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特点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煙臺古代史概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徐升明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烟台古代史 发展过程 建制沿革 历史特点

    年(一三六三),隶于设在莱阳的胶东行省。明初,废胶东行省,将登莱二州分别升为登州府和莱州府,以宁海州属登州府,总隶于山东布政使司。淸沿明制,而改山东布政使司为山东省。三、历史特点政治局面相对安定今烟台市辖域古称莱夷,地处偏远,穷海而止。传说中的夏朝前期,在今莱州市(原掖县)的北部封有过国,春秋以前在今龙口市(原黄县)有莱子国,除此而外的大部分区域,均为天子闲田。春秋时期,齐灵公灭掉莱子国之后,这里属齐国东境。战国时期,齐国在今莱州市置掖邑,由此而东,再无城邑。秦始皇

  • 文章晉文化硏究中的宏觀理論問題綜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元慶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晋文化硏究 历史特点 兼容性 历史地位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点问题历史特点问题,可以说是区系类型硏究的必然延伸,又可以说它是区系类型划分的客观依据。如苏秉琦先生在谈:六大区系问题时所说:之所划分六大区系,是因为我国境内各考古学文化的渊源,特征与发展道路差异很大;同时,六大区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区别,主要着眼于其间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所谓「渊源」、「待征」、「发展道路」,其实即是指一定文化区自身独具的历史特点。也就是说,一方面,正是依据了各自差异很大的历史特点,才作出不同文化区系类型

  • 文章芮城永樂宮與呂洞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吕洞宾 芮城永乐宫 历史沿革 建筑特点

    建于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初,至今已有七〇〇多年历史的永乐宫,位于黄河北岸、宋金以来新兴道教师祖吕洞宾的家乡芮城县。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与北京白云观、陕西重阳宫并列为全真道三大祖庭。它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举世瞩目的搬迁工程、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享誉华夏,名扬四海。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永乐宫,本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

  • 文章廣西投資的五大優勢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3期  作者:保祿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广西投资 区位政策 自然资源 产业特点 历史文化

    发条件良好,年发电量可达一〇·八亿千瓦时。【旅游资源】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有四〇〇多处。其中列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三个、旅游度假区一个、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七处、森林公园十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十一处、旅游度假区九个、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二二〇处。最著名的是桂林到阳朔的百里漓江风景区,集岩溶风景之大成,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为全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广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重点可归纳为五大旅游景区:一是以桂林国际旅游城市为领衔品牌,包括堪称世界一绝

  • 文章讚淮海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韓杰民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淮海戏 戏曲特点 历史渊源 赞美诗词

    沭陽曲藝史悠長,綿邈淸新唱四方。下里巴人歌黎庶,陽春白雪頌賢良。刀槍亮相武姿美,生旦登台韻藝芳。淮海明珠蜚遠近,京都載譽更輝煌。

  • 文章憶述紀念 國父的國立中山大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国立中山大学 发展历史 办学特点 学校概况

    ——廣東文獻以棻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敎授兼院長,又畢業於廣東大學之高等師範部,並曾爲高等師範附屬師範及國立中山大學海外部之學生,與該校關係特殊,囑爲專文紀述,俾增加各方人士對此一紀念 國父之高等學府有更廣泛而深入的瞭解。棻以當前國內外人士正努力於國立中山大學之重建與復校,特就棻以前在中華民國大學誌所發表「國立中山大學校史」一文,略加補充修正,以應廣東文獻之約。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彥棻謹誌

  • 文章激昂慷慨不尋常——簡述北路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武兆鵬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北路梆子 历史渊源 主要特点 传统剧目 兴衰变化

    普及样板戏」时又加入西洋管弦乐器,至八〇年代,有的剧团还因戏制宜地加入新潮的电子琴以至爵士鼓,大大丰富了北路梆子乐曲的表现力。北路梆子的传统剧目,现存抄本达四百多个。其中一部分源于元明戏曲,如《血手印》、《火焰驹》、《一捧雪》、《李三娘》等。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如「三国戏」、「水浒戏」、「列国戏」、「隋唐戏」、「西游戏」等,分「本戏」、「回戏」、「出戏」。本戏,即演一个晩会的整本大戏,如《八义图》、《凤仪亭》、《春秋配》等;回戏,指演一两个小时

  • 文章古海州部份聞人二、三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葛智昌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地方志 历史名人 平仄特点 五大姓 人物轶事

    泱泱华夏,历史闻人,车载斗量,非小我所可列举。仅就清末民初海州城内几位知名人士鲜为人知的轶事,追记二、三,即小见大,藉以宏扬善美。笔者年衰愚拙,自当力戒「为尊者讳」和「美不加恶,毁不加誉」之讹,诚盼海属袍泽,赐以指正!古海州向有「南城江、杨、武」,板浦汪、程、许,「海州沈、杨、谢」,后增为「殷、葛、沈、杨、谢」等地方大姓之说。看来,殷、葛二姓发蹟较晚,应无庸议。或谓既然如此,殷、葛二姓,何以列于沈、杨、谢之先?原因之一,是古汉语口语的平仄特点。一般有特殊

  • 文章燦爛的山西古建文化與開發(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董全庚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山西古建文化 古人类发源地 建筑历史沿革 历朝特点

    营建多于破坏。河东又是盐的主要产地,向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进土建的发展。四、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山西三国是一个争霸战乱的年代。山西处在后汉和曹魏的后方,相对稳定。又加胡汉杂居,已有建筑未曾破坏,新的建筑也有发展。十六国时代,中国北方一片混战,山西是十六国兴起的发源地和争夺的目标;据有山西,便可雄霸天下。太原的晋阳城陷于十六国中主要国家拉锯式的争夺之中。在一三〇余年的历史中,城市常易其主。晋阳城有五六个国家轮番统治,最长的十二年,最短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