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事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育達商職文教活動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台北市私立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 发展教育 国际交流

    一、前言本校自三十八年四月創校以來,前十年傾力於內部的耕耘奠基工作,諸如加強教學、增添設備、構築校舍、建立制度等,迨四十九年各項建設及設施始粗具規模,並在教導工作上略顯成效。故此期間,無暇亦無力兼及於對外文教活動的推展,且其時知名度未開,兼又學制複雜,尙乏特有的教育風格,故外界文教團體來訪者,爲數寥寥。民國五十三年,勤儉、樸實、自力三大樓相繼落成,而校務發展,亦更臻完善,加之前此五十一年二月,本校學生劉秀嫚榮膺中國小姐,同年七月復代表我國參加美國邁阿密世...

  • 文章育達商職發展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台北市私立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 发展历史 学校情况

    一、前言淸馮班云:「君子之孝,莫大乎以善敎子孫,子孫其巳善矣,祖宗之業即不墜于地;不墜于地,繼志述事則言而不妄。是故不敎子孫以善是大不孝,大不孝與無後同也。」斯爲文武之道,直如薪火遞傳不息之理也。然其志終嫌卑,其心終是隘。孔子之斥楚恭王:「楚王失弓,楚人得之。」正爲其狹,而以「人得之」爲寬廣。蓋「楚人」與「人」,前者仍存私心自用也。君子之敎子孫善,亦私心自用也。校長王公卅年前即明此理,興君子之愛與仁而超乎前代君子,不爲一人一家計,乃爲千人萬戶慮,不祇敎自...

  • 文章家事遗嘱所体现之国父精神与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曹玉騫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孙中山逝世77周年祭 家事遗嘱》 思想信念 现实意义

    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与《致苏联遗嘱》三部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国事遗嘱》,被视为孙总理临终对党内同志和国人留下的遗教,后又被国民政府尊为《国父遗教》;《致苏联遗书》虽由于日后国共分裂等原因一直未被国民政府广为发布,而中共方面却颇为重视,频频发表,用以宣扬孙先生的联俄政策;惟有《家事遗嘱》不太引人注意。究其原因,大体上因此为孙先生对家人之嘱托,而非对国民之期望,故人们多以为无关于己。其实《家事遗嘱》虽不如《国事遗嘱》来得响亮,文字也较之为短,然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