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川事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国川事纪要」出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民国 抗战

    本刋发行人周开庆先生,经十余年来之蒐辑,编为「民国川事纪要」一书(原名民国四川大事记),共约一百万字,分两册印行。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九年部份,现已出版,兹将本书「编辑例言」录志如次,以见全书之大要。一、民国川事纪要,始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一年(淸宣统三年辛亥,西历一九一一年)阴历十月初二日(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重庆独立蜀军政府成立之日,暂编至民国三十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西昌失守,康全部沦陷之时,先后为时四十年。二、全书共约一百万字,以民国纪元前一年至民国

  • 文章川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江崇林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彭万墀 李璜 华诞

    矩、方远尧、张镛、江崇林、胡崇钧、吴熙祖、龙佩云等;由四同鄕会理长兼主任委员刘航琛主持。先由总干报告会务有关情形,即进行讨论,并逐案审查同鄕学生申请文件。经议决项为:①前有台大学生李思平同鄕赴欧洲参加学术会议,曾向本会借用二万元案,仍照原签文据,募捐归垫。②助学金照常按年办理,每人每年增加为二千元。③李长发同乡遗捐十万元,由主任委员办理收帐存入。④前有李树三同鄕遗捐助学金,尚未入帐,由张总干查催办理。⑤陈荫祖同乡捐助学金二千元,收入专户存帐

  • 文章民国十二年之战(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2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局势 和局 军事 内战

    战局势又改变四,起初分东北两局,而以成都为重心所在。五月底熊、但再起,竭全力北趋以追逐邓锡侯、刘存厚两军;杨森则亦向北蹑熊、但两军之后以迫成都,局势虽不免稍变,而重心依然还在成都。六月初杨森龙泉驿败后,被赖心辉、张冲迫至重庆附近的老关口,于是省军注意于设计攻取重庆,杨森及北军注意于分兵回顾重庆,重庆一地继成都而成为战的重心,而四战局乃变为侧重东面的形势了。七月以来,两军前线虽然又复在成都重庆中间的内江一带相持,而自六月底颜德基叛袭万县失败后

  • 文章民国四川大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民国 四川 大事记 空袭 介绍

    可充分供庐无缺。四月二十五日 重庆商务日报本日举行三十周年纪念,到各机关首长梁寒操、潘公展六百余人,由该报创办人温少鹤,理长蓝文彬等招待。梁寒操赠词:「阐扬眞理,服务人羣。」潘公展赠诃:「风行卅载,西蜀晨钟,纵横笔阵,商界先锋。」四月二十六日 泸县各界献金总额,经连日发动,为数约在五千二百万元,与省过去曾经举行献金之十二县市鎭之总数相接近。泸县团体献金第一之荣誉,由江阳中学之一百三十万元所获得。个人献金第一荣誉,为郭文钦一百一十万元所获得。过去十二县市

  • 文章談民元成渝兩軍政府合倂經過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0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蜀军政府 四川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辛亥四川革命纪事》

    国史馆年来一件値得称颂的,是编印「中华民国史纪要」,民国元年一月至六月部份,系于民国六十年五月出版。这是一种初稿,凡例中声明:「广征意见,期能逐步增订」。今年元旦日,我静居家中,翻阅这本纪要,发觉其中关于民国元年二月四成渝两军政府之合并,其中有颇待更正之处,特写在下面,以供国史馆的参考。纪要在二月二日下有两目:一目是「四成渝两军政府合并称蜀军政府,全川军政统一。」下注:「上年十二月二日(阴历十月十二日),党人张培爵、朱之洪、杨庶堪、石靑阳、谢持等

  • 文章清末民初四的军学堂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2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65-04-01
    关键字: 四川 清末民初 军事学堂 概况分述

    一、緖言淸末自从甲午中日之战以后,朝野人士均以军备废弛,力主仿效日本维新,创建新军、于是各省纷纷开办军学堂,招收学生,训练新军的下级干部。四开办的第一个军学堂是四武备学堂,后来又有四陆军小学堂,四陆军速成学堂和四陆军讲武堂。另外,还有四提督直接办的官弁学堂和官弁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成都方面的大汉军政府办过四陆军军官学堂,和四川军官速成学堂,重庆蜀军政府办了一个蜀军将弁(校)学堂。民国八年熊克武督时,在成都办过四陆军讲武堂;杨森任四

  • 文章民国四川大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民国 四川 大事记 从军运动 田赋征实

    公里,尚未整治。近以该段水道在航运之价値上,日形重要,经由中央拨款三千万元,饬杨子江水利委员会择要濬治。该会已派员前往查勘,一俟水落后,即积极赶办,以利航运。十月十七日省府奖励民间开掘金鑛,特规定技术标准及保证治安办法,公布实施。十月十八日省公敎人员响应知识靑年从军运动,纷纷送其子弟入伍,军政部据报,特准各颁奖状一轴,藉资鼓励。计前二十军师长于渊,三台县参议会议长霍新吾,新津县参议会议长李晖吉,靑年团永川分团干长张洪昭,靑年团乐山分团主任李至刚,新津县

  • 文章民国四川大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民国 四川 大事记 临时参议会 简介

    民国三十二年(四)六月十七日 康兴业公司与西康省政府合股设立西康毛革特种公司,各出资金五百万元,以西康之牛羊皮毛为原料。现已将原设雅安之毛织制革两厂设组完竣,康定洗毛厂亦在办理改革宜。六月十八日 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大会本日闭幕,会期十七日,议案二六八件。此次大会讨论之重要问题,有田赋征实案,四经济建设案,建立鄕鎭以奠定地方自治基础案等。六月二十日 四省临参会第二届第一次大会通过省政府交议之田赋征借实物案,其内容如次:(甲)征借数额(一)征借

  • 文章粤系姚氏迁记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粤系姚氏 事迹 家谱

    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我姚氏源出于黄帝轩辕公八代孙帝舜,迄蒸民盖一百二十八世矣。虽频经式微中落,然子孙卒能克绍箕裘,策勋竹帛,且脉派宗支班斑可考者,何哉?系于一绳贯绵连之族谱而已。盖谱之所纪者,阖族之盛衰流衍,及其祖宗之蹟而堪为后世法者。使无谱焉,则前人德业湮没无闻,欲子孙启其孝弟之思,不亦难乎?其为害岂仅视兄弟涂人而已!是故族必有谱,尤不能不时续其谱,矧吾族以孝弟传家者乎!吾族自粤迁,垂二百余载,初仅立尝会、建祖祠、以资联系,固无所谓谱也。严陵姚氏之有

  • 文章黃開基宦台十三年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黄开基 永川 简介 生平事迹 四川

    兵燹」及「职官」,且系于任同知时,与任县无关。「彰化县志」则成于道光十二年,自然没有他的名字。后查台中古碑文,始悉他是十八年知彰化县的。原来他撰有「重修彰化县学碑记」,其中有云:「戊戍,予调署斯邑。」戊戍即道光十八年。碑记撰于「道光二十年桂月」桂月即八月,可知其时他已任彰化县三年了。试观后来他升任同知,又可知他在彰化县任三年满期,曾加衔再留。四的「永川县志」卷之七「人物」的「仕宧」一门,有黄开基传,(以下简称黄传)比较详其生平,兹从之幷分别解说于后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