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略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草書綜論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胡恒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草书 发展史略 历史演进 标准草书

    一、草書略史:草書的創始根據書史與一般學者的意見,大都認爲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所作急就篇(章)爲草書的濫觴。以我個人根據書史與文字學的硏究分析判斷,認定草書的起源甚早,這是絕無疑問的事實。古時所謂「草稿」押行字,學者多認爲就是草書的鼻祖,兄弟十分同意此種見解與看法,如許愼云:「漢興有草書」。蔡邕(伯喈)又說:「昔秦之時,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鋒走驛,以篆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蓋今草書是也。」以中郞之博學多聞,當知其言而有徵,足以採信無疑矣。(東漢...

  • 文章長沙的古往今來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地方志史略 长沙古迹 长沙简史

    湖南見於歷史,至唐朝始有「湖南觀察史」。今省治長沙,爲禹貢荆州之域。(按荆州故城,在今安鄕、常德兩縣境內,後漢始由古漢壽縣遷徙湖北江陵。)春秋時代爲黔中之地,楚國之南境;秦併楚置巫郡入黔中郡,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分黔中以南之沙鄕置長沙郡,統治湘川。東方朔記:「南郡有萬里沙祠。自湘川至東萊,地可萬里,故曰:長沙。」由此可見長沙以前屬南郡,後改隸黔中。

  • 文章浙江中等敎育演进史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洪煥椿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浙江省 中等教育 演进 史略

    为浙江最早之公立普通中学(案孙茀侯编之「浙江敎育史略」,浙江敎育厅编之「浙江省敎育行政史略」及许绍棣编之「十年来之浙江中等敎育」三书并作光緖二十四年设校,误。此据光緖杭州府志卷十七学校)。未几,各府属之热心敎育事业者,闻风相率筹设中学,如嘉兴、台州、衢州、温州各府中学堂,皆创设于光緖二十八年,湖州府中学堂创设于二十九年,处州府中学堂成立于三十年,严州府中学堂成立于三十二年,宁波及金华两府中学堂创设于三十三年,绍兴府中学堂成立于三十四年。故在光緖末年时,省内

  • 文章元曾先之十八史略风靡东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林逸  出版时间:1984-01-02
    关键字: 曾先之 《十八史略 史书 历史资料

    不详。虽从通志传记稗史各方蒐寻,所获无多。从野凛于史乃纪事,三代以前,参考诸经可得梗槪,自秦汉而下,四方万国,一败一云,一离一合,纷纭于数千百年之间,简籍浩瀚,千头万緖,岂是初学之士,仅凭口耳之传之所能及的吗?于是激起他为后学着想,免所传盲于当时而编撰史略的旨趣。(参见洪武壬子年陈殷史略序)二十八史略的内容,从太古敍至南宋末年,约为四千年的史实。所谓十八史,乃是采取十八种史书:㈠司马迁的史记。㈡班固的西汉书。㈢范晔的东汉书。㈣陈寿的三国志。㈤唐太宗敕撰的晋书

  • 文章鄉賢陶淵明詩文讀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鍾常遂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陶渊明 诗文 人物史略 读后感

    興國 鍾常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樓。」秋!又染紅了江邊的楓葉,在金風中向遊子招手。白雲,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山頭飄浮,忽東忽西,尋尋覓覓,究意遺失了何物?是多麼的令人不安。天高氣爽,雲淡風清,金英舖地,桂樹飄香,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原是多采多姿的季節,無奈燕去雁來,梧葉紛飛,西風殘照,暮色蒼茫,寒蜩鳴不已,頻添幾許惆悵!鄕愁隨秋汐漲滿了遊子離懷!信手拿起窗邊一册古籍,隨意一翻,赫然入目的,竟是陶潛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 文章孟子述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胡伍戎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孟子史略 人物评述 思想概说 治学之道

    新建 胡伍戎一、孟子事略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此據史記孟荀列傳正義之說。又據漢書藝文志:孟子一書原有十一篇,其中有四篇有目無辭,因手邊資料不足,無法査考。現傳七篇,載在孟子。又據師古註引聖證論云:「軻,字子車。」惟未詳其所出。此見辭源孟子條。他在戰國時代鄒地誕生,幼年喪父,賴其母三遷住址,斷機相勉,始知發憤讀書。由於賢母教子有方,並受業于子思之門下,乃與其學生著孟子七篇。他的學說是尊王賤霸,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說。畢生闡揚孔子思想,後人尊爲亞聖。據...

  • 文章信义会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信义会 史略 传教士 统计资料

    譯者按:這篇小史料同前譯山東基督教新教教會史料一樣,譯自法思遠主編、上海廣學會一九一二年出版的《山東——中國的一個神聖省》,作者和士謙(Carl Johannes Voskamp),寫於一九一〇年。和士謙原爲德國基督教信義堂(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派來中國的傳教士,一八八三年來華,初在廣東客家地區傳教,一八九八年德國強租膠州後轉至靑島,組建信義會(Berlin Mission)。一九二九年,因德國經濟困難,靑島德國信義會解體,該會傳教士大多加入美國信義會(The Lutheran Mission),和士...

  • 文章談李廣不封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趙宋岑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李广 人物史略 征讨匈奴 诗词 不封侯事略

    李廣在漢武帝時以善戰聞名全國,與李廣同時征匈奴諸將,甚至廣之軍吏士卒多得爵封,獨李廣未得封侯。當時人多爲李廣抱屈;司馬遷作李廣傳,記述李廣之英勇,文筆生動,後世讀史者,更多爲李廣之不封侯而慨嘆。但如撇開情感作用,以客觀而嚴格的功、過標準來看,則李廣之不封,正是武帝賞罰嚴明,不濫不枉的表現。李廣的勇敢與善戰,誠然過人,但恃勇輕進,每次參與征討匈奴,衝鋒陷陣,或勞而無功,或亡失甚多,亦屬事實。漢代正式與匈奴攻戰,始於馬邑之謀,時李廣亦參與,此次漢兵設伏,但爲...

  • 文章读延国符「山东讨袁革命史略」杂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延国符 《山东讨袁革命史略》 读后感 错处指正

    聞延國符之名乃在勝利後,彼長善後救濟總署魯靑分署之時。美國以大量剩餘物資,如脫脂奶粉、豌豆粉以及過時西裝,甚至碩大無朋之女高跟鞋,救濟貧苦。鄕民獲之,多不合用,奶粉飮之腹瀉,轉而飼豬餵鷄,因已超過安全日期。膠濟鐵路於千辛萬苦中,勉强全線通車,不久卽遭破壞,柔腸寸斷。尙憶鐵路局長爲今在臺之陳舜畊先生。但昌濰地區維持坊子至益都一段,通車至三十七年四月初。似此「破衣爛食」,均係空運濰縣,誠然來之不易。據傳合身而較好者,多爲當其事者捷足先得。眞正需要者,未必有其...

  • 文章川賢蘇軾與興國王思軾(雙軾前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苏轼 王思轼 二人情谊 人物史略 治国安邦

    興國 李盛菉儒有忠孝仁義、道德文章、入世謀福之勸;釋佛有善報惡懲、因果輪迴、出世離塵之說;老莊有天道地道人道、崇尙自然而偏重天道仙界之意。此三教皆確認人世中,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人生福祿壽考、榮辱貴賤必有本源,惟儒家特重人類福祉、排除災禍,而以仁道教化達成宗旨。故先儒教民以創造進取爲入手,繼以精硏仿效、力行有恆、排除萬難爲成功要務。我邑澄溪王府思軾翰林公,一本孔孟儒道精神,思慕宋代川賢蘇東坡之學精文雄、治政愛民,因而命名曰思軾,而果然如其願,其學問、才華...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