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遗迹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甘肅境內的明長城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陳守忠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嘉峪关 甘肃明长城 历史遗迹

    提起明長城,必先從嘉峪關說起。因爲先有此雄關,然後有明長城。這座雄關,建於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它與秦皇島附近的山海關,屹立於長城的兩端,東西對應,都有「天下第一關」的大匾額。而嘉峪關建築早,歷史長,名不虛傳,它巍然雄峙,城垣壯偉,城上四面都有閣樓高聳,飛檐凌空。城中一組官衙建築,也完好保存。現均經政府撥款整修,煥然一新,是長城西部關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每年吸引著衆多的中外遊客,不愧爲「長城主宰」(東門外廟宇上懸有此四字匾額)。在明初統一全國的過程...

  • 文章沮漳江漢——荆楚文化的搖藍(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2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历史遗迹

    书院,其三子孙何、孙仪、孙侑在此读书成名;南宋又有朱震朱巽兄弟在此读书成名。荆门市已发现古代墓葬七处,单独墓六处,出土珍贵文物如越王州勾剑,现按时代顺序介绍于下:⑴白胜冢 在东桥集东北约一里处,冢高11米,周长240米,传为楚平王之孙白公胜之墓。⑵古定桥古墓群在后港,方圆一公里,内有大小古冢十余座,属战国墓葬,发掘天鹅冢,出土楚国人骑骆驼灯等重要文物。⑶包山大墓位十里铺王场村荆沙铁路线上,南距纪南城16.5公里,其2号墓仅次于江陵天星观1号墓(即邸阳君番

  • 文章城下寮所思——曾是高僧潛修地,殘磚斷瓦示無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城下寮 李叔同 历史遗迹 随感遐思 人物纪念

    附記:本文,今虛幸得先讀快甚;但又不能自禁而擅敢插加數句於末段,還祈作者曲宥其冒失。一九九五年夏至,胡今虛記。

  • 文章宋王在香港五處遺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7-06-30
    关键字: 历史遗迹 香港 宋代 历史集萃

    凡是到香港旅遊觀光者,都可以在九龍啓德機場出口通往市區的大道途中,看到一所小公園內塑立的「宋王臺」大字石碑。本文介紹宋王在香港附近也就是廣東省吳川新會兩縣境內,今之蛇口、九龍等地區宋王遺蹟,自當先從「宋王」說起。宋朝立國三百二十年(四元九二七—一二七九),金人入侵、徽、欽二帝被執之前稱北宋,高宗卽皇帝位南渡長江以後稱南宋。南宋、北宋很巧合的各爲九主。所謂「宋王」乃指南宋第八位皇帝未卽位前先爲「益王趙歪」和第九位皇帝未卽位前先爲「初封廣王復封衞王趙昺」。當...

  • 文章海豐長沙海口之長沙砲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长沙炮台 历史遗迹 长沙海口

    长沙,位海丰县域西南十六公里处;该地为一由潮水冲积而成之长条状沙场,故名。其海湾名长沙湾,古名丽江浦,自北面有水流入,名丽江,河口处称丽江水,今称长沙海口[1]。南宋时,文丞相天祥尝率舟师驻守[2]。岸上有山,名丽江山,其下旧有古垒,传谓宋军营寨遗蹟。明代,于长沙港口设长沙军营,以官军四百员名,打手二百五十名驻守;又于丽江山及丽江门二处设置烽䗔,各有哨了军防守,人数不详,皆隶海丰所[3]。今马宫区埔埕鄕北山村北面,地名倚壁处山脚处,有一古垒墙基遗址,长寛

  • 文章南京总统府历史遗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南京总统府 历史遗迹 游览见闻

    我曾数次去过南京,并有机会进了南京总统府,看到许多历史遗迹,见物思人,感慨良多,今回忆并记忆如次。石舫石舫位于西花园水池南侧。石舫又称「不系舟」,意即不用绳拴的船。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在督署中建此石屋,形态如船,基座在水池底部生根,船体用青石砌筑,故名「石舫」。船体以上部份用红木制作,精雕细刻,玲珑剔透。乾隆帝数次南巡,曾多次在石舫休憩。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再下江南时,应两江总督尹继善之请,曾欣然挥笔题赐匾额:「不系舟」,此

  • 文章長山列島人文自然資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梁楊靈、宋玉娥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长山列岛 历史遗迹 军事要地 天然渔场 交通枢纽

    長山列島位於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由廟島、南北長山島、大小竹島、牽牛島、黑山島、砣磯島、莫邪島、南、北隍城島等三十二個島嶼組成,總面積五十六平方公里,呈不均匀鏈式,散置於渤海、黃海海峽之中,自南向北延伸,共二百三十七公里,群島海岸線總長二百四十六公里,構成海灣九十九處,大小明礁一百八十多處,形成京津的屛障,是中國北方的大門,扼守在渤、黃海之中,人文資源與海洋自然資源均十分豐富。長山列島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據地質和考古學家硏究,在第三紀時,長山列島與陸地...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