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同学回忆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豫葆同学在协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蔡榮宗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协和大学 豫章高中 往事追述 同学回忆

    兴国 蔡荣宗我是一个道地的鄕村子弟,家庭并不富有,能有唸大学的机会,也可算是命运之神照顾吧!一九四三年,我在豫章高中部毕业,参加虎岗夏令营。结训后,没有报考大学。翌年,得悉协大委托母校在家鄕兴国招生,我瞒着父母,参加了考试,侥幸录取,又得到服务军旅的五叔支持,父母亲才勉强准许我前往福建闽北部的邵武注册入学。在家将盘缠行李一切筹备妥当后,邀约了先我一年考上协大的同班同学陈荃、黄后昆同行。从兴国搭乘公路汽车启程,经江西省的宁都、广昌、南丰,夜宿南城。时値南城

  • 文章广西航校同学印象记(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广西航校 故人往事 同学回忆 学生生平

    陆光球队长伤愈回队,从孝感率领黄莺,莫大彦、黄名翔、周纯、江秀辉等急赴南昌支援。当日敌机批数甚多,自各方进犯。我机队在高空警戒,见上下均发生战鬪,学长见低层有我单翼机,正被敌九六式驱逐机啣尾攻击,情况十分危急,遂纵身下去相救,敌机立即放弃攻击逃脱,学长不幸,却被另一敌卯上,因而中弹阵亡,座机直冲到地。得救之友机,乃俄志愿队指挥官,经查明后,知是学长舍身相救,当即飞汉口向委员长蒋公面报,并请优卹。学长乃我航校佼佼者之一,师长垂爱,同学敬佩,本人感于情谊,曾为文

  • 文章广西航校同学印象记(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广西航校 故人往事 同学回忆 学员生平 抗日战争

    即传情报,全队起飞迎战,除击伤一架外,座机中弹,迅即急降,迫落郊外,机毁、双腿折断,流血过多,送院,不治身亡。学长许身报国,得赏宿愿!正所谓:「求仁得仁」。他这种感人的行为,至令人怀念!十四、倪世同学长倪世同学长系广西桂林人,民前一年生,性温和率眞,喜交游,身高中等,不拘小节,能唱几出桂戏,常为票友,好烟酒,每飮必醉。民国二十年参加航校第一期飞行,毕业后,派机队见习及任飞行员,民国二十五年机队扩编,调飞队敎导第二队当飞行员,二十六年改为中央空军第三

  • 文章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裏革命史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韓兆岐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同学回忆 革命史料

    她们是不到校本部来的。即此,张宗昌为本省军事督办后,曾被派员澈查,是否男女合校的啊。二十二年改名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自后专办高级部,初级部另由省立鄕村师范学校代替了。直到抗日战事爆发,敌人大军压境,始行停办。前后经过二十有六年,培育三科三部的师资,毕业同学约有三千人,散布在鲁西各县里,尽负推广国民敎育之责。鲁西各县能得风气之先者,我母校敎育是惟一的推进原动力啊。聊城,是汉时设置的一县。可是,聊城的名字,早已见诸于战国策了。鲁仲连台在县城东门外,至今尙巍然

  • 文章参加温师同学会记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夏珠明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温州师范大学 同学会 人物回忆 怀念母校

    与会的夏良宋和夏珠明,还有王麟则早于上(三)月底已来温,亦同时随老班长和达信兄迎于温州机场,乍见尤其激动,可惜夏光福和邱士鹏因病不能同机来参加。在温州两天的活动,由于曾任温州市农业局局长离休的叶达信兄和李迪良、金宗宽、陈一雄学长及老班长王高步兄自杭州赶来共同热切的按排,我们顺利借用母校(现在师院)招待所会议室和出租套房,老同学聚在一起,五十年的离情有说不完的故事、回忆和遭遇都有精彩的描述,相聚结束前的高潮是:激昂的高歌和京剧的清唱、合影及互祝珍重,尤其祝福

  • 文章我们相聚在伊利湖上——记员林实中美东区同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麥高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员林实验中学 同学聚会 伊利湖 往事回忆

    岱海(Delhi)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鎭,一九八二年七月三日的晚上七点钟左右,这个平静小鎭中心忽然响起一阵中国歌声,它的歌词是:「同甘苦,共患难,我们都吃大锅饭……」不但加拿大人没听过这种歌声,甚至那些唱歌的人也心情激动,忽然想起来自己已经快三十年没唱过这支歌了。唱完以后大家的心情竟久久不能平静。这首歌是员林实验中学的开饭歌,唱歌的地点是岱海市中心的一家餐馆,唱歌的人是员林实中的毕业生,这一天是员林实中美洲东区同学会集合聚餐的日子,员林实中的校友从

  • 文章鄢陵中學同錄序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鄢陵中学 人物回忆 同学录

    一提起「师生」,「同学」这两个平常而简单的词。全社会所有的人似乎都吮吸到人际间温馨、甜美的气息。她把社会上松散的人际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她成了真诚相助,团结进步,欢乐与共的纽带,有着永恒的凝聚力。「师生如父子」,「同学似手足」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传统,凡是炎黄子孙都有极深刻的体会。年华如流,岁月易逝。不知不觉我们都年逾花甲。往事如烟云,我们所经的很多事,伴着时光的流逝,都淡忘,甚至消失了。唯有我们在鄢陵县中大部分那三年的学生生活,都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 文章徐烈士德讓二三事補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同班同学 家乡生活 回忆友人

    民国十七年秋,重读省立南京中学,得与徐烈士德让兄同班,此后六年同学,朝夕相共。南中初中部设在八府塘原第一中学旧址,高中部设在门帘桥第四师范的原地。记得有一年,初中部开运动会,德让兄报名参加一千五百公尺长跑,他说:「从他住的侯老家到城里有四五里,小时候都是每天来回跑两趟,训练有素,定能表现一番。」运动会开幕之前,每天绝早他也曾去锻炼,熟熟腿脚,却不料正式下场后,在跑道上只是左右摇摆,没有冲劲,几圈子下来,脸色发靑,张嘴气喘,似乎就地要栽倒,大家想扶扶他,他

  • 文章師恩·窗誼·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纪念老师 回忆同学 学习经历

    算是前言我很久想将敎诲过我的老师们,写下一点纪念性的文字,聊作个人一番怀念的心意。也很想将过去共同游憩的同学们,写下点生活情趣的回忆,作为个人求学历程中的纪念。总是因为时间隔的久了,有些事就记忆迷失,有些模糊,正如袁子才说的「如影历历,逼取便逝」的情景,想了许久,再想也不够完整,而且有些地方,想找一个当时在场的人,加以印证,也很难找到了。心想这样延搁下去,可能将来就有无法执笔的一天。所以趁着这时还能拿起笔来,能记忆起什么就写什么吧!不过我所要写的老师们

  • 文章松江兩所著名小學——西渡和白龍潭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8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白龙潭小学 西渡小学 回忆同学

    中外历史,他不看书本,像说故事,十分生动。没有人不爱听的。因此同学们对这两门本来相当枯燥的课,都十分欢迎,考试的成绩也都十分良好,相信上过他们课的同鄕,对我这一说法一定会有同感。因此,在抗战前几年几年,可以说是西渡小学的全盛时期。笔者偶一囘忆,虽然已事隔四十多年,但仍历历在目。在抗日战争发生后,西渡小学为伪府所控制,民国三十年后,校长一职为伪特工首脑之妻姚秋文,当时笔者担任靑年团松江分团部宣传股长,创立培德小学作为掩护,因培德小学办得有声有色,因此姚秋文一再要聘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