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芳吉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白屋嘉言(江津吴芳吉碧柳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江都任中敏錄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白屋诗人 语录

    甚者!以是吾侪责任之艰钜,驾乎孔子、释迦、耶稣、苏格拉底而数倍之矣!力既不胜,而又强欲任之,则其悲痛应为何如!(十一年与吴雨僧)人才之出,各有其境。自古文章杰出之士,莫不由饥寒困苦中得来者。以文章系于性情,欲使性情之深厚诚挚,惟饥寒困苦最足磨炼而培养之也。七岁即以家难飘流于外,为奴行乞,不得一饱,二十年矣。此二十年中,惟年十三至十六时,读书北京淸华学校,为生平快乐无忧之日。过此,则世变日亟,而苦亦愈甚。忆弱冠作客海上,曾连月不能再食,食亦惟粥而已。时

  • 文章白屋嘉言㈡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0期  作者:江都任中敏錄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语录 道德 文化

    江津吴芳吉碧柳撰今之世,无过于瞽瞍之顽,与象之傲矣。舜处之以完其孝弟,吾人处之而不自适其天,何也?非世之足伤,吾人之气量学行有未到耳。(五年与吴雨僧)世道之衰微,非一人致之,众人致之也;非一时致之:百年积之也。吾祖若父之先,己有之矣,吾人为子孙者,诚宜有以复之,有以掩之,一人之力不足,积人之力赴之;一时之力不足,积年之力为之。安知尧舜治世之不可复,汉唐文明之不可齐?(五年与吴雨僧)立身处世,只求同流而不合汚。其第一步功夫,当先问自己究为何如人,行何如事

  • 文章吴芳吉先生遗墨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4期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乡贤遗墨 影像资料

  • 文章吴芳吉先生的著作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碧岑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吴宓 诗集 年谱

    江津白屋诗人吴芳吉先生,与其挚友陕西吴宓,曾有合刊「两生集」之议。据民国十八年先生自编「白屋生诗稿」,在其「辑编大意」中谓:「民国十四年秋,某在北京与长兄吴宓,拟将二人诗稿合编付印,倣英诗人丁尼生T ennyson两兄弟集Poe-ms by tuo brothers之例,名曰两生集。后以人事蹉跎,迄未得就。近见天津大公报文学周刊载称:此集将于年内出版,而某之一集,都为十三卷云。故某弱岁以前,及此稿以外之诗,胥载该集中矣。」两生既决定合刊诗集,柳

  • 文章于右任先生读白屋集书后手稿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2期  出版时间:1968-08-01
    关键字: 于右任 书后手稿

    (欄藝文期本見明説)

  • 文章詩文名家天下揚(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王昙 诗文名家 中国公学 重庆大学

    致泯没,也是値得去做的事。吴芳吉,是四川省江津县人。字碧柳,因常自署白屋生,故人们尝以白屋诗人称之。他生于民前十六年五月,卒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享年仅三十六岁。哲人易萎,令人不胜哀惜。但在他短短卅六载的岁月中,却有其不可磨灭的成就,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轶事。尤其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以中国文学发展演进史观之,自有其很高的价値,也是不能否定的价値。他的作品,别具一格,为传诵一时的「巴人謌」,「护国巖」,以及「婉容词」,「加蒲拉拉」…等等,都有其独创的风格。其

  • 文章吴芳吉「献骂我者」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拾慧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白屋先生传 成都 作品 选摘

    忠恕且矜哀。文章自有眞,谤议徒为扰。李诗投厕深,韩文曳碑倒。迄今千载余,何尝一字少。我行不足观,我言不足宝。行鲜苦言多,工夫犹外表。愿君进蓬勃,愿君怀高邈。胜义泯寃亲,君好亦吾好。送吴芳吉先生之蒙古芳吉先生,今朝离去成都大学,往蒙古去寻诗意。生徒等屡挽不获留,因步先生献骂我者原韵,作成此诗以送别。感师长麻我,谢师用鸠毒。书此注起居,余意复何酷。学校如栈房,师意那可拂。黑暗不敢道,惟有相向哭。如师厚脸皮,惟有一驱逐。黑暗顿光辉,学生欣然乐。苟师翩然去,立地可

  • 文章清華大學出身的四川學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4期  作者:顧沛君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向理润 李先文 胡光麃 清华大学

    「国际政治」、「史太林小传」。吴芳吉:字碧柳,别号白屋生,江津县人。淸华肄业,以诗文名时,与陕西诗人吴宓交好,称「两生」。曾任西北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校敎授,自编有「白屋生诗稿」。逝世后由吴宓编成「白屋先生遗书」刋行。(编者按:芳吉在淸华肄业期中,以反抗学校不合理措施为学校所开除。其自撰年表中,因吴宓留其任敎淸华大学部,有「某以淸华无理开除我等,不欲为仇仇效奔走」之语。)泽湘:字醴泉,成都市人。留学美国,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北平师范大学

  • 文章則學齋叢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6期  作者:懷清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护国岩述》 蔡公松坡 章太炎 慈禧太后

    白屋诗人「护国巖述」白屋诗人吴芳吉所撰「护国岩述」,成于民国八年一月,诗前附有短序,发表于新羣杂志。民国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北京晨报副刊,重刊此诗,以是月为蔡松坡逝世十周年之辰也。原诗序前有芳吉补序一段,诗后有芳吉自注「备考」及「晨报副刊记者附语」一段,为此后集所未载,足供硏究本诗之参考。补序云:「吾自民国五年归蜀。适护国军事方平,国内外友人,争来书相嘱,以斯役为民国史上最有价値之战争,因命我亲赴蜀南一行,以考察当日实象,而为诗纪之。以其万山阻隔,伏

  • 文章吴芳吉先生逝世经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8期  作者:周光午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逝世经过 刘柏荣 书信 教育事业

    吴芳吉先生逝世致海内师友公函敬启者:当白屋先生之噩耗一旦传出,直如半空霹歴,莫不震悼失声,至有不信其消息为眞,而再三苦询之者。叹恨之深,无平日知好及志行异趋者皆然。呜呼噫嘻,请告海内师友,白屋先生其终于五月九日午后一时与世长辞矣。其得疾前后,及去年来办学情形,有吾师湘潭刘柏荣先生(朴)致成都大学双流刘鉴泉敎授(咸炘)书,述之綦详。兹录之于后,为关心白屋先生者垂览焉。「五月十八日。朴曰:鉴泉二十四兄足下。初六夜离渝及初七哺到津(江津)两缄,必后初九哺电讣达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