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嘉应五属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嘉应五属建制演进谈到同鄕会会徽的意义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劉昆祥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嘉应 建制沿革 同乡会会徽 紧密联系 精神

    嘉应五属,一般简称为梅、蕉、平、兴、华。然而,历史考证显示,五属各县设置的先后顺序如下:一、兴宁设县于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公元三三一年),距今民国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一千六百十五年,曾称为齐昌县。二、程鄕(梅)设县于南朝时,南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四七九年),距今民国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一千五百零七年。三、长乐(华)设县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一〇七一年),距今民国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已有九百一十五年。四、平远设县于明嘉靖四十三

  • 文章大陆重光后嘉应五属的开发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潘煥昆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嘉应 海外客家人 开发设想 经济评论

    我们嘉应五属各县,由于地处广东省东北部的岭东地区,山多田少,人口稠密,谋生不易,因此多远出外洋谋生,南洋各地均有我们客属同胞的踪迹。在印尼、马来西亚尤其占华裔人的多数。印度、缅甸、南非、模里西斯等地的华裔人,也以客属人居多。先代的侨胞多数是凭着一条裤带,也即是赤手空拳出门打天下,在侨居地克勤克俭,至少辛苦十年以上,才能奠下小康的基础。有了这一点基础之后,便囘到家鄕将家眷接来,未婚的则娶了一房家眷接到侨居地过日子。对于留在家鄕的父母、祖父母或未接出去的妻小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