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年俗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陕北延安的年俗和酒曲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勁挺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延安 年俗 酒曲

    一、秧歌舞和過街鼓正月初七爲人日(也叫人慶)。人日過後開始閙秧歌。這是一年一度村社活動最集中的一段時間。人們喜氣洋洋,把鑼鼓家什從庫房裏抬出來,帶到村裏較高的礆畔上猛敲一頓,招人組織秧歌隊。『鑼鼓響,脚片癢』,在家宅裏排練過一個冬天的人,誰肯誤過這個機會?你也去吧!那是你了解延安的民間藝術,大飽眼福的最好時機。秧歌隊組織嚴密,傘頭一般充任隊長。舊時,閙秧歌的人多爲男人。四十年代新文藝運動以後,延安的女子也上場演出了。現在,假如一支秧歌隊裏沒有婦女,那便是...

  • 文章淮安風俗大不同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萬世平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淮安 年俗 装新 禁忌 发利市

    賀年 元旦日,又叫做「大年初一。」愼重當然不要說,這天人們起身特別早,起來看見人們要說一聲「恭喜,」還有說:「恭喜你老大發大旺。」「恭喜你老萬事如意。」以及養兒子,娶媳婦,添孫子……各人所喜所要的事物受賀的人,也照樣的囘答一聲或改變一下。在未吃別的食物以前,先要喝蓮子茶,如果有客人來到,也要請他喝茶,並且拿桌盒或盤子中的糖、瓜子、棗子、糕……請客吃,附帶的說:「甜甜蜜蜜。」(糖)「步步登高)(糕),「早子早子」和「早生貴子」(棗子)的。接天地 是元旦第一件...

  • 文章中國習俗(連載)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張鳳儀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中国 习俗 年俗 除夕 漳州 泉州 台湾

    ,讨个吉利。因为「年兽」要在除夕晩上危害人类,到天亮大家都没事,好好的。所以大家见面就相互「恭喜」,这是恭喜由来,过新年大家都穿上新衣服,恭喜拜年。现在电信发达,多利用电话拜年,一方面节省时间,又可达到年目的,可说是两得。未来的拜年,将朝向此一目标发展,因电话拜年能为多数人接受。春节这一天有太阳、有雨、有云是谓「三有」年,农作物大丰收。俗语说:「春节有日、有雨、又有云,号称三有好收成。」大年初一,这一天各地年俗,大同大异,比较普遍而又能多数家庭接受的,约有下列各种

  • 文章梅州巿蕉岭年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徐桂盛 出版时间:2010-01-31
    关键字: 年俗 客家人 传统文化

    (注:歲歲祝平安 年年有餘財)我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筆者係廣東梅州巿蕉嶺縣人,民國三十六年秋離家「蕉嶺」,迄今一甲有餘,唯對故鄉的民俗,記憶猶新。茲當春節「過年」將屆,憶起了故鄉過年的習俗,分述如后:春節又稱過年,自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至正月十六日止。十二月二十五日叫入年架,正月初五為出年架,入年架日起,家長們會叮嚀小孩,要多說吉利話,家家戶戶開始忙碌,清掃房舍、整理環境、購買年貨,「蕉嶺縣城巿集為一、四、七日,新埔鎮為二、五、八,三圳墟為三、六、九...

  • 文章从我们的年俗说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年俗 祭拜祖先 吃团年饭 拜年

    岁首大吉,一年顺利如意,幷向长辈拜年。到了正月十五元宵,民间的团体活动开场,有花灯比赛、舞龙舞狮,各种各式,淋瑯满目,目不遐给。总要玩个三五七天,让大家尽情欢乐,养足精神,待新的一年,投入工作。时下所称的「冲电」、「强逼休假」以维健康,实有其道理。三百六十五日才过一个年,一年的辛劳,好好的娱乐休闲一番,无论在千百年前的传统,现在政府推行的「工作和休闲幷重」都是不分轩轾的。可惜的我们现在的年俗,却给中西合壁搅乱了,从阳历的十二月廿四日晚在平安夜、报佳音、狂欢飙

  • 文章過一個傳統的新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漢寶德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传统年俗 春节 往事回忆 学者观点

    旧历年马上就要到了,由于政府的德政,这一次又有连续很多天的假期,就我所知,世上恐怕只有我国是每年过两次年,放两次年假的。日本人原本是过农历年的,革新之后,只有新年放假,大家逐渐把旧历年忘记了。我国在几十年前,原也是准备如此的,但传统的力量太大了,民间过旧历年的习惯慢慢恢复,最近几年,政府也不得不加承认与迁就。到今天,国历新年放假,不过是眞正过年的前奏而已。据我所知,这几年大家过春节的情形,几乎把传统的年俗都恢复了。每年春节的午夜,我总面窗对街而立,等待

  • 文章豫東的過年禮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任念祖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年俗 祭神文化 节日庆祝

    「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臘八一過,豫東地區的人家,都開始爲過年而忙了。淘麥磨麵,準備做蒸饃;磨小米麵,準備炸蔴葉;會殺猪宰羊的人,在村中支起大鍋屠案,準備爲人代殺猪羊;準備做年貨生意的,忙往外地去販年貨。專販天爺、灶爺、門神、春聯、香紙、炮燭等敬神有關的年貨,稱作販碼子。到祭灶,年的準備工作更是緊鑼密鼓。「官祭三,民祭四,忘八祭五鼈祭六」,意即官家廿三日祭灶,民家廿四日祭灶,娼門廿五日祭灶,理髮、修脚及響籍班的人家廿六日祭灶。所謂響籍班,亦即今天婚喪...

  • 文章南京的除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嚴必康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南京 扫尘迎神 除夕守岁 送灶迎灶 南京年俗

    南京雖是譽滿世界的名城之一,六朝勝地已是引人入勝;惟因兵家要地,以致屢經兵燹,民間糟蹋待盡,但是一般人仍能過着安定的生活,對於農曆新年的重視,在一般人心目中,已根深柢固,無關貧富都能量家之有無,能備辦什麽就買些什麽,決不肯草草了事,每到十二月開始(臘月),不論城裡鄕間,家家戶戶爲着過年打算,也爲着過年準備有關年前者:一、辦年貨臘月下旬,家家爲私經濟在盤算,商場中人多爲進出貨以及頭寸調撥融轉,一般人家無不爲過年的錢,先期安排,大家忙得團團轉;但無不盡其心,...

  • 文章江南的年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31期  作者:陳永春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江南年俗 灶王爷 年糕 接祖 新年乡思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现在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虽然说:处此戡乱时期,一切力求节约,民间过春节的排场,已无复当年盛况,但,由于习俗难改,家家户户,多少也得忙碌一番,以无比高兴的心情,来欢度这愉快的佳节,各报章杂志也免不了要刊登几篇应景的文章,作为年节的点缀。笔者恭逢其盛,因之,也写「江南的年俗」,以飨读者。故鄕江南一带的农村,一进到腊月便呈现着过年繁忙的景象了,穿的不说,大人小孩穿戴的鞋袜衣帽就制备停当,连女头上的揷簪、珠翠花儿、红头绳儿,也都备齐。这且不

  • 文章祭灶考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5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1-01-20
    关键字: 祭灶 传统习俗 年俗 灶神 周礼

    順時守株自為歡,容易韶光歲又闌;懷念親友馳賀柬,雙方珍重慶平安。丁仲涵鄕長雅好吟詠,更擅書畫,尤工山水,每年元旦必賦詩分寄同鄕親友賀年,上爲其今年辛酉元旦仍用上年原韻所賦新詩。丁鄕長今年高齡已八十六歲,精神钁鑠,健飯如恒,其哲嗣健羽先生(翼),賢孝可敬,現服務於台灣銀行,爲當代名書法家,工大小篆,兼擅楷隸,每參加公展,無不評爲首選,昔年轟動台灣藝林之十人書展中,彼年齡最幼,其餘九人爲陳定山、丁治磐、朱龍、王壯爲、陳子和、張隆延、傅狷夫、曾紹杰、李超哉等均...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