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乡共返回9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第六度返乡探亲追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回乡祭祖 回乡见闻 两岸关系

    為探視一位多年未見近親,他是年前除夕時從外地回到家鄉。我雖於民國九十三、九十六年兩度返鄉,但均未見到,心中非常想念,今得此機,乃專程返鄉乙次,好好把晤,以慰離情。三月十七日,趁一年春始,萬物齊生「春分」佳節之際,偕妻二人,由翰兒駕車,五時離宅,駛往松山機場。辦好手續,登上飛機,於七時正乘立航飛往深圳包機,同日八時四十分降落深圳寶安機場,以便等待往泰和三都圩「井岡山」機場。由於兩地班次稀少,一天只一班,錯過就得等次日。而深圳飛泰和班機(每天亦只一班),要到...

  • 文章台灣耄耋三晉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思乡 思亲 旅游

    五十年前,妻姐攜帶子女隨丈夫去了台灣,此後一直渺無音訊。八十年代以來通過多種途徑幾經周折,終於取得了聯係。今年七月十六日白髮蒼蒼的妻姐由其大女兒陪同,飛抵太原,多年的骨肉分離終得團聚。親情繫兩岸妻姐剛去台灣時,人地生疏,生活很拮据受儘顚沛流離之苦。妻姐憶道,作爲少婦,“要侍候公婆,順服丈夫,養育兒女,料理家務”,“孩子們要吃早飯上學、先生要吃早點上班”,而那時物資缺乏,燒飯很費時,所以妻姐常常是東方發白就起床做早飯,“樣樣事都得雙手不停,雙腳走動,煞費苦...

  • 文章探親紀實詩作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作者:劉建智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诗词 回乡纪实 人生感怀

    一 思乡情懐(1)辞根一去似秋蓬,落脚栖身瀛海中。梦里思亲常泣泪,何年何月可重逢。二、天降佳音——76、11、1(2)欣闻开放可还乡,荡漾心湖喜欲狂。算计宗亲酬应事,滴滴点点费思量。三、台港穿云——77、8、17(3)高雄振翼上青天,霄汉穿云不亚仙。顾视妻儿相对笑,瞬间抵港庆平安。四、漫步香港——77、8、17(4)过境香江竟日闲,三人漫步铜锣湾。洋场十里人潮动,尽兴身疲旅邸还。五、管辖有别——77、8、18(5)深圳罗湖咫尺间,两边触目不一般。同为

  • 文章探親一則(古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故乡风貌 思乡

    青山無霧似春芳,綠水有漪應秋香,魏城胡宇已不再,四牌樓閣移一坊,玉河湜,楡錢黃,故家依稀空徘徊,卻教遊子思故鄕。

  • 文章父親的小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0、81期  作者:張姿慧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父亲遗愿 思亲思乡

    父親曾告訴我們,他老家在甘肅徽縣高梨溝,兒時要走一段路去上小學,因個頭不高,常挨高年級生揍。一日放學,他拿著木棍埋伏在樹林後狠狠反擊,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欺負他。夏天來臨,只要一有空檔,他就會跟著幾個玩伴在長江支流邊練泳技。這是我們僅僅所知關於他與這個小村彌足珍貴的兩件往事。十六歲,他在下山找叔叔的途中被抓去當兵,自此與他母親分隔兩地,再也不曾回家過。父親年輕時顛沛流離,後又負起養家重責,當我來到可以跟他交談的年紀,他的身體卻垮了。病後的父親變得極為脆弱,...

  • 文章攜子回鄕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張國偀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祭祖认亲 回乡 乡音乡情

    先認中華文化名城風貌我與男孩子靜安回故鄕—垣曲縣祭祖認親;九月十七日,參加桂林、西安、北京八日經典之旅。先使一個生長在台灣二十二年的山西青年,能開開眼界,展展胸懷;先欣賞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風景之美,聞名中外的古城—西安文化之精深博大,躍爲世界的名都—北京的歷史文物之豐盛,萬里長城的雄偉壯闊,現代建設及人文風貌。但僅八天的遊覽,走馬看花,也使一個青年人增加了許多見識與新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與孩子在中秋夜(九月二十四日)離團,乘晩六時由北京開往成都的火...

  • 文章唐詩質疑之我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大樹後人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唐诗 版本 质疑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少小離家老大囘,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右唐詩第二句末一字列爲『衰』字,而非『摧』字;亦非『催』字。係吾幼年時初見於一本木刻之『註釋唐詩三百首』中。後復見之於民初上海中華書局之一排印本中;內載淸乾隆年間蘅塘退士原編。本人迄今尚保存此本,以年輕時曾爲我髮妻丁秀庭女士所共咏,故珍藏不失,藉留紀念;屈指已七十餘年矣。又曾記幼時父師等授咏此詩,亦以『衰』字相敎;並囑其讀音應如摧字云云。茲在韻書如『詩韻合璧』,及『詩韻集成』之舊木刻本中,皆...

  • 文章桂花頌——淡雅桂花飄香 心境自然甘醇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桂花颂 回乡探亲 感谢服务

    清文人李漁說:「秋花之香者,莫如桂花樹,乃月中之樹,香亦天上之香也」。又說桂花及其果實,自古被稱爲「天降靈實」。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濃,不能兩兼。惟桂花清可滌塵、濃可透遠。一叢開花,鄰牆別院,莫不撲鼻聞之。然則,庭中若有如此清麗典雅,飄逸幽香之桂花作伴,心境自然恬適爽朗,怡然自得其樂。桂林桂花,遐邇馳名。筆者雖曾數次返鄕探親,或結伴大陸旅遊,經過桂林小住,但都不逢時,見樹不見花。來年「八月桂花香」時節,一定專程回去,盡情觀賞和享受一番。(注:筆者第四次返鄉...

  • 文章立碑紀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石臨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为父立碑 怀念亲人

    這次回籍,說是探親,不如說是立碑,因爲一九九〇年,舊曆九月廿六日先父去世剛好卅週年,而臘月十二日又恭逢先父百年誕辰,所以決定在這個雙重的紀念日子,回籍謁墓立碑,順便探望高齡的母親與親友。三年前,因受同事返鄕爲先人立碑的影響,提出爲先父立碑的計劃。那時與五弟玉生闊別四十年後初會於香港,當即議定於次年爲先父立碑,並囑五弟以一年的時間辦妥立碑的籌備工作,到時候我們趕回去擇日立石,以資紀念。大陸上對祭祖掃墓今已淡化,對於立碑之事並不熱衷。當時五弟與我久別重逢,不...

  • 文章故鄉處處風光美 秋高氣爽好諞閑(聊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恩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民俗文化 谝闲

    在山西晉南一帶,每年秋季,是莊戶人家最爲愜意的時節。辛勤勞作大半年的莊稼人洗去汗塵,開始聚在村頭巷尾,鄰里炕頭,或伴著漫漫長夜,或趁著綿綿秋雨,海闊天空,古今中外,諞起閑來,不亦樂乎。每當此時,從台灣探親回來的衛先生也興致勃勃加入到鄕親們的諞閑的行列。諞閑即聊天,晉南人好諞閑由來已久。往日歲月,人們諞梁山,話聊齋,說西遊,論三國,傳統文學,古典戲曲,神話傳說,域外新聞,全拿來作爲談資。晉南悠長久遠的歷史,積澱厚重的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民衆。別看莊戶人平...

共92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