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术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闲话国术忆一代大师三原高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哲文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国术 武术

    中华国术第一届世界观摩及擂台邀请赛在台南市擧行,经过五天的角逐之后已于十月十八日圆满闭幕。由严总统颁赠「术德兼修」扁额一方,其隆重热烈的盛况可谓空前。以致引起笔者对故鄕国术与一代大师鹞子高山的缅怀,谨撰此文以飨同好。国术起源与演进国术起源甚古,溯自黄帝时代就有所创作,如角抵、射御、舞蹈、击剑等技击等;唐尧、虞舜、夏、商、周为我国之黄金时代,文事武功光耀史丹,除将前人所创宏扬利用外,又创拳术、剑术、弓矢等,至于器械,则有刀枪、剑㦸、钗锤、钩钗等。为了平定

  • 文章国术太极拳史料(续)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張唯中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太极拳 国术 周易 史料

    怀来沙城 时年八十(一)太极拳源流简说。(二)天下「把势」是一家。(三)从易经「周易学」的易理,说到「太极拳学」,「国术学」的拳理,「弓箭学」的射理,与「原子物理学」的物理。(四)察哈尔省怀来怀安等县鄕间的长拳,仍存有太极拳理法,「 」,「挒」,二法的原始读音,意义,和动作。(五)太极拳理法:十六字「棚 挤按,采挒肘靠,粘连黏随,敷盖对呑」。(六)太极拳五行捶歌诀。(七)太极拳来自长拳。(八)长拳和太极拳的理法,都是从射箭法,长枪法来的。

  • 文章顧忠年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薛鴻鈞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顾忠年 精研国术 热心教育 乐善好施 教授国术 追悼

    先生讳忠年,相臣其字也,世居江苏阜宁,先世务农,封翁延美公,澹泊持躬,慈祥立世,太夫人孙氏,温良恭俭,桑梓咸称。先生幼颕悟,擧止不凡,五岁而孤,九岁随族人至申江,弃文习武,精硏各家拳术、刀、枪、剑戟无不淬励,旋在沪设舘,昌明国术,遐迩推崇,遂当选上海市国术协会理事长,是以先生社交日广,每自谦学养,乃热心敎育,发起筹办怀远小学,黄埔公学,先生为校董,先生生平笃信佛敎,捐资建庙,乐善好施,识与不识,多蒙恩泽。逮抗战军兴,先生秉于匹夫之责,毅然参加敌后工作

  • 文章国术太极拳史料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期  作者:張唯中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国术 太极拳 传统文化 历史考究

    怀来沙城时年八十(一)察哈尔省怀来县沙城鎭鄕间的长拳,亦是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移带来的。(二)天下「把势」是一家。(三)察哈尔省怀来怀安等十县鄕间,仍存有太极拳理法「 」,「挒」两法的原始读音、意义、和动作。(四)太极拳来自长拳。(五)国术太极拳的理法,皆来自射箭法。中国射箭,正是取法于易经周易学的太极、阴阳、静动、案刚原理的。

  • 文章国术大师孙禄堂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劉如桐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孙禄堂 国术 人物传记 教育

    先生名福全,字禄堂,世居河北完县城东南任家疃村,幼年习技击,硏内家拳,体轻捷,野外低飞之鸟,能健步追及,空屋内十数人追逐之,先生跳跃闪避,均不得抚其衣巾,追奔者已疲惫不堪,先生若无所事,县中习国术者,均不能敌,远近敬慕,声名大噪,虽妇人孺子,莫不知先生之名,后外出,访名师益友,深究苦练,无间寒暑,遂得登峯造极,出神入化,中年后著有形意拳学、太极拳学、八卦拳学、八卦剑学等书行世,论者认为融合内家拳各派之长,而集形意、太极、八卦三拳之大成。先生有一绝技,能将

  • 文章发扬传统国术精神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康國良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国术 传统文化 国剧 文化传承

    台视播出本省各级学校学生国剧竞赛优胜团体清唱与彩排演出节目,有感于我国国术亦应立即进入九年国民敎育以免国术有失传之虞。

  • 文章中州国术名人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8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4-08-25
    关键字: 中州 国术 名人录 武德 奇才异能之士

    激励后进之努力,俾养成英锐不屈之精神,振大汉之雄风,御侮自衞,强国强种,行见全国民众,趋于武化,奇才异能之士,安见其不能重现于今日也。笔者学书不成,剑亦无缘,但自幼即喜鄕老,豆棚瓜架闲话桑蔴,缕述技击轶间,如数家珍,则心向往之,惜体质赢弱,不克往师受技,而往日所闻即今思之亦不得十之一二,每思将河南本土国术名人汇集成编,奈人事参商未果如愿,本年六月上旬,稍得余暇即着手工作,计参考苌乃周武技金书,陈品三太极拳图解,陈氏家乘,程冲斗少林刀枪棍法阐宗,小林拳术秘诀

  • 文章嶺南少林派 洪門拳師洪連桂公逸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盧文錦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岭南国术 少林寺派 洪连桂 洪派拳师 人物事迹

    岭南国术洪派拳师洪公连桂先生已是一二一岁冥寿,他在清代末季出生在广东省宝安县—今之深圳市,其先父九渭公参加太平天国洪杨革命之役阵亡,深感民族大义、忍恨殊深,并受强邻欺凌孤寡之痛,他决心习武自保、保家卫乡,获得名师同族白毛照洪门大师的指导,日夜苦练功成,岭南国术系自少林寺派,分洪、刘、蔡、李、莫,以洪派为首暗藏洪门反清复明之意,洪公受洪派理念甚深。洪公初在市境地接受乡邻少年拜师,本着强身救族,以自练不倦,教人不厌的恒心,师徒同心协力为地方教育,增益不浅,洪

  • 文章家鄉民情點滴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謝志文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故乡民情 尊师崇古 情厚耿直 族规严明 喜好国术 重年节风俗 游子思乡

    陪嫁,婚礼繁文褥节,至为隆重。记得四十多年前,偏僻鄕村男人仍有穿大襟衫留辫子,女人仍有纒小脚梳发髻者,讲究三从四德,其「崇古守旧」可知。五、族规严明—过去农村社会,聚族而居,各族各姓有其族规,辈份分明,长幼有序,族长一秉至公,执法严明。族人如犯族规,开祠评理,轻则陪礼罚役,重则严罚「出族」。此种宗法社会的作法,不合民主法治潮流,如仍存在,似应改正。六、国术普遍—吾邑各鄕村,普遍有习武场所,多设在小学校操场或祠堂庙宇前广场,每利用农闲、雨天或夜间练习武艺(均习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