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2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孝经 孝道 二十四孝 孝养

    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之终也。」者,乃八德之先,人伦之本,为人子女,每受父母千万般的辛苦抚养。幼小至长大成人,无不是尿、便、病、疾,亲惜疼爱,瞻前顾后,其用尽心思,茹苦含辛,从不怨尤。俗云:「手抱孩儿时,方知父母恩。」往昔的帝、王、将、相、名人、英雄,所以能名垂千古,其背景都有着最伟大的父母,善尽职责的敎导和培养。而今自己都已生长成人,但双亲渐入老迈。为人子女者,要报答养育之恩,须顺敬事从

  • 文章河南人的道楷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孝道 《三十六 蔡邕 岳飞 岳珂

    中国自古以来,以道治天下,百善为先。立法委员吴延环先生编撰「三十六」一书(民国六十八年九月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盖所提倡道,发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所选故事,皆属合情、合理、合法;笔势如行云流水,一往淸利;用字精当简练,扣合无间,不能作一字之损益,诚达于高度文学水准之杰构。在这三十六位道楷模中,河南人即有七位之多,约占五之一,足见豫人行并不后人。兹加以辑录,转载于本刋,以示提倡道及表彰鄕贤之至意。』编者谨志一、颍考叔 纯感君周朝

  • 文章寻根圣地:湖北麻城感乡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5期  作者:周君志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麻城 孝感 移民

    作者周啓志,男,副硏究員,一九九二年在台灣出版論著《中國通俗小説理論綱要》;在台灣《歷史》月刊發表學術論文如《南宋初年和議評析》、《奸相嚴嵩質疑》、《古代專制主義及其文化效應》等多篇;在大陸報刋如《求是》、《贛南師院學報》、《探索與爭鳴》、《蘇州大學學報》、《聊城師院學報》、《漢中師院學報》等發表有一定影響的學術論文二十餘萬字。系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綠色文化硏究會常務副會長、湖北炎黃文化硏究會常務理事、湖北客家聯誼會籌備組負責人。曾任中國故事雜誌社...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馬麗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孝道 父母 伦理

    在我国民族道德,最重要的,莫如「」字。古往今来,不论个人修身齐家,乃至于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为主旨。 国父说:「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字,还没有中国讲到这样完全。」由此可知,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精神,是完全寄托在「」字上了。父母生育我们,含辛茹苦至于成立,爱之护之,惟恐不及,眞可谓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如何能不呢?一个人对父母不,对兄长必不恭;对国家更谈不上忠了。因此,道是作人处世的基础,也是个人道德的出发点。靑年守则云

  • 文章以爱子之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2期  作者:王錢淑貞  出版时间:1983-04-20
    关键字: 八反歌 孝道

    自来忠臣出于子之门,是故先总统蒋公当年治军,常以道训勉将士。蒋公于六十四年四月逝世后,政府即明令定每年四月为「敎月」,意义殊属深长不凡。可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在同鄕中间,或许也有人不例外,曲意顺从子女,毫不关心父母一切,尊卑反常,伦理顚倒,在这「敎月」里,特录「劝八反歌」八首以劝吿之,这并不是说不要爱护子女,而是希望他们能顺父母与爱护子女一样的存心。劝八反歌(一)幼儿或詈我,我心觉喜欢,父母嗔怒我,我心转不甘,一喜欢,一不甘,待儿待亲何相

  • 文章我的教心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翔麟 出版时间:1977-06-06
    关键字:心得 孝道 父慈子孝 “家和”

    像我这种年龄的人,大都是上有父母、公婆,而下有子女的,以我们来谈论道,确是再恰当不过了。所谓「养儿方知报母恩」,我们今天对自己子女的嘘寒问暖,百般呵护,岂不正是当初孩提时代,父母加诸于我们身上的?孩子放学囘家晚了,我们忧心如焚,而当初,由于自己的顽皮,又是如何的使父母焦急万分?如今,孩子有了病痛,我们巴不得能以身代之,而当初,我们有了小病时,又是如何的使父母心疼如绞?所以,父母爱护子女,子女敬父母,这些都是人之天性,自古皆然。!实在没有什么很具体

  • 文章漫谈道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西郭散人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孝道 孝行 父权 不言慈

    吾人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是家规中的最主要者,「移作忠」,「忠臣出自子」,故可以治天下。孔子所作的「经」,阐述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中及诸侯、卿、大夫与士人等一切与的关系。因此,我国凡论及人际伦理,就会牵涉到「」。所以,「」在传统伦理道德所占的比重甚大。我国传统社会所重视的道和行,初以经和四书为依据,往后继续予以强调,将其含义作无限制的扩大,视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有人说:「古人之所谓道,不限于子女对父母所表现的行为,实际

  • 文章道含义与实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孝道 含义 孝敬 奉养父母 孝顺 实践

    吉安 胡荣祥诗经上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饭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心地观经」也说:「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往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中国人一向重视道,十三经中便有专论道的经一书,此后在传统文化中,阐述经之论著,多达一百六十多版本。而硏究道的学者,大多认为「敬天事亲,推爱世人,眷顾子孙」之道,为我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得以存续延绵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道之重要。当今工商业

  • 文章经存疑试论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4期  作者:丁慰慈  出版时间:1976-03-29
    关键字: 《孝经》 要旨 版本 考证

    ㈠郑玄(康成)是汉末以来最权威的一位经学大师。由于他本人及其弟子辈的努力,使古代许多的经文典籍,都靠他们有系统的整理而获保全。迄至淸朝,所谓汉学的风气弥漫了学术界,质言之,其中大部分也就是郑玄及其弟子们所曾经下过功夫的学问。经这本书,不见于郑玄的注录,由他的遗著中查证,他仅注过古文尙书、毛诗、论语。据他的弟子于他死后追述先师的著作,所提到他曾注解的也仅是毛诗、三礼、尙书、周易。其弟子所编的『郑志目录』中,曾一一地列擧他五经注以外的全部著述,均未提到

  • 文章「中華民國襃揚令集」中吾浙受襃揚人氏芳名錄(十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褒扬令 孝悌 捐赠

    一现存贤妇金胡氏,现年六十五岁,浙江杭县人,金崧之妻。事舅姑善承色笑,衣服甘旨,亲奉以进。遇疾则忧形于色,忘餐废寝,率以为常。性慈善,闻人疾苦,輙悯恻。善刺绣,成则售价,以周贫乏。冬施衣,夏施乐,躬自检理,若恐有失。夫故后,无余蓄,且负伤鬻所有营丧葬淸偿,敎养孤子,均克成立。遇亲戚故旧之疾病死亡者,境虽至窘,必节缩衣食,以周卹之。其有不能自立者,则命其子岁予养赡,无论亲疏,视同一律。一现存贤妇金朱氏,现年六十八岁,浙江杭县人,金愼生之妻。事父母以

共213条记录 1/2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