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传说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炎黃子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陸臺合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黄帝战蚩尤 历史传说 坂泉之战

    大約在五千年以前,我國在黃河、長江一帶,有許多氏族和部落,這些部落是以血緣關係形成的,在新石器時,處在圖騰時代。黃帝的部落,首先在我國西北方姬水附近,後來逐漸轉移到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定居下來。與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叫炎帝,他最早居住在我國西北部姜水一帶,與黃帝有血緣近親關係,在長期的鬥爭中炎帝族逐步衰落下來,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在同一個時期,還有一個九黎族,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傳說有八十一個兄弟,十分强悍,常常侵略其他氏族和部落,這些部落和氏族都抵抗不...

  • 文章臨刑猶有豪勇情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葉于模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历史传说 英雄壮士 刑场处决

    中央日報 91.10.17沒有人不怕死,三島由紀夫在自殺前,坦承「好死不如歹活」。海明威肯定「死亡是對生命中一切災害的最大補償」,可以說是對死亡作了最完美的詮釋,但人類對生的追求永遠超過對死的衝動。自殺和處決迵然不同,自殺是主動的,處決是被動的;自殺需要勇氣,處決更需要勇氣。自古以來,走向斷頭台驚心動魄的故事不勝枚舉,其中幾則對我感觸最深,也最有啓發作用。雍正間學台兪鴻圖,狷介耿直,主持考試大政,一向大公無私,不幸寵妾王喜兒與奸僕私通,竟偷試題出售。雍正聞悉,龍...

  • 文章興安靈渠是灕江源頭說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漓江源头 兴安灵渠 历史传说

    桂林山水,高峰突起,青山聳立,樹木華滋。加以灕水清幽,靜靜泛舟,在八馬坡前,瞻仰龍駒雄姿,令人神往。看江中游魚百態,水草搖曳,與江岸柳絲千條,迎風共舞,清麗多姿。巨岩奇峰,倒映江面,景緻巧奪。可知桂林山水甲天下,乃其山勢不態,意境非同尋常。古往今來,詩人墨客,心焉嚮往,良有以也。灕江對桂林山水格局的影響大矣,然而灕水源頭,眾說不一,臺北中央圖書館所典藏廣西興安全州兩縣縣誌,對灕水來源,記載亦畢,殊憾事也!作者當年在軍中時,當防守桂北戰線,職司情報,查野戰...

  • 文章八桂名稱由來及八桂精神發揚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4期  作者:宋獻瓊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八桂由来 历史传说 八桂精神

    廣西簡稱桂省,亦稱八桂。但八桂名稱之由來,鮮有解說,茲依據辭源之記載:(一)(山海經)桂林八樹,八樹成林,言其大也(二桂林郡名(即逼域名稱比縣大些)(三)桂林爲廣西省會故八桂爲廣西之簡稱。其來雖出自辭源之註解,仍請鄉賢們共鑑之。至於八桂精神,依筆者個人體認及先賢長輩鄉親們言行表現,總括其涵義不外是:(一)窮幹苦幹實精神:憑持此精神,廣西人民曾把貧窮落後的廣西,建設成爲全國模範省之稱譽,這就足以證明了一切。再觀乎當今旅居海外數百萬八桂子弟,那一個不是憑此精...

  • 文章滇南方物談——土蜂和七里蜂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移山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滇南蜂类 历史传说 土蜂习性 七里蜂习性

    滇南的蜂類至多,記得有一年的秋季,僅僅把誤闖入我的書房,而被捉來製成標本的,就有三四十種之多。內中有土蜂、黃蜂、胡蜂、竹蜂、細腰蜂、沒食子蜂、酸蜂、油蜂、馬蜂、夜蜂等等。蜜蜂之多,自不待言。在這衆多的蜂類當中,邊地土人最感興趣的要算土蜂。因爲土蜂的幼蟲(卽蛹,邊地普通稱爲蜂兒)的味道很美,被視爲下酒佐餐的珍品。如果挖到一窩巨大而蕃庶的土蜂,其蜂蛹往往有一二百公斤之夥。參與燒挖蜂蛹的人們,不惟各家都得大快朶頤,多餘的蜂蛹,尙可貨賣大把金錢,以充其他的用途,...

  • 文章數字聯數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李秀清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数字对联 历史传说 感怀诗联选粹

    世界日報 11.1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從順序「一到十」從倒序「十到一」,或把十個數字融入對聯中,將使聯語主題增添輝色,令人讀後久久難忘。孫中山先生逝世後,輓聯之多如雪片飛至,其中有一聯:一心革命,二次共和,三民主義果實行,四海謳歌,五族同膺平等福;六脈傷肝,七次動怒,八千大樁遽摧折,九天黯慘,十方齊獻自由花。《莊子•逍遙遊》稱「大樁」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此聯把孫中山的一生槪括凝練,作者沈痛心情躍然紙上。明朝嘉靖年間,有一狀元叫羅洪先...

  • 文章僧道對與地名聯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重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历史传说 僧道对 地名联

    中央日報90.11.3我老家重慶市墊江縣,原有一寺廟大通寺和一道觀高安觀。民間流傳著一副和尙與道士的對聯頗有意味。大通寺方丈出的上聯,一連串用了六個「大」字,氣度不凡:大通寺大和尚,提大筆寫大字,大慈大悲。高安觀觀主對的下聯,一口氣以六個「高」字相對,非常工整:高安觀高道士,施高法駕高雲,高來高去。墊江縣北鄰梁山(現名梁平),南接長壽,東是酆都(現名豐都),西有大竹、鄰水諸縣。其中酆都是傳說中的「鬼國幽都」,人死後都要到那裡報到的。某年,梁山縣的張舉人和墊江縣...

  • 文章大鍋寺(七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陳文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游览大锅寺 感怀诗歌 历史传说

    一九四七年仲春偕同學多次遊玩大鍋寺。寺貌風雅別緻。鍋之大,我們在鍋緣上可自由行走。俗稱黃河之水三天三夜都流不滿。雖係誇大之詞,但在國內仍謂大也。大鍋精舍孫常東,但扣禪扉謁遠公。月在上方諸品靜,主持半偈萬緣空。蒼台小道應行遍,落木寒泉聽無窮。更憶鍋大高尖頂,此心期與故人同。編者按:在山西省永濟縣孫常村,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微服訪孫常村東村禪林,承老和尙厚待,後太祖詔該寺老和尙進京晉見,太祖令老和尙於京城勾留數月,一面令工部詔吿全國工匠,將東村禪林加緊改建爲嶄新...

  • 文章民間故事 東陬山的黑狗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吳書成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东陬山 历史传说 黑狗洞

    東陬山位于連雲港市連雲區徐圩鹽場境內,在山的東北角,有一個高約零點八米,寬約零點六米的不規則石洞。向裡望,黑古隆冬,陰森可怕;洞外,古木參天,蔓草垂掛,外地人很難發現它。當地人把它叫做黑狗洞,這還有一段傳說呢。幾百年前,東陬山只不過是大海邊上一座渺無人煙的孤山。不知什麼時候,一伙海盜漂流到這裡,就棲息在這個黑洞裡,每逢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們便把馬燈高掛在山頭的樹梢上,過往船隻誤以爲是碼頭港灣上的燈塔,便前來停船靠岸過夜。哪知道這正中了海盜的毒計,他們一伙便...

  • 文章蘇馬灣的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苏马湾 苏京 历史传说 政治往事

    在東西連島的中段北坡有一段海灣叫作蘇馬灣,這裡爲什麼叫作蘇馬灣呢?原來明末淸初時有一位叫作蘇子恆的大人在這裡牧馬,因此而得名。這裡流傳著關於蘇大人的故事。明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年)正月的一天,朝庭正在議事。崇禎皇帝高坐在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邊。這時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不幸的消息,淸兵已攻克位於今遼寧省錦縣西南的松山。大將洪承疇曾率兵十三萬與淸兵會戰於此。松山被淸軍包圍已久,水斷糧絕,鏖戰經年。洪承疇大敗,與總兵祖大樂等皆降。松山一失,錦州很快就失守了...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