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文化共返回5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已落成启用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羅大榮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台北市 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客家文化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的前身是台北市儿童交通博物馆,后交由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筹划。本案之基地面积为4.03公顷,园区计画以「人文、生态、教育、科技、产业、农家乐」等主题做为六大轴心,打造出兼具亲水及客庄性质之市民公园,己于二〇一一年底完工开放市民使用。在设计之初,便被规划为一座「都会多元型」的客家公园,其设置之要旨在于传承延续客家文化、发扬客家精神,并成为一个时尚的客家场所,同时要凝聚国际都会客家人,发扬「兼容的客家精神」,打造台北客家新原乡

  • 文章廣西行感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1期  作者:薛雲峰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文化资源 旅游业发展

    学术研讨会,确实是让本人深觉机会难得,能亲自到文献上的客家聚落区参访,再见到活生生的当地客家文化,两相对照之下,本人认为,广西要开发客家的文化观光资源,确实是大有濳力。忧心大量开发扼杀珍贵客家聚落不过,就个人的观察而言,福建与广东对客家聚落区的规划与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工的釡凿痕迹太重,处处充斥着新建的工程与突兀的设施,使得客家的韵味,年复一年的商业化与利润化。这种现象对于长期关心客家族群存续的本人而言,看来是令人相当心酸。就理想的观光发展来说,向来最吸引观光客

  • 文章談客家人的宗祧繼承觀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宗祧继承观念 风土习俗

    客家人多半都有重男輕女的習俗,主要是由古代〔血食〕觀念的延續,生人恐香火斷絕,姓氏湮滅,因此對〔血食〕問題,是人生當中需要了解,積極地去探討的主題。古代的人,相信一個人死了以後,靈魂還是存在的,需要人世間的子孫年節殺生取血,通過祭祀方式來供養靈魂,這就叫做〔血食〕,這種血食還必須要與死者有血統關係的男系子孫來提供,否則祖先是不能享用的。古語云:〔神不歆(享用)非類,民不祀非族〕,乃屬此意。祭祀祖先的活動本是古時各民族的共同風俗,但是因爲血食觀念以及由此產...

  • 文章淺談嶺南三大族群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8卷 第3期  作者:鄭通揚 出版时间:2010-07-31
    关键字: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岭南地域辽阔,山川纵横,互相阻隔,因而居民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形成多种不同的文化风格。从语言这个共性的因素来区分,岭南主要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小范围内还有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广文化;从少数民族角度来分,就有黎族风俗文化群落、苗族风俗文化群落、瑶族风俗文化群落、壮族风俗文化群落、畬族风俗文化群落、回族风俗文化群落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群落,构成岭南风情各异的民族文化。(一)广府文化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岭南文化以广府文化为代表

  • 文章客家之光——贺冯秀珍新著《客家文化大观》出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朱華超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冯秀珍 客家文化大观》 著作出版

    丰顺,在过去来说,是一个落后的山城,风气闭塞,交通不便,文化教育都不发达。现在,学校增加了很多,公路四通八达,而广梅汕铁路也经过县治所在地的汤坑,加上侨资的挹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客家文化大观》于前年冬出版,这是一部分为上、中、下三大册,内容逾百万字的钜著。作者冯秀珍女士,丰顺县汤坑鎭人,她耗费六年心力,完成这部震古铄今、论述客家文化巨著,其气魂、其毅力、令人敬佩。诚为丰顺之光、广东之光、亦是客家之光。冯秀珍女士,一九五五年生,中山大学

  • 文章客家人的憂患意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鍾達明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忧患意识 民俗习惯

    的对象,以求互为奥援。至于客家人的食物方面也可看出忧患意识存在,客家人因为于不安定的迁徒生活中,食物的来源必然受到限制,所以会想到如何储存食物以供不时之需,为此盐渍食物、晒干食物和风干食物,便成为客家妇女最拿手的杰作了,譬如以干物最出名的闽四客家便有下列八大干:1武平猪胆干。 2明溪肉脯干。3连城地瓜干。 4宁化老鼠干。5上杭萝卜干。 6永定菜干。7宁化辣椒。 8长汀豆府干。幼时在鄕下农家,为保时农作物的风味和延长储存时间,常将芋头或菜头以竹芊成串挂在较通风

  • 文章品茶品文化品人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茶文化 品茶 艺文

    有客家的人地方,就有悦耳的山歌,就有甘香的名茶。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聚居深山,山高林密,云缠雾绕,阳光雨露养育一代子民,也朝夕滋润满山葱郁的茶丛,同顶一方天,同踏一方土,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客家人还有好客的民风,逢客必请茶,意为「小小茶杯盛满情」,散发浓郁生活情趣的内涵,浸漫于客家文化中,体现了清纯、醇和的人间真情,古朴的民风,深厚的人情味和人性美。笔者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相约知己,既有文人墨客又有儒雅商人,到五虎山顶茶室叙(见图)旧,门前有一户对联

  • 文章淺談避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避讳 文字避讳 历史例证 姓名 客家文化

    「諱」,已死尊長之名號,或把事情隱蔽不宣佈,「避諱」也就是因忌而避之爲諱名,對尊長的名字避而不稱;諱言,忌諱不談,爲不吉利的話等等。從族譜、家禮中可知,歷代都有諸多避諱之原則。避諱就是對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稱呼和書寫。而用其他方式方法代替。歷史上避諱的習俗悠久,早在西周朝時,就有兩名不避諱之說,即官名和人名都和皇帝名字相同的字,只避諱一字則可。秦漢時代,避諱規約漸趨完善。秦始王出生「正月」,改稱爲「征月」或「端月」。這是秦朝國諱做一項規約。西漢司馬遷著《史記...

  • 文章贛州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赣州市 世界客属 恳亲大会 客家文化 发展展望

    和四千二百万江西人民,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黄智权说,赣州是客家先辈南迁主流群体滴血拓荒的地方,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后裔,带着浓浓的乡情,带着对祖国深情的眷恋,相聚赣州,恳亲联谊。这对于沟通世界客属的联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对外开放和祖国和平统一,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曾宪梓在讲话中说,大会在赣州召开,意义重大。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人最早的居住地和发祥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

  • 文章客家人一本研究客家人的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鄺蘇安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区域文化研究

    客家人原是中原的漢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大主流,八年前的估計全世界的客家人,包括今日大陸在內,共達四千五百萬,散居海外的有七百萬人,客家話是中國五種主要語言之一………。

共59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