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唱和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唱和」七律五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顔景和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诗词 唱和 人物感怀

    一、歡度敎師節—步劉慶賀君原韻卌載辛勞不計名,耘鋤常握喜躬耕。傾斜北斗驚窗影,清唱雄雞歎室燈。桃李枝盈皆碩果,棟梁林立盡華英。萬千廣廈連天宇,佳節謳歌樂此生。二、答謝贈詩並步原韻離蘇援魯莒爲家,執敎登壇沐早霞。弱冠精心栽幼樹,暮年著意賞新花。常邀詩友尋章句,時領兒孫種豆瓜。雪裡詠梅眞趣在,淡嘗美酒再呼茶。三、敬和陳硯雲吟長《慶祝歐亞大陸橋全線開通》原玉家鄕橋拱亙長空,蘇魯雖遙路自通。廣結詩朋越南北,喜交摯友各西東。千封書信冰心潤,一片親情暖意融。獨善清齋...

  • 文章紀東坡生先與吳復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陳瞻園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苏东坡 吴复古 往来唱和 文公庙碑 祭文

    東坡先生被謫嶺南,宦轍歷惠州、瓊厓、儋耳,後移廉州,徙永州,雖未到過潮州,但他却和當時潮州先賢的吳復古(子野),有着一段很深厚的因緣。不過因爲事祇關係一地方的文獻,故默而不彰,不大爲人所週知,爰爲表而出之,以光先賢潛德,或亦不失爲一項很好的談助。按吳復古,字子野,粤之揭陽人,生於宋代,和東坡先生差不多同時。在潮州方志上,列隱逸傳。其人志趣高超,父宗統曾官翰林院侍講,依例他該蔭得皇宮敎授,可是他不求仕進,讓職給庶兄。丁父母憂,廬墓三年。熙寧間,離家室,別妻...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8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乡讯 集锦 防空洞 知行学会 唱和诗

    老幼,漫甘茶粥坐西风。」时市府组茶粥队赈慰难民,故末句及之也。九三、知行学会唱和诗余师蒲仲山先生诗,前已略为介绍。先生有文学天才,尤工诗,颇自负。尝谓其字「仲山」,乃兼取「仲尼」与「中山」两大伟人之字合成。又云:「诗至江西诗派,工巧至极,不可复进,非变不可;如仅学之,优孟衣冠而己。」故先生非不知山谷诗之工,而未尝一效之者,欲自出机杼耳。壬申之岁,先生与诸及门弟子组知行学会,讲述阳明学说,风雩浴沂,余事为诗,至今思之,犹记一二,为补录,聊识鸿爪云尔。晚秋郊游示

  • 文章李白遊覽黃鶴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黄鹤楼 诗歌唱和 历史故事 李白 崔颢

    相傳李白曾去遊覽武昌的黃鶴樓,看見那裡風景美好,想題一首詩在壁上,正當吟哦之際,發現崔顥已在壁上題了一首詩,而且寫得非常好,令他嘆爲觀止,以爲無法勝過他,氣憤之餘,遂亦寫了一首絕句:「一拳槌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後來有個和尙來此,讀了以後,續題二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另一個和尙在後面批道:「酒逢知己,藝壓當行。」李白因爲不能寫黃鶴樓詩,但又不肯就此罷休,於是仿崔顥的筆法寫了一首:「登金陵鳳凰台」:「...

  • 文章零星的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人物评价 区域文化 乡野趣闻 对联唱和

    (三十五)有色眼鏡曾記昔年在上海美專學國畫時,因國畫系有「詩詞」這門功課。同系中江南人多,但彼等有點三脚貓,就大吹特吹,一向瞧不起長江以上的人。有一次彼等詩社用一隻下聯懸賞:「無錫錫山山無錫,宜興瓦茶壺。」並註明上句「無錫錫山山無錫」,已有舊對「平湖湖水水平湖」。現在祇徵下句。我因彼等江南人,一向輕視江北人。偶爾靈機一動,寫出「日照苧麻網」。拿去應徵。目的不在得獎,而是讓彼等知道江北也有吟詩作對之人。誰知彼等始而驚訝,繼而搖頭:「日照,要是地名才行啊」?...

  • 文章中華詩詞在天柱中學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楊再將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天柱中学 唱和诗 艺文选粹 散文诗联

    的超前意识啊!在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这百多首诗一一披露出来。我只把他们唱和的部分分为四组共计八十五首,加以整理列印成篇,在可能的情况下,希望《贵州文献》登载出来,以飨读者。从这些唱和诗中,不仅可以看出他们的国学功底,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他们的唱和,诸如世态、人情、友谊,时局、事业、生命等等,均能透过心灵的感光清晰地显影出来,从而获得真实的历史认知。俄国作家别斯罗涅夫说:「作品是一代风尚的写照,将为后世所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四组唱和诗是天柱中学的四组诗

  • 文章懷念陳定山先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0期  作者:陳蝶衣  出版时间:1985-06-01
    关键字: 东南亚文化访问团 台湾省文艺作家协会 陈定山 诗词寄友 诗篇唱和

    报载消息告诉了我:中华民国台湾省文艺作家协会组织的东南亚文化访问团,一行十六人已先后访问了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并来到了香港。由于书画家名单中有陈定山先生,打听了一下,方知定山先生并没有随团来港。当然,定山先生已是八十九岁的高龄,惮于跋渉应属情理中事了!海天遥隔,十分怀念这一位文化界的健者,艺坛上的国之瓌宝。过去,我曾屡次敍述与定山先生的交往,以及他的见赠之作,也记下了我与他的唱和之什。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种珍贵友谊的写照,是我亦幸而拥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