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四川大学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立四川大学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9期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四川大学 图片 本部

    成都國立四川大學校區,沿錦江江邊綿亘十餘里,建築宏偉,風景壯麗。本圖爲校本部所在地。

  • 文章国立四川大学史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四川大学 校史 教学环境 校舍 设施

    国立四川大学系民国二十年十一月九日,合并前公立四川大学,前成都大学,与前成都师范大学而成。在前三大学中,公立四川大学之历史为最久。盖自满淸季世,学制维新,四川即有仕学馆,藏文学堂,存古学堂之设。仕学馆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由川督锡良承旨改办四川法政学堂,分官绅两班。存古学堂于宣统三年接收官印刷局所存尊经锦江两书院书版,并先后征募旧籍图书,于时庋藏图籍,称极盛焉。藏文学堂于民元改为四川省城官立方言学堂,旋改为四川省语文专门学校,其后辗转变革,名称众多,至民国

  • 文章悼王純碧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0期  作者:鄭秀卿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王碧纯 四川大学 教育 悼念

    七月十五日是一个灰暗的日子,那就是纯碧姐去世的一天。但我得到她的死讯,是十八日晚上,于散步的时候会着文守仁兄时所听到的。他说:王纯碧委员去世几天了。我当时听到这些消息,眞如晴天霹雳。我的耳朶该没有听错吧?但内心甚为悲恸!当晚通夜不能成眠。是不是好人不长寿?是不是上苍不让一个正直有为的人好好的活下去?我与纯碧姐虽是四川大学的先后同学,但我以前并不认识。到了台湾以后,因同学及同鄕的关系才常相往返。她作一手好菜,常请我去玩。她还有一位好朋友国大代表吴秀瑛女士

  • 文章名二子説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5期  作者:穆濟波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穆济波 四川大学 乐西公路 诗词感怀

    衰宗薄祚,自予兄弟以上,宗支又复零落。上念祖宗禋祀之虔,谁为继者?中心恻怛,莫可为怀。族子文钊,少随学业,长共往还,宜可入嗣,而厥兄逝后,家仅单丁,寡母孤儿,相依为命。¬■在峨嵋四川大学,文钊曾介其友无锡江生浩哉,自南充经成都,徒步千里,待予左右。观其蹑芒屩,负幞被,杖藤戴笠,不假舟车,以登靑城,访离堆,跋渉岷峨沫若为快,翛然有徐霞客之风,固一刻苦自励之士。而助成友人学业,则倾所蓄千金不吝,何其自奉薄而与人之厚也。时乐西公路方始鸠工,役者盈千,不无冻馁

  • 文章四川与四川大学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期  作者:張羣 出版时间:1963-02-01
    关键字: 人文历史 四川大学 国家建设 人才培养 社会风气

    编者附识)本刊函请张羣先生惠赐鸿文,承一月十日覆示:「大函诵悉,承嘱撰文,至感雅意。惟日常公务太忙,殊苦无暇构思,因忆行箧中藏有三十二年在四川大学讲演「四川与四川大学」一稿,其中所述四川历史入物与自然环境,四川人的性格与风气,及建设四川所需要的人才各点,似尚有当于贵刊阐扬四川文物之旨,用将原稿抄奉,请赐刊登」等语,谨为注明,并致谢忱。今天贵校擧行 国父纪念周,本人应邀来讲「四川与四川大学」这个题目。看见各位靑年同学,济济一堂,精神蓬勃,非常快慰。因此涉

  • 文章王純碧女士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3期  作者:鄭秀卿  出版时间:1967-11-01
    关键字: 王纯碧 遂宁县 福音堂小学 华美中学 四川大学 四川省妇女会

    毕业川大时,年仅二十岁。她说她那时以自己身材矮小,稚气甚重,不敢任教中学,乃到成都城南小学教初一新生。以教法新颖,成绩特优,为前来参观之成都省师校长宋大鲁所激赏,坚邀到该校任教,并主持教学研究会及示范教学等,先后两年。旋因内江鄕村师范学校发生学潮,教育厅派她前往整理。她任内师校长三年,增建校舍,开办农场,改良教学方法,争取学生公费,学校风气,大有改进。以胃病请辞,改任四川省立教育科学舘专门委员。民国三十一年,到四川大学任讲师兼训导,三十二年专任师范学院课程

  • 文章沈文英女士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7期  作者:鄭秀卿  出版时间:1968-03-01
    关键字: 四川妇女界人物 沈文英 四川大学 邓文仪 碧潭乐园

    旋转入四川大学,住经济学系。以成绩优异,而风仪秀逸,在川大时有川大校花的美誉。沈女士于毕业后留任川大助教,幷曾任战区四维小学校长。民国三十六年举行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她参加竞选,当选其原籍巫溪县的代表。沈女士的夫婿是邓文仪先生。邓先生湖南醴陵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民国十四年,幷奉派苏俄留学。返国后历任今总统蒋公的侍从参谋,侍从祕书等职。抗战军兴,中央军校迁至成都,邓先生任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兼成都行辕政治部主任,他与沈女士由相识而至于结婚,就在这个时候

  • 文章涂故教授序瑄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6期  出版时间:1970-11-02
    关键字: 涂序瑄 留学日本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学术著作 因病去世

    国立四川大学广求名师,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应聘前往成都,出任国立四川大学教授者三年。于民国二十五年秋,赴南京教育部任特约编纂,抗战军兴,仍从事硏究。民国二十八年秋,赴云南澂江,应国立中山大学之聘。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出任陜西政治学院教授兼教务长。时程天放先生新长国立四川大学,邀约先生返四川大学任教。民国三十二年春夏,又应四川三台国立东北大学之聘,讲授史学。是年秋,前往陜西城固国立西北大学史学系,任教三年。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国立兰州大学新创,辛校长树帜,挽先生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