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海堂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季道成以降之廣東學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陳直夫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广东学风 学海堂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

    火烧頣和园,藩属安南为法所夺,一连串屈辱与失败,国人心理由自大而降至自卑。吾粤地居南服,以滨海故,向外发展,比他省为早,人数亦多,华洋交接频密,对国外情势,知之较稔,由比较而引起自强思想。吾粤道咸以后学风丕变,人才辈出,与此有极大关系。在此一期间之先后,学海堂之设置,对学风之丕变亦具重大的关系。阮元(芸台)任粤督,始自嘉庆二十二年,至道光六年调任,居粤九年,在任期间,于道光四年创学海堂于越秀山,创立之旨,不仅局限于乾嘉时代盛极一时之汉学。览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

  • 文章学海堂志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佛朗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学海堂 环境 教育宗旨 学生 教育史料

    学海堂,或称学海书院。创于淸道光六年,由阮元创建,初祗名曰「学海堂」。根据阮元当时的檄文:「为饬遵事,照得本部堂建学海堂为课通省擧贡生监,经解诗古之所」。及林伯桐撰,陈澧补编之学海堂志可按。到民国四五年后废(民初汪兆镛等仍任学长),民国二十三年,陈济棠将军,提倡读经,恢复祀孔,认为以前书院制度,有其所长,因此在原址设立学海书院,聘张君劢董其事,然后正式有学海书院的名称(民廿五年停办)。但是从性质来说,学海堂自始便是书院的制度。有些人以为书院制度是创于淸代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