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 自我保健之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健康 运动 行善 合理膳食

    甲、老年人要有3个半分钟,3个半小时的观念许多人白天血压正常,晚上容易心肌缺血。早晨醒来,不要急速起床,要1在床上躺半分钟;2坐起来后又等半分钟;3两条腿垂在床边又等半分钟再下床来,就可避免猝死、心肌梗塞、脑中风。3个半小时,就是1晨起运动半小时;2中午休憩半小时;3晚上6—7点慢走半小时。乙、学到老,才能活到老:健康四大基石一、合理的膳食;二、适度的运动(长寿者没有懒汉);三、戒菸限酒、;四、心理的平衡。如此,平均寿命可以延长十年以上。丙、万般由心相由

  • 文章必有福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汪雨舟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行善 易经 处世哲学

    易经这部书开头第一章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个家庭能够经常做善事积善德,那就可以享长久的福,不但本身有福,还有多余下来的福,可以传到子孙能享到,所以称为「余庆」,照易经上的道理讲起来,上天为人立命,但不能完全拘束于人的,一个人所遇之苦乐境界,并无其固定不变性,只看个人之意念与行动,是是恶罢了。其念在,自然步向乐的境界,如念在恶,自然会碰到苦的境界。因为行最乐,是极自然的事,而且行可以趋吉避凶,所以一般人都知道行是做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只是

  • 文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碧果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人性 人生感悟

    如果,在人生舞台上的剧情中,仅只三位重要的角色,真、、美。那麽,我会毫不犹疑而肯定的说:三位都应该是主角。但只不过我认为「」的戏分,可能较之其他两位主角重要一些而已。「人之初,性本。」是的,每个人虽是如此,可是,在我们生长的过程中,因其生存的环境、敎育、生活、工作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而我们就不得不时刻警惕自己,甚至于鼓励自己向「」贴近,半步也不能远离它。不然,附有各种花招魔力的「恶」,就会悄悄的向你走近。——「」应寝在我们思想的心房,哺育

  • 文章子的艺术生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0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虎痴 艺术家 救国

    民国二十九年九月杪,艺术家张子,漫游欧美,载誉归来,旅次香港,叶遐庵(恭绰)做了两首诗送他,是这样的:越海横担道义归,欧风美雨墨痕围;山君貌出形如许,神笔宁劳上将挥。顾影休惭画不成,高谈犹许气纵横;负嵎出柙却休问,同祝人间老复丁。那料他在十月中囘到祖国,一病不起,这画虎驰名的一代艺人就成了历史的人物了。他名叫泽,四川内江县人,先世原居广东番禺,他的曾祖到蜀中做官,便变成蜀人了。祖父曾任南溪敎谕,他的父亲也是个儒生,祖母曾太夫人精硏六法,能够画一手出色

  • 文章給愛妻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陳振遠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悼亡妻 乐善好施 忏悔

    辛苦地付出,我就会潸然泪下!玉兰,您是位心地善良,慈悲为怀又乐好施的人。当民国七十六年元月,我奉调任台东县警察局长时,您担任台东县警局妇联会主委,您为了救助台东山地贫苦原住民及孤苦之老人,到处募款及衣物,您还经常不辞辛劳,率同有关同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挨门逐户致送慰问金、食米、衣物、棉被等。获致各方好评,您为台东县做了一件空前的善举,为政府及警察争得了民心,令人敬佩,我很感激您!我从事警察工作四十三年之久,工作地点经常调动,我们夫妇聚少离多,由于有您这

  • 文章不倦的桂登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吳仕飛 吳大廣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桂登巨 乐善不倦 义行善举 洗心桥 乐善桥

    桂登钜字瞻林,江西九江人,生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屡试不第,故终身乃一秀才也。虽与仕途无缘,但其乐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助人解难,从不望报,深受百姓敬仰,赞为善人。九江知府秦勇均还特制「乐不倦」一匾赠之。桂登钜的义行善举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一、修闸鎭洪魔 乡民乐安康九江县洗心桥堤(现为港口街镇)频临长江,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并建有堤闸,至清乾隆初年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由于洪水冲刷,年久失修,闸已倾倒,一到汛期,长江水位升高倒灌入堤,致使堤内

  • 文章曾國藩之冰鑑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謝光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冰鉴》 曾国藩 知人善任 用人之术

    昔年尝闻先大父言及曾文正衡鉴羣伦,而尤精于观人之术,并著有冰鉴七篇,惜全集未收入。二十六年秋七七事变,笔者窜身入湘,偶于长沙书肆中见之,迺购而归,细阅一过,深觉其持论正大而谨严。且与术者有别。是篇共分七章:神骨第一、刚柔第二、容貌第三、情态第四、须眉第五、声音第六、气色第七。曾文正一生事业均从『知人任』四字做出,尝云:『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外,无一事可恃』。又云:『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又云:『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于此,则知文正所述冰

  • 文章孟子論人性——讀書隨筆之一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劉德宣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孟子 人性 性善论 读书随笔

    孟子与吿子论性:吿子主性无分于善恶;孟子则主性。吿子说:「性犹杞柳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卷。」又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故「人性之无分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性之定义为何?吿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其义乃谓性是人的知觉运作,与甘食悦色之不期然而然的机能,原如杞柳、湍水之自然,无分于善恶,故人性原是「无无不善」的。孟子主性,吿子章句以下阐述颇多,综括其义有三:一、性本然为善孟子辩正以杞柳为桮

  • 文章用人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趙其文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人尽其才 知人善任 量才器使 领导能力

    在求贤诏中所说:「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者而成名。」用人的最高原则是「知人任」,所谓「知人」即能正确辨识眞正的人才;所谓「任」,是指用的「适才适所」。换言之,如果识人不明,即无法达到任的效果。处于现代民主开放社会,政府用人,尤其是身负重任的高级公务员,更要考量很多层面,例如舆论的反映,社会的主流意见,与民众的期待等。但是由于各人考量的角度不同,以及对所用者认识的程度各异,因而对所用者是否适当,便有各种解读,难以尽如人意。以此次马英九先生

  • 文章警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一成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恶与 警示语 生活启示

    打人骂人,贪财妄取,一般人都认为是恶。敬人礼人,廉洁有守,一般人都认为是。其实这些行为,都不一定就是恶或者是。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他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才能了解何事是?何事是恶?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