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籍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历代四川有关史籍擧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8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四川 史籍 历史资料

    笔者前草「历代川籍史部作家考略」,已载四川文献第五十七期,系将蜀人史部名著分别简介。本文以历代四川有关史籍举要为题,顾名见义,则是扩大范围,不分川人或非川人,凡是历代四川有关之史籍,倶在采摭之列,而尤侧重于蜀中史乘、风习、掌故、地志、游记等之考证确切,笔力雅健,足启思古幽情,且励来兹兴起之著述。例如陈寿蜀志,常璩华阳国志,郭允蹈蜀鉴,王复礼季汉五志,无名氏平蜀记,荀廷诏蜀国春秋,张唐英蜀梼杌诸书,阅之可识历代西蜀偏安割据史实之梗概。又如采石战胜录,为蜀人

  • 文章论方志在史籍中的地位及功用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成文社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方志 学术研究 史籍 文化研究

    论我国史籍的源流,要以尚书和春秋最古。章学诚(一七三八—一八〇一)有六经皆史的说法,认为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是先王的政典。龚自珍(一七九二—一八四一)认为六经是周史的宗子。易经是卜筮的史,书经是记言的史,春秋是记事的史。国风是史官采自民间的诗而要付之司乐的,雅颂是史官采自士大夫的,礼记是一代的律令,皆属史官守藏。这样看来,都是与史有缘的。参证后来把会典、通典、通考各种专记律令文献的著作,也列入史籍,适足说明我们要硏究社会全面文化的时候,自然会扩大

  • 文章記張森楷先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期  作者:方遠堯 出版时间:1963-09-01
    关键字: 张森楷 史籍校勘 县志修撰 遗稿刊行

    △并略谈其遗著刊行问题学术是人类进化的表征。牠本身固能促进人类的进化,但其发达,却有于赖社会秩序之安定,及人羣生活之正常的。因为在动乱时期,纵有资秉特出的人才,若受环境的影响,使他无法静心研究,也难有超越的成就。我国自淸末以来,外受列强侵略,内则暴乱相寻,整个社会时在动荡不安中,所以在学术上的表现,还不如乾嘉时代。以全国而论,在此时期眞正有成就的人,已寥落若晨星,何况我们四川一隅呢!然而合川的张森楷先生,于史籍的校勘上,却是极为杰出的一位。其治学之勤

  • 文章讀佛教書籍有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勤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佛教书籍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佛教大学 佛经翻译

    我最近读一些与佛教有关的书籍(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佛教书籍),比如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等等,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其中有两点很想和大家分享,并要请大家批评指正。一是佛教应该办一些大学。中国佛教有办大学的,但那只是佛学院之类,专门研习佛理,培养佛门弟子,一般民众是无法进去学习的。反观基督教,他们办了不少教学大学。这些大学不论信仰,均可进入学习,学校里教学的内容,也不限于基督教义,这些教会大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有些教会色彩的世俗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