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位共返回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维护法统到废弃法统——三一八事件与段褀瑞政府的宪法地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9期  作者:劉仲敬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段祺瑞 法统 三一八事件 政府地位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劉仲敬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候選人,指導教授:丁俊萍。

  • 文章棗強漢代大儒董仲舒的今文經「春秋」學説探徴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董仲舒 春秋学说 思想地位 阴阳五行

    ⑴董仲舒的思想与其地位:西汉盛行阴阳五行思想,与今文经学相结合,当推董仲舒为首脑(公元前一七九—九三)。依「汉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今枣强县)。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神若此。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敎,凡百廿三篇。而说「春秋」得失,「闻擧」、「玉杯」、「蕃露」、「淸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本传)据「汉书五行志」云:『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蔽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現與政治思想(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墨子 生平研究 学术地位

    (本文上期頁數順序顛倒,本期重新整理刊出,幷致歉意。)·編者附言·

  • 文章周公營都洛陽之地理形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洛阳 战略地位 地理条件

    周公營都洛陽,乃欲措國家如泰山之安,盤石之固,爲不爭之事實。只是文人持論,與軍政人員觀點大不相同。至於其間是非,非本文著論範圍,悉置不言,僅擧歷代名賢持論內容數則,爲本文作地步。太祖高皇帝五年五月,置酒洛陽南宮,群臣宴會,議及定都事宜,群臣競言「洛陽東有成皐,西有繩池,背河向洛,其固足恃,獨齊人婁敬,不以爲然,張良是其議,遂定都長安。宋李去(格)非書洛陽名園記後曰:「洛陽處天之中,挾肴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趙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去非之志在名...

  • 文章论台湾的战略地位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志鵬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台湾省 战略地位 各国看法 国防意义

    前言:台湾是中国的一省,位于中国东海,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往东看面临浩翰的太平洋。正当日本、韩国、琉球与菲律宾及南洋群岛暨南亚大陆交通的孔道。面积约三万六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二千三百万人。现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所在地。在世界战略上讲,台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日本、美国及俄国均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如果国际战争一旦爆发,台湾的地位可以影响战争的胜负,值得硏讨。日本看台湾的战略价值:日本是东亚的岛国,土地贫脊,物产不丰。明治维新时,人口仅有三千万

  • 文章現存最早甘肅明朝糧倉開放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古甘州明代粮仓 历史地位 旅游资源

    中央日報 九一、六、一中通社報導爲拓展旅遊資源,具有六百年歷史的甘肅古甘州明代糧倉最近對外開放供遊客觀賞。據報導,古甘州明代糧倉坐落在甘肅張掖市,舊名「甘州倉」,俗名「大倉」。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一三九二年),佔地面積約二萬多平方公尺,可存儲糧食七百七十萬公斤。報導說,古甘州明代糧倉設計科學、建造精巧、堅固耐用,均爲土木結構,具有防潮、防鼠、防蟲害、防黴變的良好性能,成爲目前中國大陸保存時間最長、最完整的古糧倉。

  • 文章文教的淵源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四川 文化地位 文教 渊源 文翁

    四川山水秀丽,生活优裕,人民敏慧,历代文人产于蜀中者,往往擅名天下,人地相应,使四川省在文化上的地位更显重要。四川敎育的启蒙大师,当推西汉景帝时蜀守文翁。汉书循吏传称:文翁庐江舒人(今安徽舒城县),既为蜀郡太守,见地方僻陋,人民质野无文,就想开导一般民众加以敎化。文翁先就郡县内的下级属吏,资质聪颖可以造就的,选了张叔等十几人,遣送到长安(西汉的首都,今陜西西安),从京师的博士受业,学习文字经史律令,这班人的学费,都由文翁节省行政上的靡费,作为束修,并且

  • 文章倡復古風的李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6-12-31
    关键字: 李白 身世研究 文学地位 作品 风格

    而生李白云。李白宅,在县南二十里,碑刻犹存。靑莲池,在县西南二十里天宝山下,李白故宅,相传池产靑莲。去宅二里许,为陇西院,亦以白得名。三李白诗仙,千古一人。他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屈一指。他在当时的华美豪壮的「律诗」中,提倡「古风」,他有古风五十九首。第一首云:「大雅之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淸眞。羣才

  • 文章蘇東坡與台灣文學風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97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1-11-15
    关键字: 苏东坡 台湾 文学地位 生平 著作

    苏东坡多篇文章;如前、后赤壁赋、放鹤亭记、超然台记、凌虚台记、贾谊论、留侯论、刑赏忠厚之至论等多篇。台湾大学早期的《国文讲义》文选中有苏轼的论养士、贾谊论、书蒲永升书后等三篇。另有苏轼诗:游金山寺、和子由渑池怀旧、澄万驿通潮阁、题西林寺壁等四篇首,苏轼词:江城子、水龙吟、八声甘州、定风波等四首。由此可知苏东坡文学在台湾大学《国文讲义》中的重要地位。台湾教育当局曾致力推行「国语教育」,亦即落实中国文化的生活化。为此,于一九五〇年代的创办「国语日报」,并由梁容若

  • 文章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意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1期  作者:羅福惠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历史地位 社会意义

    而在经过八国联军的扫荡之后,则连一点义愤和做作也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甘当「奴隶的总管」的满足和感恩了。守旧派中的略思振作者,也只能开出「尙礼义」、「正人心」、「厚风俗」、「施仁政」之类的古旧药方。对此,连奕䜣、李鸿章也不以为然,宣称「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撸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如果依照顽固守旧派的道路走下去,中国就无法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当然也谈不上独立富强。第二条道路是部分开明大吏和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联系

共54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