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商鞅变法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遂以彊」的商君思想研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柳雲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商鞅变法 准绳 曉諭原則 功效原則

    有上也;然则天下之乐有上也,将以为治也,今有主而无法,其害与无主同;有法不胜其乱,与不法同。天下不安无君,而乐胜其法,则擧世以为惑也。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所谓「辟以止辟,刑期于无刑」,(书经君陈)亦古代立法之旨,未可以严刑峻法苛责商君也。2平等原则商君曰:「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

  • 文章以刑去刑論世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榮樓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商鞅变法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法家学说

    公孫鞅之法也,重輕罪。重罪者,人之所難犯也,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離其所難,此治之道也。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亂不生也。是故公孫鞅曰「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無罪畏罪,有罪避罪,人之常情也。孔子爲魯大夫,人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哀公懼,自將衆趨救火,衆不從,逐獸而火不救,乃問仲尼,仲尼曰:「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償,此火之所以無救也」。於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遂獸者,比入禁之罪」,...

  • 文章中國士人的政治理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中国士大夫 政治理念 商鞅变法 管仲的主张 政治文献 北宋的文治

    训练军队;士农工商各守专业,精益求精;甚至利用「老马识途」解除迷路的困惑,识别人才,因才器使,更是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出令必顺民心,如「牧民」篇所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这眞是大政治家风范,因而能上下一心,成就齐桓公的霸业。另有一点,他特别推举有胆量,不怕死,敢于犯颜直谏的鲍叔为大谏之宫。实为监察制度的先导。与郑子产「不毁榔校」,重视言论自由的良法美意互相辉映。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始皇能灭六国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