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醫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创滋阴学说的名医朱震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東漫叟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朱震亨 金元名医 滋阴学说

    朱震亨,字彥修,號丹溪。婺州義烏人,(現今浙江省義烏縣)。生於元世祖至元元年(西元一二八〇年)。朱震亨智慧很高,從小就聰明異於常人,喜愛書籍,念書時可以日誦千言,過目而不忘,深得父母歡心,因而朱震亨的父母決定培植他硏究學問,希望他能走上仕途,爲朱家光耀門弟。他的父母不惜花費巨金,延聘賢儒,來敎導朱震亨的功課。靑年時期的朱震亨,學術已經紮下了根基,尤其對周敦頤、程頤以及朱熹等的道學,很有心得,如果參加科擧,對朱震亨來說,應無難關,而且未來的仕途,可能是一條...

  • 文章孟城名医马文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69-08-15
    关键字: 马文植 孟城名医 慈禧太后

    有淸一代,我孟城名医,得名列淸史传记者,马文植为第二人,可见其医名之盛。淸史载:「马文植,字培之,本姓蒋,祖习医于马氏,遂从其姓,世业医,尤精外科,同光时负盛名,孝钦后有疾,尝奉诏入诊。奄人索贿,急,辞归,著有医略存眞。」据吾鄕硕儒恽士毅先生称,马培之原是孟城东门城外约一华里之蒋巷里人氏,确本姓蒋,与城内马家乃属甥舅至亲,马氏乏嗣无后,培之改姓马,是因他承继母舅家宗祧之故,并非因「……祖习医于马氏,随从其姓……」。此说当为可靠,因我鄕外甥承继舅家之风,向

  • 文章111岁 温州人瑞——名医陈梅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6期  作者:馬允元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陈梅豪 名医 教育 人物生平

    九月十九日,陈梅豪医师逝世的消息在温州传开后,《温州都市报》于九月二十一日在第一版刊载了他夫妇俩生前的彩照(夫人朱德音享年九十三岁,先于五月份去世)并以显著的标题报导说:「跨越三个世纪,行医六十余年,家族五世同堂,一代名医陈梅豪辞世」。报导内容说他:「是温州市目前最长寿的老人之一」。陈梅豪世居平阳县城东门。一八九五年五月,出生于一个基督徒之家。教友们发现这个孩子秉质聪颖,头角崭露,系很有前途的可造之材。小学毕业后,由平阳教会保送他进当时由英国人创办的艺文

  • 文章張仲景學術的個案(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仲景針灸法的特點⑴在仲景的著作中,與針灸法有直接關係的條文達六十九條之多,其中「傷寒論」爲四十三條,「金匱要略」爲二十六條,其條文內容分類見於下表:註:誤治中有二條同時談到溫針與火逆,故算四條,因此總數爲七十一條。其中使用穴位的部份,傷寒論中有十八處,金匱要略除與傷寒論重複者外,尙有九處。若按其原文所指及後世醫家所補釋的穴位名稱,既有期門、巨闕、歷兌、足三里、風池、風府、大椎、身柱、肺俞、風門、肝俞、大溪、鬲關、關元,氣海、百會、建里、中極、幽門、交信、...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鍼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乃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逊辈非不才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如上述有种种书名及其卷数,记载于高湛养生论三十六卷,张仲景之原本十六卷,或与校定于宋代的十卷相异,谅系并论伤寒杂病的缘故亦未可知。隋唐两志载张仲景方十五卷,是否仅伤寒或并论杂病,仍属不明,但引用外台秘要,并论伤寒与杂病合十八卷,隋巢元方的病源候论,虽引伤寒论文,却未记载张仲景名。又唐孙思邈著千金方后,取得伤寒论,收录于千金翼方,故隋唐间传抄本甚少,惟被引用于病源候论,千金方与翼方,外台秘要等,可知巢元方,孙思邈,王叔和等名医对此书皆有高深的评价

  • 文章鄕人片羽

    来源期刊:《闽聲》 第34期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中医 福利委员会 福州名医 联谊会

    资深优良享誉闽台的中医师,近获台湾省中医师公会颁发荣誉奖状,亲友们纷纷登门道贺。△陈氏为三代世医早年受业于福州名医郑孝铭门下。而立之年即在福州市及连江县等地悬壶济世,擅内科、妇科、小儿科、痘疹科、并专治瘴疟、湿温、败肾等症。陈老先生于民国三十六年来台,前后行医垂四十余载,活人无数,现年虽七旬,精神瞿铄,步履尙健,尤以对我国国粹的中医学理,有深奥的硏究。济世为怀,贫不计资,深受佳评。

  • 文章孟城名医费伯雄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69-09-15
    关键字: 费伯雄 孟城名医 谢绝应诊 传奇轶事

    中华大字典孟城条所载「孟城,明嘉靖间,以防御倭寇,筑城河上,名曰孟河堡,亦曰孟河城孟河营。堡中人都(恐系「多」字之误)业医,淸时名医费伯雄、马文植皆出于此。」经査明史列传方伎篇,无孟城名医之记述。光緖五年重修之武阳县志,淸代以前,亦无孟城名医之传记。由是观之,一、孟城名医之由来,始自淸代之费伯雄马文植,当无疑义。二、孟城为孟河城孟河营孟河堡之简称,是点而不是线;孟河则是运输兼灌漑之利的一条河流,是线而不是点。故称之为「孟城名医」则可,称之为「孟河名医

  • 文章張仲景學術的個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针灸法 《金匮要略》 《伤寒论》

    ㈠相輔相成的針灸法仲量的針灸法,在他醫療或著作的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它不失爲仲景醫療體系重要學術思想的一環。從醫學的思想觀念上說,仲景針灸法不但直接繼承了「內經」的思想方法,而且開創了後世醫學家的廣闊道路。他的針灸法和他的著作一樣的愼審,言簡意賅,取穴精微,以經絡或穴位爲主要治療疾病手段。當然還包括「灸」以及其他藥物的配合。針灸方藥相輔相成⑴精湛的針灸手法:據統計在「傷寒論」中,與針灸有關的條文約佔條文總數的百分之六·五。與方藥直接有關係的條文約佔...

  • 文章淺談華佗的運動養生理論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作者:黄清談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名医华佗 运动作用 养生要点 理论来源 理论比较 实践检验 完全正确

    中华养生学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华佗的运动养生理论,是中华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华佗华佗,东汉名医,青少年时,目睹官场腐败、苍生苦难,无意仕途,立志行医以治病救人。他认眞钻硏医学典籍,虚心吸取民间治病经验,因而精通内、外科、妇科、小儿科,尤其擅长针灸和手术。倡导运动养生理论并身体力行。创立「五禽戏」,流传至今。首创麻醉药「麻沸散」闻名于世。「华佗」这个名字,已成为「神医」的代名词。2.华佗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