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孟河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孟河、河庄、孟河城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孟河 河庄 孟河 各正其名

    人,字几道,善诗,擧进士登宏词科,出刺常州,濬孟渎河,漑田四千顷……」——中华大辞典。2:「孟简……出为常州刺史八年,就加金紫光禄大夫,简始到郡,开古孟渎,长四十一里,灌慨沃壤四千余顷…」——旧唐书一百六十三。3:「孟简……为常州刺史,有孟渎久淤阏,简治导漑田,凡四千顷,以劳赐紫金台为给事中……」——新唐书一百六。4:「孟渎河延袤六十里,通道长江……万历初,张居正当国,采尙书姜寳议,令漕运粮艘及官舫,皆由孟渎浮江……」——明史藁,志,二十七。5:「孟河亦名

  • 文章重振常州「孟河医派」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0期  作者:錢月航  出版时间:2007-10-31
    关键字: 常州 孟河医派” 中医 研究会 孟河四家医集》

    十月十八日,七十多位孟河医派再传弟子齐聚市中心血站,隆重召开孟河医派研究会成立大会,为孟河医派研究再添一把火。近年,中医学会在着手《孟河四家医集》再版工作的同时,留心对常州地医孟河医派弟子和国内外比较著名的孟河医派弟子进行了搜寻、整理,发现孟河医派在国内外的影响之大、弟子之多,为目前国内其他医派难以企及。经过两年多艰苦细致的挖掘、寻访、确认,陆续寻觅到常州范围内再传弟子一三〇余人,已经作故五六人,现有七四人。加上搜寻到的海内外弟子,总人数达四〇〇多人,为

  • 文章明清以来之孟河医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2期  作者:費子彬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宸濠之乱 中国医界 孟河医学

    费子彬(遗作)一、孟河名称之由来孟河属江苏之武进县,古称南兰陵,梁武帝萧衍即产于城南之万绥鎭,其河为唐刺史孟简所濬,故曰孟河。明嘉靖间倭寇屡犯沿江一带,戚继光筑城防寇,故又称孟城。城在嘉山黄山之间,临川李小湖督学所谓嘉山对黄山、二山夹一城是也。城形如珠,山形如龙,适成二龙嬉珠之象,孟河所以为产生帝皇之区以此。俗传明太祖偕刘基游览至嘉山下,刘吿太祖谓是处有龙脉出现,太祖私忖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几至失色。问刘有无解救方法?刘立言用人力将龙脉切断,便可

  • 文章武進的醫學(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期  作者:奚南薰  出版时间:1971-03-15
    关键字: 武进 医学 孟河 汉书 霍光传

    俗语说:「一笔通天,饿死灶前;一字不识,轿马出入」。在从前科擧时代,社会极尊重读书人,尙且有这种情形;何况现代社会,只要长袖善舞,学通厚黑,术精吹拍,便能发财扬名了。淸朝道咸时期,孟河名医如林,大多车马盈门,出入坐轿,家中则锦衣肉食。只有一位贾先生,也在孟河悬壶行医,门庭冷落,没没无闻,大家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姓贾而已。但并不是他的医道不行,而是他孤芳自赏,有道而无术,所以落到如此地步。孟河有一个姓吴的,病面黄,大腹膨胀,两足浮肿,这病人极古怪

  • 文章常州孟河医派研究成果出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作者:錢月航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常州 中医历史 孟河医派 研究成果 出版

    常州中医历史悠久,名医辈出。晩清时期,以费、马、丁、巢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派多名扬大江南北,成为江苏医家一大流派。该医派以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创性的办学成果,对中华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功绩,影响深远,遍及海内外。多年来,孟河医派的传人、广大医学工作者和内外学者,纷纷展开对孟河医派医学成果的整理与研究,许多学术论文散见于各类刊物。近年来,我市中医药学会广泛联络,多方査阅,终于收集到相关论文五十多篇,精心编纂成书。由四十多名学者、医家参与撰稿

  • 文章由醫而仕的盛宮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4期  作者:致祥  出版时间:1969-10-15
    关键字: 孟河医学 盛宣怀 中国工业化 保路风潮

    怀右臂一红色记迹,亦与天甯寺方丈相同,此传说遍及四鄕,妇孺咸知。宣怀在科擧时代,中取秀才资格后,就没有向鄕试再求上进,从孟河名医费伯雄先生习歧黄术,当时孟河医学名天下,费先生尤为孟河领袖。宣怀学习歧黄,非为救世济人之志,乃师唐代政客学做道士的一套,投朝廷所好,持为做官进身之阶,他挟着孟河御医嫡传弟子的招牌,「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中国儒家传统自负,遨游京师,结交权贵,居然业务蒸蒸日上,名震一时,重臣如李鸿章、张之洞等诸人,对他大加赏识,就连光緖皇帝,也曾召

  • 文章明清以来之孟河医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3期  作者:費子彬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孟河医学 明清时期 奇经八脉 中医处方

    不差毫厘矣。徐之才论药,有冝、通、补、泻、滑、濇、燥、湿、轻、重十剂,费伯雄用药,则主张分经论治,与叶天士阳经表药,不可乱用之旨相合,既经诊断病的根苗,属于何经,则对症发药,效如桴鼓,能以极轻之药,祛极重之病,所谓四两拨千斤也,此与徐之才轻剂之说,亦相吻合。今人惯用重剂,视孟河医学中人,仿佛异端,其实轻剂重剂,毫无分别,要视病人之是否需要为准耳。不过社会环境,日趋枯窘,倘能以轻药治重症,亦不失为应时之法,何必竭泽而鱼,方为痛快。五、孟河医学之流风余韵伯雄祗生一子

  • 文章孟河医派名家在常州召开学术经验研讨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0期  出版时间:2007-10-31
    关键字: 孟河医派 常州 研讨会 中医 学习班

    二十日,为期三天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孟河医派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学习」我市开班,来自黑龙江、山东、广东、安徽等七个省的二〇〇余位中医药研究学者参加了本期学习班。常州市中医医院近二十年来还是首次举办全国性的继续教育学习班。为本次学习班授课的专家都是孟河医派前辈们的弟子,既有国内著名中医专家朱良春、陆广莘、邹燕勤、蔡淦,还有名中医单兆伟、蒋梅先、丁一谔、贺玥、张琪等。他们将讲授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学习班同时还安排「现场学术探讨和病案分析

  • 文章袖珍型的孟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86期  作者:湯馭良  出版时间:1984-04-01
    关键字: 孟河 农产品 历史沿革 名人 地理位置

    孟河城位于本邑城区的西北鄕区约七十华里的长江边,古名「河庄」又名「珠城」,北距长江约三华里,西距丹阳县界约二华里。古时筑此城,据传系防御倭寇(日本人)侵犯而建,此城周围仅有三华里建方,直径由南门到北门,由东门至西门仅约半华里之长而已,可是城门就有五个之多,除东西北三个城门之外,尙有大南门小南门二个城门,所以称它为袖珍型的孟河城,实在是名副其实了。孟河的河道,起源于长江口,一直延深到常州城区约七十余华里,其间经由万绥、石桥、西夏墅、罗墅湾、奔牛、新闸、连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