沿于初民母系社会,又无家聚居,子见父时,或不相识,致于动武,父称老子,为表明关系,以息鬪争,亦自然之理也。此不独吾蜀为然,各省方言均如此。舍此以外,蜀中一般语言,妙合比兴,或寓幽默感。兹擧例如

  • 文章幽默

    来源期刊:《同安》 第59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幽默 生活艺术 修养 气氛

    笑是幽默的暴露,而幽默则是笑的含蓄。大凡具有幽默感的人,都是对生活艺术有修养的人,因为幽默是一种有效的精神消防栓,它能减除人类情绪的焦灼,培养发现事物光明面的能力,维持人我情感与群己关系的均衡。当我们处在工作繁重而枯燥的环境里,人与人间的交往,尤需藉幽默的谈吐,以敲破烦闷的气氛。有时也可利用它来替代诋词,化干戈为玉帛,甚或利用它来针砭世俗,产生潜移默化之效。

  • 文章無錫地方俗語(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5期  作者:侯家欣  出版时间:1996-01-20
    关键字: 无锡 俗语 幽默风趣 生动

    其二,无锡人平常会话较幽默风趣,能拙中见巧,俗中有趣。如发起火来要打孩子,尽管心头非常光火,可嘴上压住了火,只是骂道:「不识相,请你吃辣花酱!」如果拿起竹竿要打,则又会说:「请你吃笋烤(拷)肉!」你倘不慎丢了东西,有的人会用「死人还看口棺材呐」这句话来奚落批评你,说得相当尖刻!因此,不少俗语如「强盗女儿贼外甥」,「阿巧爷碰著阿巧娘」;「吃饭不知道饥饱,困觉不晓得颠倒」,「修了牙齿,坏了脚跟」作为群众日常用语的升华,无不诙谐有趣,说得有理。另外,有的无锡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黄体润 编辑结语 学术探讨 幽默小品 悼念乡贤

    幽默小品:计有五篇。家鄕梆子戏,在台湾偶有观赏,但远逊于家鄕的水准,总感不够味。洋琴在台湾未曾见过。今有三篇有关文章,藉以回味。靑衿园地:仅有五篇。眼睛是灵魂之窗,其保健之法,〈银发族的视茫茫〉文中,有详尽的阐述。^华山八景〉将华山传说、景观有所描述,难能可贵。「沟通」是现代工商社会重要技巧,^如何与陌生人沟通〉有独特的见解。〈偶像〉是就读建中二年级学子的作品,文笔炼达,气势磅礴。〈丰县旅台同鄕中靑代座谈记实〉一文,该座谈会是本年度一项重要活动,文中有所记述

  • 文章青春常駐的眞諦——花落春猶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1期  作者:焦金堂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青春 创造性 幽默感 心灵健康

    能时时秉持中庸之道的人生哲学,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执中守正,从容中道,事事做到恰到好处。这样,虽然皱纹满面,白发皤皤,仍在走入人群,服务社会中,以青年人的活力为中心,保持一种韵律与平衡,从容与适度的中道精神,则更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青春常驻的吸引力。四、机智·风趣.幽默感在人生态度方面,青春常驻,没有青年青春期强烈要求独立自主、唯我独尊、躁动不安和狂飙突起的特征和偏差,而具有一种机智、风趣和幽默感。这种精致的品质,包括诗人的旷达、哲人的透辟、智者

  • 文章幽默小品九则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牛哥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幽默小品 风水玄学 胡适 长寿六要 标示牌

    深一公尺。三、幽默大师——胡适有一次胡适先生在美国演讲中国历史时,听众有位女士忽然举手发问:「胡博士,我在卅年前就听你讲过了,现在讲的还是一样,怎么回事?」胡适笑嘻嘻地回答说:「历史不变的,正如妳现在还和卅年前一样漂亮。」遂引起满场欢笑不已。松柏常青四、雍容大度、胸怀开阔武则天不是搞宗派圈子的狭隘之人,而是广招人才,举贤任能,胸怀开阔的政治家。她广设官职,网罗人才,不计卑微,唯才是举。她把贤能人才大量地用在——左右侍御史、员外郎、给事中、校书郎、左右拾遗

  • 文章英文的「I」(我)中文怎麼翻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6期  出版时间:2012-11-25
    关键字: 英文 汉语 翻译 中华文化 幽默笑话

    有一個老外爲了學好漢語,不遠千里,來到中國,拜師於一位國學教授門下。有一天老外想挑一個簡單詞彙學習,便向老師請教英語「I」在漢語中應該如何說。老師解釋道:中國是一個官本位國家,當你處在不同的級別、地位「I」也有不同的變化,就像你們英語中的形容詞有原級、比較級、最高級一樣。比如,你剛來中國,沒有地位,對普通人可以說:「我、咱、俺、余、吾、予、儂、某、咱家、洒家、俺咱、本人、個人、人家、吾儂、我儂。」如果見到老師、長輩和上級,則應該說:「區區、僕、鄙、愚、走、...

  • 文章鄉語拾趣之—— 常州武進地區的反詞滑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1期  作者:張一農  出版时间:2003-01-15
    关键字: 常州 反词滑语 狗肉桥 文化内涵 幽默

    类笑谈来作话资。到抗日期间,武进汉奸县长汤仁杰爱狗成僻,终日与狗为伍。竟大言不惭地将「狗肉桥」畔的化龙巷更名为「人杰路」。后有人在报纸上写了一首改字打油诗以讽之:人杰路对狗肉桥,人狗相连成一条。人杰不知何处去,化龙依旧把名标。字里行间,嘻笑怒骂,痛快淋漓。反词的特征是与常理相背,不合逻辑,与常规语言的本意相反,且含蓄幽默。人们都以为这是一种趣味性,讥讽味的轻松语言,具有发人深思的表达效果。旧时,常州、武进一带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晒太阳,乘风凉时,常常逗趣孩子

  • 文章金聖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7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4-09-25
    关键字: 金圣叹 宋代理学 读书人 法场 幽默感

    中国人向来缺少幽默感,尤其到宋代理学盛行之后,读书人更要变得迂腐不堪。有一个笑话说…有一对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要行「周公之礼」,新郎说:「卑人无礼了!」新娘说:「相公请便。」你听了会不会起鸡皮疙瘩?金圣叹在绑赴法场时,对他儿子说:「我想到一句上联:莲子心中苦,你来个下联看看!」他儿子哭都来不及,那里还有心思想什么下联。金圣叹说:「笨蛋!你对个梨儿腹内酸,不就好了!」「莲」与「恋」谐音,语意双关。「梨」与「离」也是谐音,语意也双关。金圣叹曾说:「杀头,至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