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家统一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革命的今昔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5期  作者:張玉生 出版时间:1984-1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历史研究 民主政治 国家统一

    辛亥革命成功,轉眼七十三年。辛亥革命的成功,不是建基在滿淸帝國的日漸衰亡上,而是建基在革命陣營的日益壯大上。就滿淸帝國的國力而論,一九一一年武昌革命爆發時,其國力遠超過一八九五年革命軍發動廣州之役失敗時,滿淸的歷史,康、雍、乾三朝爲興盛期,嘉、道、咸三朝爲中衰期,同、光、宣三朝爲企圖振興期。在企圖振興期中,滿淸軍隊的裝備和訓練日益增强,應付內亂和外患的經驗日益豐富;何以在改革的高潮當中,因應付川粤漢保路風潮不當,突然引動全國性的革命?實因革命陣營日益壯大...

  • 文章從歷史哲學看中國前途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嚴靈峰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历史哲学 国家统一 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

    中國現正瀕臨歷史的大變局,國家今後之爲福爲禍,爲治爲亂,當視自由民主理想之能否普及於全中國,亦卽是三民主義之能否推行於大陸各地,而蔚爲政治主流。因就海峽兩岸三十多年來生活方式的對比,已充分證明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與制度,無不違反中國傳統,是不適合於中國人民的,聽任長此控制下去,中國前途必然黯然無光,中國人民更將難以自拔。所以,我們應於居安思危,加强憂患意識;堅忍圖成,振奮蓬勃朝氣,鞏固台灣的安全,維持台灣的安定,擴大自由民主在台灣已有的基礎,使之發揮更大力...

  • 文章中國文字與中國統一大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中国文字 起源 六书 汉字特点 国家统一

    粗细、琳瑯满目,变化无穷。如怀素挑夫争道,板桥之乱石铺街,以及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虎卧凤岗,鱼跃龙门等等,意境深远,高妙莫测。至于书法之演练,更可陶冶性情,启发新知,却病延年,恢宏气度,开阔胸怀、美化人生等,在在均为我华夏文字所独擅,实为我中华立国数千年之瑰宝,非其他任何文字所可比。爱其国者,必爱其宝,是以书法之倡导,亦非仅仅文人雅士之盛事而已。四、文字语言之统一攸关国家统一与发展我国文字,由周礼见六书,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此后宣王太史㨨作大篆,秦李斯作

  • 文章西南絲道話唐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西南丝道 唐袁滋摩崖石刻 南诏政权 国家统一 历史集萃

    不可否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西南丝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关系国家统一的大事。屹立在今盐津豆沙关石壁上的一块唐碑—也称《唐袁滋摩崖石刻》,就镌刻着七世纪时期的南诏地方政权,在尝够战争的苦难后,从民族利益出发,从分裂走向统一,向唐王朝输诚归顺,受到册封的历史文物见証。碑文共一二二字,直式,左行七行楷书,第八行篆书「袁滋题」三字。文曰:「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倶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

  • 文章浅谈《两岸之路》读后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两岸之路》 读后感 国家统一 台湾政治 两岸关系

    以史为鉴,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证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两岸和解,实现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必经之路这一主题。论文第一章写的是满清王朝的腐弱无能,遭致列强入侵,瓜分中国,国土主权沦丧,泱泱大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人民本可休养生息,安享太平,但随之而来的军阀割据,刚刚诞生的共和国,又处于四分五裂的战乱之中,人民生活不堪其苦,通过北伐战争,铲除军阀势力,国家方得以统一。论文第二章安内未成,攘外胜利;蒋介石推行之安内攘外政策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