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族历史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吳氏族譜稿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吴氏家谱 序文 家族历史

    吳氏之裔,系出泰伯,泰伯三以天下讓,孔子以至德稱之,史遷亦嘉泰伯之讓德,吳世家因列第一,推崇之隆,曠世無匹,良以流長澤溥,本固枝榮,高風大義,足資楷模,故不數傳而篤生讓國之延陵季子;蓋涵濡祖德,默化無形,生來自有,又豈偶然!至禮重箕裘。詩尊祖武,代代相因,蔚爲風尙,亦愼重追遠,民德歸厚之微旨也。惟何以彰光澤,明世系,紀其事蹟傳諸久遠,則譜牒向矣,又見太史公自序,知史記之成,取材有類譜紀;夫所謂譜紀,固合國史家乘及地方志三者而言,但個人傳記,則家乘自尤較詳...

  • 文章良方賀氏九修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賀文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良方贺氏 族谱编修 家族历史 修谱贺词

    派别而能接续绵延,其对宗亲后代之功德,诚乃大且伟矣!非区区赞美之词,所能表达于万一也。是为序。并赞致崁字祝词曰:良方贺凭侯九修谱贺志坚良图从长计[1]方策有善谋[2]贺为庆封后[3]凭公知章孙[4]侯官百里爵[5]九乃吉祥征[6]修名垂后世[7]谱成族系明[8]九九年七月十五日莲花厅[1] 左传:敢不良图。[2] 孟子:文武之政,布在方策。[3] 姓源:原齐公族庆封之后。[4] 家谱:凭公乃知章公五代嫡孙。[5] 官秩:五等爵

  • 文章浙東學派晚淸人物金性山先生遺跡補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0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71-10-30
    关键字: 金性山 金姓 家族历史 遗作

    金性山先生爲不久前去世之吾浙天臺旅臺同鄕會理事長金平歐先生之先祖父。生時爲天臺有淸一代七進士最後一人,德高望重,逝世時全邑學界公議私諡「正靖先生」,其著作略見於臨海項士元先生所著之「臺州經藉志」。足見望重一時。黃岩榜眼余長霖先生贈以聯云:「臺山四萬八千丈,名世而今五百年。」前引李白詩,後引孟子語,足見推重,其「人道實行錄」爲寧海前淸翰林章一山先生在商務印書舘代爲承印。可惜其孫金平歐先生曁其弟金一鴻先生,三十八年逃難來臺,未曾携帶,今家鄕傳來消息,遺著又被...

  • 文章歷代朱氏先賢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朱姓渊源 家族历史 中华文化

    溯我朱氏,垂歷史兩千餘年,緣周封爲邾,有小邾國,於今山東省滕縣之地,後爲楚國所滅,族人去邑爲朱,沿黃河,長江流城南下,戰國時,楚還邾人於湖北黃岡西北十里之地,曰邾城,朱氏,歷代人才倍出,史册歷歷可考。如朱亥,戰國魏人,信陵君救魏,亥以擊殺晉鄙,奪其兵,退秦存趙。朱全忠,本名溫,五代碭山人,爲汴梁開國之君(太祖)。朱邑,漢,舒人,字仲卿,擧賢良有德,遷北海太守,治行第一,爲大司農。朱家,漢,魯人,任俠好客,蓄俠士百餘。曾脫季布之危,及布顯,終身不見,淸超亮...

  • 文章白墓青山——徘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經富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义宁陈氏 家族历史 祖墓 文物保护 返乡参观

    今年五月上旬,我到上海參加圖書館舉辦的「中國家譜學硏討會」。會前得知會議將組織赴杭州一日遊。獲此信息,大喜過望,因陳三立、陳衡恪墓在杭州,正好前往拜謁。於是寫信給小從女史,請她吿知詳細的地址、路線。她很快就回了信,並寄了一張寅恪先生長女陳流求一九九一年前往修復墓碑時在岐路邊所攝的照片,以便準確地找到墓地。這樣,我的滬杭之行,便帶著兩大任務:一是査閱上圖所藏的陳家文獻資料;二是拜遏陳家杭州祖墓,以了多年心願。陳家的祖墓共有四處:老家江西修水竹塅里,這裡安葬...

  • 文章瑞金曾氏十一次重修族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瑞金曾氏 重修族谱 家族历史 宗族主义

    瑞金 曾守湯譜、籍錄也。凡籍錄人物而詳列其次序者皆屬之。而族譜則爲家乘以紀世族統系者。唐書經籍志之言曰:譜系以統世族繼序。故其來有自。考我族遠紹魯武城曾參公、歷傳至子固公後之六世集熙公、由其子嘉泰公自虔州來居瑞金之常鄕大田塢之大園,至慶新公徙大田圍,乃繁衍至今。明成化戊子歲奉議大夫湖廣武昌府興國州知州吉安府廬陵周亮所序中詳述矣。不復贅。子曰: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以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長而民貴用命。教以事親,順以聽命,錯諸天下,...

  • 文章大埔藍氏獎學基金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寬慎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蓝氏 奖学金 家族历史 基金会事务

    教育為立國之本,百年樹人,教育為先。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光大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美德,為國家造就英才,二〇〇七年三月三日,大埔縣藍氏在其家廟,縣城湖寮古城大興堂成立獎學基金會。據史料記載,大埔藍氏始祖大興公之裔孫,歷來崇文重教,文風蔚然,清代科舉中式者居湖鄉之首,將領英豪更稱冠埔邑。湖寮古城永福樓先賢藍公武,經泰安樓宗親藍匡埔資助,留學日本、德國、歸國後終成大器,曾參加開國大典,出任全國第一屆人大常委,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及三朝名人,古往今來,...

  • 文章潘慰蒼博士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潘慰苍 清末留美博士 英年早逝 家族历史

    潘慰蒼博士,爲我桂省留學美國的前輩,玆先將其先祖略述。其先祖源遠流長,文王十五子畢公高之子季孫,於公元前二二一年,受周武王之封,食采於河南潘地,卽今黃河南部之鄭州洛陽間之滎陽縣,此乃使用潘姓之始,始祖卽季孫公,潘族當爲黃帝正統子孫。由是蓽路藍縷,開創基業,歷周、秦、漢、隋、唐以迄北宋末期,垂二千年無重大變化。五胡之亂,北方士民,初次大舉南遷,唐宋又開始第二次南遷,至五代仍繼續不斷。公元一一二六年金兵陷汴京,南宗高宗遷臨安,宋代河山破碎,中華文物南移,北方...

  • 文章洛陽孟氏之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孟祥龍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洛阳孟氏 地方家族 家族历史 家族谱系资料

    中原孟氏,出自東魯孟孫氏,東漢桓帝時,洛陽有孟賁,孟郁兩兄弟,賁官中常侍,掌宮禁,郁官太尉,爲三公之首,富貴已臻極致。惟郁之族孟光最有名望,於書無所不讀,尤精三史,且擅漢家舊典。漢末中原大亂避地蓉城,劉焉父子待爲上賓。先主定益州,拜議郞,掌法令規章,蜀漢文物制度,多出光手,累遷至大司農。孟光性嚴峻,大凡有關國家興廢存亡之事,無不仗義執言。延熙九年秋蜀漢再行大郝,光於衆人中責將軍費褘說:「夫赦者偏祐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窮極,必不得已。然後乃可行之耳,...

  • 文章鍾氏古今人物傳是我對第十屆世界鍾姓聯宗大會獻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鍾岳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钟氏家族 古今人物 历史溯源 族谱 家族历史

    雩都 鍾岳忝爲鍾氏子孫,應瞭解家史、族史(即氏譜)、史記首曰: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循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炎帝)世衰。請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奔從。而蚩尤最爲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興,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興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