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8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下人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0-11-25
    关键字: 故乡 过年 习俗 新年 拜年

    是件度大事,也是一件充满欢乐的事,所以大家都喜欢过,高高兴兴的过。我的童距今已七十多了,那时候的各种情况和现在已大不相同,回想起来,令人充满温馨的回忆。过欢乐的事很多,现在凭记忆所及写一点下来。家里通常到了腊月中,就要忙着准备过的事,要磨很多米粉,做很多团子,除了现吃的以外,还可以泡在雪水里吃到清明,团子有包萝卜丝内馅,也有包豆沙馅的,叫点心团子,自用待客都可以,还有一种碎米磨成的粉,做成长条的糕,蒸熟后切成片,新里发给叫化子

  • 文章论蛇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張鴻杰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蛇年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减少;物换星移如水逝,寒来暑往转坤乾。话说中华民国一〇一,快如白驹过隙,瞬间迣去,现又进入新的一〇二(公元二〇一三),岁次癸巳,生肖属蛇。蛇是爬虫类,特别奇怪的物种,无足无腿,能爬能走;俗谚又叫怪物,肋腹伸缩,摆尾趋行,时速与一般动物无异。牠的种别约三千左右,国人常看到的不下十余种之多,例举:蟒、虵、虺、螣、蚺、蝮、蝰等等,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各地称呼不同,亦有长虫、小龙等代号。牠们皆以肉食为主,而且是弱肉强食,整呑活咽

  • 文章礼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盛年 年龄 人生感悟

    十五前,我曾在中副写过一篇「中礼赞」,事过境迁,如今又来执笔,心情依旧,题面却改成了「盛」字样,不能不先予界说,不然,将使人大惑不解。什么纪叫做盛?为什么要创造这个新奇的名词?又都是有什么演变层次?小时光听大人讲故事,总爱对故事中的角色首先叮问一句:「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到了小学时光,同样的每事先问:「是男生还是女生?」——小小心灵简单,二分法已足以判断世界而有余。日后历事日多,才知道这种阴阳二仪的说法,实在不足以精确地判断人事错综的经纬万端

  • 文章有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謝純德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诗歌 蛇年 新年

    禹王治水用蛇图[1],隋主医蛇得宝珠[2]。弓影杯蛇病在疑[3],蛇心彿口着全输[4]。人心不足蛇吞象[5],蛇豕贪残民共诛[6]。蛇虺狠毒岂无报[7],终有龙蛇抓独夫[8]。[1] 蛇图:有神,蛇身人面,示禹八卦图,禹用此图治水。[2] 宝珠:搜神记二十:『隋侯出行见病蛇,医之。歳余蛇报以珠,可烛室。』[3] 弓影杯蛇:即杯弓蛇影之典,杯中之蛇实弓影。[4] 蛇心佛口:喻人口蜜而心毒,斯人终被人弃。[5] 蛇吞象:是人心

  • 文章人生能有几个对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70期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对称 年份数字 时代机遇

    是(一九九一),这个份数字,是左右对称的,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从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一〇〇〇中,对称的份只有十个,即一〇〇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一、一三三一、一四四一、一五五一、一六六一、一七七一、一八八一、一九九一,也就是一个世纪只有一个对称,相邻的两个对,都是相隔一一〇,所以,一个人如果能活满一〇〇岁,肯定可以遇到一个对称,一个人寿命虽短,但出生在对称即将到来时,也能遇到对称。相反的一个人即使百岁长寿,但出生和死亡两个对称之间

  • 文章老友徐州相會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朱世良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徐州 友情 1990年

    一九九〇,返乡探亲,返回加国之前夕,相约最知己之老友,如路永才<治久之三弟),崔庆元(庆云之三弟),赵瑶瑛、张冠略、继精欣、王超等在徐州相聚,把酒言欢,畅谈往事。在酒酣耳热之际,永才谈及治久遇害之惨状,泪流满面,众皆凄然,各述自己受罪之经过,引致我得能躲过此一浩劫,今天能与老友相聚,眞乃不幸中之大幸。复触及已遇害之老友,可谓五味杂陈,悲喜交集。信手取过纸笔,写出俚句,众友传观后,相拥而泣,虽已隔十年,记忆犹新,录之于后,以资永思。一别四二载,相

  • 文章曾國藩幕府之盛況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繆全吉  出版时间:1986-12-12
    关键字: 曾国藩 幕府 年谱

    政治家之工作,在于汇总天下人之聪明才智,凝结为一高度效能之机体,用诸拨乱反治及福国利民。曾国藩以在籍侍郞,于谓「羣盗纵横日,……不废用书生」之情势下,既无尺寸之土地,又无涓滴之饷源,出任艰钜,时在咸丰二(一八五二)十二月。据朱孔彰论述其奉旨办团练情形曰:初,公欲具疏请终制。郭公嵩焘言于公曰:「公本有澂淸天下之志,公不乘时而出,拘束古礼,何益于君父?且墨绖从戎,古之制也。」公于是投袂而起。募农夫,倡勇敢,用书生为营官,湘军之名,自此始。……又手书吿劝鄕

  • 文章恭喜

    来源期刊:《連聲》 第11期  作者:謝映才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贺年 谚语 观念 祭祖

    今天来自各地吾邑鄕亲们,前来参加旧历辛未新(春节)祭祖与团拜联谊。当出入会场定有许多鄕亲和你作揖拜与恭喜,亦充满新新气象的气氛而热闹非常,当然这是普天之下,不论在何处,只要是中国文化的家庭,没有一家或是公共的活动场所,不充满了「恭喜!恭喜!」的贺声。因此笔者亦不例外,在此诚敬地向各位鄕亲拜—恭贺诸位万事如意,恭喜鄕亲发财与健康。据说:欧美人过也有类似表示,但意义完全不同,他们的祝词,是「祝你新快乐」。而我们的贺辞,则是「恭喜!恭喜!」,前者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陳中方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拜年 歌谣

    昔日拜闲中乐,今日拜闲不着。古今社会不相同,已由农业到商工。时间金钱善支配,支配失当徒浪费。恭喜发财笑口开,千呼万唤谁发财?李家拜过又张家,来去匆匆日已斜。登门拜尚不足,更有酒食相征逐。大陆同胞水火深,饥寒交迫正呻吟,一四季苦到底,那有心情讲虚礼?劝君从此莫拜,省时省力又省钱。一辛苦几天假,何不安排新计画。新实践新生活,旅行休息都安乐。

  • 文章从我们的俗说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譚國偉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年俗 祭拜祖先 吃团年饭 拜年

    宋王安石的元旦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他的心境中,有不期而然的会感觉到旧的一,虽然有许多尙未能达到理想的情结,但是可以盼望旧的溜走了,必然会有「否极泰来」,新的希望会自然的来到。因为王安石是主张变新法的。要从基本上大事改革,除旧布新,他的理想好像是常常都是过新一样才好。而另一个苏轼则不然,他是守旧派,反对新法,在他的心中积虑著,过了一就老一,人生又少了一,从他的:「老去怕看新日历,退归拟学旧桃符

共1854条记录 1/18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